2017高一期末作文
来源:写作指导 发布时间:2013-05-17 点击:
2017高一期末作文篇一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
2017年高考作文预测:“不为外物所累”写作指导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几位学生鼓动苏格拉底去集市逛一逛。他们说:“集市里有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儿,您去了一定会满载而归。”第二天,学生们请他讲一讲集市之行的收获。苏格拉底说:“此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⑴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⑵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⑶标题自拟;⑷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点拨】
根据给定材料写作议论文,要过好审题关。如何快速、准确地审题立意?抓关键句,是一种常用方法。上述材料的关键句是苏格拉底的答语。对于集市中数不清的新鲜玩意,学生们满心艳羡;然而苏格拉底却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其实是自己并不需要的。由此,我们不难玩味出苏格拉底的人生志趣,他的生活价值观。从这一立意点切入,我们可以提炼出如下中心论点:
(1)快乐源于简单的生活;
(2)生活因简单而幸福;
(3)学会拒绝物欲的诱惑;
(4)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5)欲壑难填,当思自制;
(6)非必需的尽量不要,要学会为自己减负;
(7)富有的是精神;
(8)恬淡的人生,简单的快乐;
(9)学会放下;
(10)好人生的加减法,等等。
【优秀佳作】
不为外物所累
苏格拉底逛完集市之后,告诉学生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发现这个世界上原来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东西”。由此,我想起弘一法师的两句箴言:“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正因为苏格拉底具有“不为外物所动”的宁静、虚空的心境,他才不为外物所累,不让心灵负荷沉重的包袱,而危及他对于真、善、美的哲学的追求。(引言要切中材料本质,本段引弘一法师之语,对材料进行点评,扣合题意。“由此”、“正因为„„才„„”等关联词的使用,使表达更连贯。)
苏格拉底给当下社会那些心为物役的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不为外物所累,保持一种静虚的心境,才能快乐度人生。(提出中心论点,呼应标题,突出“静虚”这一关键词,挈领下文。)
心为外物所累,容易让人迷失自我,丧失本心。泰戈尔曾说:“飞鸟一旦系上了黄金的
羽翼,就飞不高了。”少年方仲永才思敏捷,指物作诗,斐然成章,令人啧啧称奇,邑人将其父视为宾客接待,有的还花钱求仲永题诗,其父以为有利可图,于是“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让儿子学习;结果,仲永“泯然众人”。你看,虚名浮利的羁绊之下,仲永之父迷失了身为家长的教育职责,而仲永之才华亦早夭了。家教如此,为官亦然。孔子云:“政者,正也。”反观当下官场中,某些所谓人民公仆不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币服务”,为满足一己私欲,欺上罔下,巧取豪夺。权、钱、美色等外物之诱惑,使之深陷泥淖不能自拔,于是就有了“千夫所指”的陈良宇、薄熙来之流,欲壑难填终至东窗事发,身败名裂。或许锒铛入狱时,他们才幡然觉悟:心为物役,终将丧失人生的快乐与自由。(本论部分要写好完全段。该段从反面举例论证,按“分论点+引言+例证1+过渡+例证2+小结”的思路展开。摆事实,引名言,讲道理,夹叙夹议,分析深入,紧扣段旨。多用成语,使语言精练、典雅。)
不为外物所累,生活才会更加恬淡自在,既享受身心的愉悦,又提升了精神境界。当代大学者钱钟书,终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他谢绝所有新闻媒体的采访,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记者,曾千方百计想冲破钱钟书的防线,最后还是不无遗憾地对全国观众宣告:钱钟书先生坚决不接受采访,我们只能尊重他的意见。由此,可见出钱老静虚淡定、泰然自安的心境。无独有偶,莫言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各界人士都在热议高论,采访的记者多如过江之鲫,文学爱好者也趋之若鹜,书店里的莫言著作一抢而空,相干不相干的大学则在竞相邀请莫言当名誉教授„„面对此情此景,莫言淡定地说:“只希望尽快从喧嚣中摆脱出来,大家该干嘛干嘛去。”正因为莫言有一种豁达超脱的胸襟,有一种洞穿名利虚荣的睿智,才不被盛名高誉所陶醉、所捧杀。因此,拥有超越功利之上的情怀,人生才有余裕畅享平静的闲适。(本段从正面论证,举例典型,叙议结合,突出段旨,首尾呼应。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结合,活泼而充实。)
诸葛亮《诫子书》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静虚、简朴的生活,才能真正摆脱外物的桎梏,抵达高远的理想巅峰。“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这个喧嚣、纷扰的世界,其实有许多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让这些身外之物成为我们眼中的“尘垢”,那么我们的视野便会狭隘乃至最终因目迷五色而彷徨失路。而致虚笃静,崇简尚朴之定力,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修养,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拒腐防变的意识,增强抵抗物欲诱惑的能力。当爱因斯坦受到最高年薪16000美元的聘请时,他却说:“3000多元就够了。”面对人们的迷惑不解,他淡然说:“依我看,每件多余的财物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只有简单的生活,才是给我创造的原动力!”这就是简朴生活、静虚心境的力量。(本段深入一层,论述如何不为外物所累,引名言,摆事实,强调静虚、简朴生活之意义。)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金钱名利是生活的枷锁,我们不应为其束缚与奴役。我们应该秉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潇洒胸怀,才能让自己的精神苑囿繁花蓊郁,让自己的人生之路畅通无阻。(结尾简要小结,发出呼吁。引用古诗名句,辅之以比喻,使语言典雅凝练,更具情感共鸣力。)
2017高一期末作文篇二
2016-2017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016—2017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语文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机读卡、答题卷、作文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一部分试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二部分试题时,必须使用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机读卡、答题卷、作文纸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机读卡、答题卷、作文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镣铐(liào) 魁梧(wú) 一椽瓦(chuán) 裨补缺漏(bì) ....
B.落枕(1uò) 蕈菌(xùn) 梵婀玲(fàn) 奉为圭臬(guī) ....
C.瞥见(piē) 渐染(jiān) 拗不断(ǎo) 啜菽饮水(duō) ....
D.守拙(zhuó) 癸丑(guǐ) 逮耗子(dái) 咎由自取(jiù) ....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像素 雷同 河清海晏 插科打浑
B.伶俜 浮浅 急不暇择 荜路蓝缕
C.酾酒 庐冢 欢渡佳节 卓有成效
D.赋予 攀缘 焕然冰释 不瘟不火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奥运会金牌选手纷纷________新浪网,与网友畅谈在北京参加比赛的感受。 ②神话传说也好,志怪、志人也好,都是作为一种史实记载下来的,是靠实地访问、从民间_____而记录下来的,因而叫做“志”。
③在生活中达到了绝对满意——这本身就是一个_______,它表明这是一种无 所事事的安谧,一切动机都已停止,感觉以及与此相关的活动也迟钝了。
A.做客 搜集 征候 B.作客 收集 征候
C.做客 收集 症候 D.作客 搜集 症候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虽然在不断地认识新的朋友,可转眼间,一个个朋友又斗转星移般离他而去,唯独....小学时同学王军一直和他来往密切。
B.行进在幽深的大峡谷中,他们一行人屏息凝神,只见山岚缭绕,林木蓊郁,耳畔山风森森,听着空谷足音,感到胆战心惊。 ....
C.在政府和公众齐心协力的大环境下,正该破除那些蛊惑人心、扰乱视听的“房价危言”,惟其如此,才能有一个清明的舆论环境。 ....
D.美日联手对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在力争和平发展的同时,加强了军力和反介入的军事准备,这就是国际上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的由来。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每日邮报》的一则报道吸引中国人对“洋垃圾”问题的关注,据悉,英国每年上千万吨垃圾运往亚洲填埋,其中至少200万吨进入中国。
B.这部风靡全球的经典美剧塑造了一个野心勃勃、冷酷无情、为了前途而同他相知多年的老朋友分道扬镳的政治掮客形象。
C.让·阿诺是法国著名导演,他的处女作《高歌胜利》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2015年电影《狼图腾》的热映,让阿诺再次成为焦点人物。
D.赶场式生活(Just—in—time lifestyle)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指人们花最少的精力圆满一项任务,然后匆忙从一个聚会地点赶往下一个地点。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一切的文字,在最初都是象形的,换言之,都是绘画式的。反之,任何绘画都代表着一件事物,因此也便具有文字的作用。但是,绘画与文字仍然是两件东西,它们的外裹虽相似。它们的基本性质却完全两样。一幅图画在作者的本意上,绝不会变成一篇文字,除非它已失去原来的目标,而仅在说明某种概念。绘画的本来目的是传达印象,而文字的本来目的则是说明概念。要知道二者的区别,最好是看它们每方面所省略的地方。实际上便是最写实的绘画,对于所模拟的实物,也不能无所省略,文字更不用说了。往往为了经济和有效的双重目的起见,绘画所省略处正是文字所要保留的,反之,文字所省略处也正是绘画所要保留的。以现代澳洲为例,什么是纯粹的绘画,什么是文字性质的绘画,不但土人看来,一望而知,就在我们看来,也不容易混淆。在他们的绘画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笔都证明作者的用意是在对原物的真实和生动,但在他的文字性质的东西里,情形便完全不同。那些线与点只是代表事物概念的符号,而非事物本身的摹绘。
大体说来。绘画式的文字总比纯粹绘画简单些。但照上面所说的看来。绘画式的文字,却不是简单化了的绘画。由此我们又可以推想,我们现在所见到刻在甲骨上的殷代象形文字,其繁简的程度,大概和更古时期的象形文字差不多。我们不能期望将来还有一批更富绘画意味的甲骨文字被发现。文字打头就只是文字——只是近似绘画的文字,而不是真正的绘画。 文字最初虽非十足的绘画,后来的发展却和绘画愈走愈近。这种发展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和绘画本身的发展过程完全相合。
离甲骨略后而几乎同时的铜器上的文字,往往比甲骨文字来得繁缛而更富于绘画意味,这些我从前以为在性质上代表着我国文字较早的阶段,现在才知道那意见是错的。镌刻在铜器上的铭辞和刻在甲骨上的卜辞,根本是两种性质的东西。卜辞的文字是纯乎实用性质的记录,铭辞的文字则兼有装饰意味的审美功能。装饰自然会趋于繁缛的结构与更浓厚的绘画意味。沿着这个路线发展下来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便是流行于战国时的一种鸟虫书,那几乎完全是图案,而不是文字了。字体由篆隶变到行楷,字体本身的图案意味逐渐减少,可是它在艺术方面发展的途径不但并未断绝,而且和绘画拉拢得更紧,共同走到一个更高超的境界了。 以前在装饰的阶段中,字只算得半装饰的艺术,如今在表现的阶段中,它却成为一种纯表现的艺术了。以前作为装饰艺术的字,是以字来模仿画,那时画是字的理想。现在作为表现艺术的字,字却成了画的理想,画反要来模仿字。从艺术方面的发展看,字起初可说是够不上画,结果它却超过了画,而使画够不上它了。
字在艺术方面,究竟是仗了什么,而能有这样一段惊人的发展呢?理由很简单。字自始就不是如同绘画那样一种拘于形相的东西,所以能不受拘牵地发展到那种超然的境界。从装饰的立场看,字尽可以不如画,但从表现的立场看,字的地位一上手就比画高,所以字在前半段装饰的竞赛中吃亏的地方,正是它在后半段表现的竞赛中占便宜的地方。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文字的本质与绘画不同,所同的只是表面的形式而已。
评论书画者常说起“书画同源”,实际上二者恐怕是异源同流。字与画只是近亲而已。
2017高一期末作文篇三
2017.1海淀区高三期末作文标杆文
海淀区2017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作文标杆文
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
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一号文:
食堂里的五星红旗(一类上48)
天气转冷,为避免学生在操场上受冻,我校决定将升旗仪式转移到食堂内举行。这决定好像引爆了一颗炸弹,同学们热议:没有了目送国旗缓缓上升的庄重,升旗仪式不就“名存实亡”了吗?对此我却颇不以为然:难道没有了“仪式”,面对国旗的我们内心的敬意就因此消失了吗?
仪式固然重要。冬天的雪作为大自然的仪式,可以让我们更有冬天的感觉;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的学生齐齐下跪,让我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但并非没有仪式,这些情感就因此减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炉而坐,即使窗外无雪,心情也必是闲适;手捧《论语》《孟子》,即使没有“正冠而坐”,我们也必会为古人深邃的思想所折服。难道九月十八日没有拉警报,我们就会忘了祖国屈辱的历史?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
相对地,有些地方过分追求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感。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在升旗时嬉皮笑脸,甚至拿出手机刷屏。试问没有对仪式感的培养,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岂非本末倒置?
再说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想要完整的仪式谈何容易?古时祭祀规矩多多,一套仪式下来人们汗如雨下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繁杂的仪式对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我们只需独自来到先人墓前献上一束白花,缅怀之情便已尽显,何必注重形式?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祭祀”也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适应。《韩非子》中说:“今不法先王之法,而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这种活动正是将人们不变的情感与变化的时代相结合,而赢得一片“点赞”。
仪式的逐渐消退在世界各国均有体现。美国总统的圣诞演讲从原来的长篇大论变成了如今的“拉家常式”的闲聊,非但没有降低仪式感,反而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逐渐被形式新颖的“机关”取代,使人们有种“走入历史”的感觉。渐渐地我们发现,所谓“仪式”不过是一种“督促”手段,它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无益,更是会让其他人觉得厌烦。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心中,才是永恒的存在。仪式无须被强调,真正的仪式在人们心中。
“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洪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食堂鸦雀无声。我随之立正,面色庄严。
国歌声响起,食堂里的那面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红了。
简评:文章从现实生活入笔,展开对仪式问题的探讨。开篇惊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论据丰富,由冬雪初临、汉服行礼、围炉夜话、九一八警报引出“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的观点。然后从反面着力,强调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反倒会失去了仪式感。接下来联系快节奏的社会现实,论述当下社会仪式的特点——形式虽然简化,但
仪式感依然浓重,真正的仪式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合理,积淀比较丰厚。结尾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二号文:
没有仪式感又何妨(一类上48)
仪式,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形式,必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然而近来屡屡出现的“仪式感”三字,却令我不太赞同。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高效与自由,更加接近实质。
诚然,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应该讲究仪式,注重仪式感的。各个高中一般都有“成人礼”这项仪式,来纪念,或是提醒每个学生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公民的义务与权利。在这件事上,仪式感传递了一种责任,不可缺少。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讲究的是“断舍离”,我觉得仪式感在精神上的正面作用如果不大,我们不妨将其舍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看书。试想,若是此次看书前都要将书摆在面前,待心下平静后,充满仪式感地翻书本,那将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古有陆放翁“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今有三联书店书架、楼道间卧坐“啃”书之人,若是他们都过于注重仪式感,那读书这事可太耗费精力与时间了。更何况,少去仪式感之后,我们便活得更加随意、自在。朱熹有云:“埋头书卷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这与现代人常提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边是那充满仪式感的“规规矩矩”的生活,另一边是这样简洁与自由的作息方式,不知你愿选哪种。
况且,抛弃那仪式感可使人更加接近本质、更加踏实。近来常有各种高考“迷信”,家长们纷纷求神拜佛,到庙中燃香。细想,这样的仪式,或是仪式感,难道会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吗?少些仪式感,靠汗水浸泡出来的实力岂不是比任何形式的祈祷都更加有效有用吗?更不说有些官员了,明明做的是自己的职内事,却渴望那一份仪式感,非要弄得百姓们都知道他要做事了才开始着手。此时的仪式感,说是虚荣恐怕也不为过。
没有仪式感倒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个人,我们由此变得高效,社会中的风气可变得踏实。丢掉仪式感,有百利而无一害,故没有仪式感又何妨!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生活会变的更加高效自由、接近本质。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作者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论述,“成人仪式”、“日常读书”、“家长许愿”等鲜活真实的论据一一展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论述体现了当下意义、时代思考。语言流畅,表达得体,而且积累较为丰厚,无论是陆游、朱熹的诗句,“断舍离”的现代概念,还是从平常阅读写作中获取的养料,信手拈来,辅助论述,为文章增色不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整体性较强,“诚然”辩证起笔,“然而”转向正题,“况且”引向深入,秩序井然,有自己的逻辑。
三号文:
仪式感之重(一类中45)
当今社会上,“仪式”一词渐渐和“形式”划上了等号,以至于不少人听了之后都蹙眉,以为不必。可“仪式”难道就是“形式”吗?我认为不是,区别的关键就在于“仪式感”上。{2017高一期末作文}.
“仪式感”顾名思义,就是指仪式带给人的感觉,或郑重或严肃,甚至故弄玄虚,内容少于形式。古代帝王新年伊始的祭天活动中,有一项是在地坛旁的“一亩三分地上”躬耕。可帝王自己往往不去,让大臣代为,反正只要在仪式的流程上打个勾就足矣。这项仪式感十足的活动,真正意义上有什么实在价值吗?没有,可其中的仪式感告诉全国的老百姓农耕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仪式带给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仪式感。而仪式感值得推崇之处就是它能够告诉人们眼前事情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首先,我认为仪式感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古龙先生笔下的西门吹雪,每次动手之前,必先斋戒,沐浴更衣。武功在他心中已不是一件人人皆可习、人人皆可切磋的事物,而是一种精神和灵魂层次上的追求。他把武功看得那么崇高,以至于他需要仪式感去维持这种精神上的崇高感。仪式的目的不过在于强调重要性罢了,而这种“重要性”往往能促使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我想,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郑重”一词便愈发显出它的魅力来。
其次,仪式感能让人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刚刚过去的成人礼上,有一项传统——“拍肩礼”。校长对每个学子由轻及重的三次拍肩中,不仅寄托了祝贺希望之意,更让每个人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责任。成人的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责任。我想,责任这个极有重要的词唯有在仪式感中才能真正驻进每个人的心中吧。
很多习俗、活动有自己的仪式,但仪式从来都不应该是为了仪式而去仪式,而应该是告诉人们一些事情的重量。不一定每个仪式都有仪式感,也不一定每种仪式感都要有仪式,从仪式中剥离仪式感方才是保住了真正内涵。
简评:本文围绕仪式感展开论述,角度上由解读仪式感和论述仪式感的必要性两部分组成。在立意上有自己的思考,在论述中有自己的逻辑。帝王劝农的价值不在于一亩三分地上的稼穑收成,而在于其蕴含的庄重崇高的仪式感。武林高手演绎武功前,繁琐的仪式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成人仪式上校长的拍肩礼更让莘莘学子能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同一类上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文章的丰富性上略逊于一号文,论述的力道上又略逊于二号文。 四号文:
仪式,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一类下43)
仪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周一以集体为单位举行的升旗仪式,已普遍施行与中小学等机构,升国旗唱国歌、敬礼已是不用多言、铭记于心的行为。仪式早以(已)贯穿人们的生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
仪式,表现出对某一节日、文化、习俗的尊敬的态度。每逢春节,张灯结彩,贴倒福、放爆竹、吃年夜饭等便是中国人用于庆祝春节这一最重大的传统节日而举办的“仪式”。过节做的仪式早从古代便流传至今,仪式是老祖亲传给后世之人的文化荟萃与结晶,是前人用来纪念、欢度节日的习惯做法。仪式中蕴藏着许多典故传说与由来,像是一个叫“年”的魔鬼要吃了一村的百姓,于是人们家家户户点燃火把趋(驱)赶怪物,终于赶走了“年”,故称春节便是在过年。我们举办仪式,便是与禽兽动物等区别开的不同之处。儒家所谓礼仪之邦便是如此,兴办礼仪之仪式便是自封建甚至是奴隶社会便开始施行的一项活动了。
举办仪式,让人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深入了解其内蕴并怀有敬畏之心。古之臣子上朝前必换官服,祭拜神灵时必手握香柱,上前三拜,在(再)安置香于灰烬之中,甚至有些村庄于每年丰收后燃烧秸秆以感谢土神的僻(庇)佑,这都是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习俗文脉。仪式是对某一伟大事物的一种记录和纪念,象征这人们对它的重视,并受其深远影响、受其洗礼与熏陶。
做仪式,切忌心不在焉,定要忠诚之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仪式讲究得便是仪式感,定要说它有什么用处或帮助,谁也不一定讲得出。但在做一项重大事件之前,不得不有的便是一种虔诚的、心平气和的态度吧。试想,匆匆思索,鲁莽行事,怎能万无一失地做成呢?正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讽刺的刘义隆一般: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只有怀一颗淡定,静如处子的心态做仪式,才可能做成后继之大事。
仪式,看似无用,却影响深远。它虽是一种“形式”,但不可或缺。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着重论述意思丰富的内涵和对人的重要意义。论据丰富、形象,积淀丰厚。结构严谨,属于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完成的较好的例文。结尾《永遇乐》的相关论述尚有些单薄、生硬,错别字减去1分。
五号文:
仪式不可或缺(一类下43)
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节奏就好似坐上了高铁,不断的(地)加快,再加快。而仪式这种带有众多规定、礼节的慢节奏的活动似乎不再适用。但我认为,仪式不可或缺。{2017高一期末作文}.
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份子,从自然中获取,也在向自然回报。而维系并标明我们与自然间联系的,便是如同仪式般的四季变化,雨雪风雷。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也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类所拥有之物的保(宝)贵。当你行走在微风,细雨,小雪之中时,感受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便会感受到那妙不可言的联系,而自然也通过它的仪式,告诉所有人,无论如何,欢迎回家。
仪式是我们与祖先的交流。我们虽不能像《阿凡达》中那样直接地同祖先谈话,但通过仪式,我们依然能够回味起与逝去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悟着生命的不易与幸福,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繁多的礼仪,继承着祖先的意志,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并祝愿他们的灵魂得以在安静祥和之中升华。这或许带有一点点迷信的味道,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社会带给我们的,跨越历史长河的温馨。
仪式是我们与文明的交流。春节,清明,重阳……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仪式,每个节日也都是中华民族行走至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仪式,既使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地)体会到自身文明的伟大,与成为其中一员的自豪。也许数据、互联网、电子产品可以取代传统的仪式的外在表现,但它们永远不能代替传统的仪式中,所包含的发自灵魂的那美好的精神,因为只有参与其中,我们才能体会出那种乏味的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联系。
正因为仪式联系着人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不可或缺。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围绕“仪式不可或缺”,从三个方向展开论述,结构逻辑上虽相对简单了一点,但三个分论点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与祖先的交流、与文明的交流,依然体现了作者的思考,且行文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较好、较为深入的论述。论证合理,论据较充实。语言结构上也符合要求。
六号文:
仪式感:庄严中的热爱(二类上40)
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着丰收与平安。这便是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于当今——重新演绎。如此传统的仪式在当今社会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与“尴尬”,但这种仪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
仪式的背后是人们心中的仪式感,是一种庄重的态度。如老渔夫的祈祷仪式,便是其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与对生活的热爱的态度。而所谓的仪式感,便是这种态度的之所在。在古代社会中,孔子的儒家一直推崇礼乐制度,以此使社会的等级分明有序。礼与乐便是这样一种仪式,让人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与态度。在当今的时代,礼乐这样的仪式诚然已为多余之物,但其下的仪式感,仍是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在生活中,一个人倘若心中有仪式感,他会视自己的生活为一种仪式,因而也会重视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所处的整个环境。这是极其可贵的,设想社会中的每个人皆如此,将自己与这个社会视为仪式一般,以庄重的态度面对世界,那么社会中那种浮躁的气息,便会无影无踪。这对于目前已开始逐渐浮躁的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2017高一期末作文}.
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找寻并获得这种仪式感呢?答案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以一种郑重与敬重的态度观察生活,我们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仪式。今冬的小雪节气,京城的初雪如期而至。在兴奋与喜悦之际,也有人在感叹下雪是自然所举行的仪式,一场表明季节变化的仪式。这便是仪式感的体现——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
身处现代,尽管处于快节奏的裹挟之中,亦要守护住自己心中那一份仪式感,在对生活的庄严之中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虽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简评:本文将仪式感解读为“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立意正确且有一定的新意。老渔夫的虔诚祈祷与儒家的礼乐教化体现了仪式感中的庄重,今冬的一场大雪,在兴奋与喜悦中体现了仪式感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两个层次实现了推进,但思考不够深入,具体论述上弱了一点。
2017高一期末作文篇四
2016-2017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议论文)标杆文
2016-2017海淀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作文(议论文)标杆文
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
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一号文:
食堂里的五星红旗(一类上48)
天气转冷,为避免学生在操场上受冻,我校决定将升旗仪式转移到食堂内举行。这决定好像引爆了一颗炸弹,同学们热议:没有了目送国旗缓缓上升的庄重,升旗仪式不就“名存实亡”了吗?对此我却颇不以为然:难道没有了“仪式”,面对国旗的我们内心的敬意就因此消失了吗?
仪式固然重要。冬天的雪作为大自然的仪式,可以让我们更有冬天的感觉;孔子诞辰时身着长袍的学生齐齐下跪,让我们体会到历史文化的厚重。但并非没有仪式,这些情感就因此减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围炉而坐,即使窗外无雪,心情也必是闲适;手捧《论语》《孟子》,即使没有“正冠而坐”,我们也必会为古人深邃的思想所折服。难道九月十八日没有拉警报,我们就会忘了祖国屈辱的历史?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
相对地,有些地方过分追求仪式本身而忽略了仪式感。我不止一次见到有人在升旗时嬉皮笑脸,甚至拿出手机刷屏。试问没有对仪式感的培养,这样的仪式有何意义?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岂非本末倒置?
再说了,对于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想要完整的仪式谈何容易?古时祭祀规矩多多,一套仪式下来人们汗如雨下也是常有的事。这样繁杂的仪式对身心俱疲的现代人无疑是雪上加霜。其实,我们只需独自来到先人墓前献上一束白花,缅怀之情便已尽显,何必注重形式?近年来流行的“网络祭祀”也正是对快节奏生活的一种适应。《韩非子》中说:“今不法先王之法,而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这种活动正是将人们不变的情感与变化的时代相结合,而赢得一片“点赞”。
仪式的逐渐消退在世界各国均有体现。美国总统的圣诞演讲从原来的长篇大论变成了如今的“拉家常式”的闲聊,非但没有降低仪式感,反而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德国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念碑逐渐被形式新颖的“机关”取代,使人们有种“走入历史”的感觉。渐渐地我们发现,所谓“仪式”不过是一种“督促”手段,它对于有仪式感的人无益,更是会让其他人觉得厌烦。而仪式感存在于我们心中,才是永恒的存在。仪式无须被强调,真正的仪式在人们心中。
“面向国旗,行注目礼!”洪亮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食堂鸦雀无声。我随之立正,面色庄严。
国歌声响起,食堂里的那面五星红旗显得更加红了。
简评:文章从现实生活入笔,展开对仪式问题的探讨。开篇惊警,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观察。论据丰富,由冬雪初临、汉服行礼、围炉夜话、九一八警报引出“只要有仪式感、庄重感,仪式其实可有可无”的观点。然后从反面着力,强调过分追求仪式本身,反倒会失去了仪式感。接下来联系快节奏的社会现实,论述当下社会仪式的特点——形式虽然简化,但
仪式感依然浓重,真正的仪式在人们的心中。全文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丰富,论证合理,积淀比较丰厚。结尾回到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二号文:
没有仪式感又何妨(一类上48)
仪式,作为一种存在已久的形式,必是有其价值所在的。然而近来屡屡出现的“仪式感”三字,却令我不太赞同。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高效与自由,更加接近实质。
诚然,在一些事情上,我们是应该讲究仪式,注重仪式感的。各个高中一般都有“成人礼”这项仪式,来纪念,或是提醒每个学生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公民的义务与权利。在这件事上,仪式感传递了一种责任,不可缺少。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讲究的是“断舍离”,我觉得仪式感在精神上的正面作用如果不大,我们不妨将其舍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都在看书。试想,若是此次看书前都要将书摆在面前,待心下平静后,充满仪式感地翻书本,那将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古有陆放翁“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今有三联书店书架、楼道间卧坐“啃”书之人,若是他们都过于注重仪式感,那读书这事可太耗费精力与时间了。更何况,少去仪式感之后,我们便活得更加随意、自在。朱熹有云:“埋头书卷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这与现代人常提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岂不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边是那充满仪式感的“规规矩矩”的生活,另一边是这样简洁与自由的作息方式,不知你愿选哪种。
况且,抛弃那仪式感可使人更加接近本质、更加踏实。近来常有各种高考“迷信”,家长们纷纷求神拜佛,到庙中燃香。细想,这样的仪式,或是仪式感,难道会起到什么实质上的作用吗?少些仪式感,靠汗水浸泡出来的实力岂不是比任何形式的祈祷都更加有效有用吗?更不说有些官员了,明明做的是自己的职内事,却渴望那一份仪式感,非要弄得百姓们都知道他要做事了才开始着手。此时的仪式感,说是虚荣恐怕也不为过。
没有仪式感倒不是一件坏事,作为个人,我们由此变得高效,社会中的风气可变得踏实。丢掉仪式感,有百利而无一害,故没有仪式感又何妨!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作者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少些仪式感,这样生活会变的更加高效自由、接近本质。论据充实,论证合理,作者紧紧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展开论述,“成人仪式”、“日常读书”、“家长许愿”等鲜活真实的论据一一展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论述体现了当下意义、时代思考。语言流畅,表达得体,而且积累较为丰厚,无论是陆游、朱熹的诗句,“断舍离”的现代概念,还是从平常阅读写作中获取的养料,信手拈来,辅助论述,为文章增色不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整体性较强,“诚然”辩证起笔,“然而”转向正题,“况且”引向深入,秩序井然,有自己的逻辑。
三号文:
仪式感之重(一类中45){2017高一期末作文}.
当今社会上,“仪式”一词渐渐和“形式”划上了等号,以至于不少人听了之后都蹙眉,以为不必。可“仪式”难道就是“形式”吗?我认为不是,区别的关键就在于“仪式感”上。
“仪式感”顾名思义,就是指仪式带给人的感觉,或郑重或严肃,甚至故弄玄虚,内容少于形式。古代帝王新年伊始的祭天活动中,有一项是在地坛旁的“一亩三分地上”躬耕。可帝王自己往往不去,让大臣代为,反正只要在仪式的流程上打个勾就足矣。这项仪式感十足的活动,真正意义上有什么实在价值吗?没有,可其中的仪式感告诉全国的老百姓农耕的
重要性。在我看来,仪式带给人最重要的启示就是仪式感。而仪式感值得推崇之处就是它能够告诉人们眼前事情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感?首先,我认为仪式感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古龙先生笔下的西门吹雪,每次动手之前,必先斋戒,沐浴更衣。武功在他心中已不是一件人人皆可习、人人皆可切磋的事物,而是一种精神和灵魂层次上的追求。他把武功看得那么崇高,以至于他需要仪式感去维持这种精神上的崇高感。仪式的目的不过在于强调重要性罢了,而这种“重要性”往往能促使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我想,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郑重”一词便愈发显出它的魅力来。
其次,仪式感能让人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刚刚过去的成人礼上,有一项传统——“拍肩礼”。校长对每个学子由轻及重的三次拍肩中,不仅寄托了祝贺希望之意,更让每个人感受到肩上沉重的责任。成人的一面是自由,另一面是责任。我想,责任这个极有重要的词唯有在仪式感中才能真正驻进每个人的心中吧。
很多习俗、活动有自己的仪式,但仪式从来都不应该是为了仪式而去仪式,而应该是告诉人们一些事情的重量。不一定每个仪式都有仪式感,也不一定每种仪式感都要有仪式,从仪式中剥离仪式感方才是保住了真正内涵。
简评:本文围绕仪式感展开论述,角度上由解读仪式感和论述仪式感的必要性两部分组成。在立意上有自己的思考,在论述中有自己的逻辑。帝王劝农的价值不在于一亩三分地上的稼穑收成,而在于其蕴含的庄重崇高的仪式感。武林高手演绎武功前,繁琐的仪式能让一个人以郑重的态度做事,成人仪式上校长的拍肩礼更让莘莘学子能以责任为纲面对人生。同一类上的文章相比,本文在文章的丰富性上略逊于一号文,论述的力道上又略逊于二号文。
四号文:
仪式,一种不可或缺的形式(一类下43)
仪式,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每周一以集体为单位举行的升旗仪式,已普遍施行与中小学等机构,升国旗唱国歌、敬礼已是不用多言、铭记于心的行为。仪式早以(已)贯穿人们的生活,并非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
仪式,表现出对某一节日、文化、习俗的尊敬的态度。每逢春节,张灯结彩,贴倒福、放爆竹、吃年夜饭等便是中国人用于庆祝春节这一最重大的传统节日而举办的“仪式”。过节做的仪式早从古代便流传至今,仪式是老祖亲传给后世之人的文化荟萃与结晶,是前人用来纪念、欢度节日的习惯做法。仪式中蕴藏着许多典故传说与由来,像是一个叫“年”的魔鬼要吃了一村的百姓,于是人们家家户户点燃火把趋(驱)赶怪物,终于赶走了“年”,故称春节便是在过年。我们举办仪式,便是与禽兽动物等区别开的不同之处。儒家所谓礼仪之邦便是如此,兴办礼仪之仪式便是自封建甚至是奴隶社会便开始施行的一项活动了。
举办仪式,让人更注重传统文化的继承,更深入了解其内蕴并怀有敬畏之心。古之臣子上朝前必换官服,祭拜神灵时必手握香柱,上前三拜,在(再)安置香于灰烬之中,甚至有些村庄于每年丰收后燃烧秸秆以感谢土神的僻(庇)佑,这都是中国民族博大精深的习俗文脉。仪式是对某一伟大事物的一种记录和纪念,象征这人们对它的重视,并受其深远影响、受其洗礼与熏陶。
做仪式,切忌心不在焉,定要忠诚之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仪式讲究得便是仪式感,定要说它有什么用处或帮助,谁也不一定讲得出。但在做一项重大事件之前,不得不有的便是一种虔诚的、心平气和的态度吧。试想,匆匆思索,鲁莽行事,怎能万无一失地做成呢?正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所讽刺的刘义隆一般: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只有怀一颗淡定,静如处子的心态做仪式,才可能做成后继之大事。
仪式,看似无用,却影响深远。它虽是一种“形式”,但不可或缺。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着重论述意思丰富的内涵和对人的重要意义。论据丰富、形象,积淀丰厚。结构严谨,属于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结构,完成的较好的例文。结尾《永遇乐》的相关论述尚有些单薄、生硬,错别字减去1分。
五号文:
仪式不可或缺(一类下43)
生活在当今的社会中,节奏就好似坐上了高铁,不断的(地)加快,再加快。而仪式这种带有众多规定、礼节的慢节奏的活动似乎不再适用。但我认为,仪式不可或缺。
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是整个大自然的一份子,从自然中获取,也在向自然回报。而维系并标明我们与自然间联系的,便是如同仪式般的四季变化,雨雪风雷。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也正因为这如约而至的仪式,我们才能体会到人类所拥有之物的保(宝)贵。当你行走在微风,细雨,小雪之中时,感受着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便会感受到那妙不可言的联系,而自然也通过它的仪式,告诉所有人,无论如何,欢迎回家。
仪式是我们与祖先的交流。我们虽不能像《阿凡达》中那样直接地同祖先谈话,但通过仪式,我们依然能够回味起与逝去亲人相处的美好时光,感悟着生命的不易与幸福,更为重要的,则是通过繁多的礼仪,继承着祖先的意志,表达我们对他们的尊敬,并祝愿他们的灵魂得以在安静祥和之中升华。这或许带有一点点迷信的味道,但正因如此,我们才明白了生命的宝贵,我们才能感受到人类社会带给我们的,跨越历史长河的温馨。
仪式是我们与文明的交流。春节,清明,重阳„„每一个节日都是一个仪式,每个节日也都是中华民族行走至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些仪式,既使我们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也使我们发自内心的(地)体会到自身文明的伟大,与成为其中一员的自豪。也许数据、互联网、电子产品可以取代传统的仪式的外在表现,但它们永远不能代替传统的仪式中,所包含的发自灵魂的那美好的精神,因为只有参与其中,我们才能体会出那种乏味的语言所不能描述的联系。
正因为仪式联系着人类的方方面面,所以它不可或缺。
简评:符合题意,论点明确,围绕“仪式不可或缺”,从三个方向展开论述,结构逻辑上虽相对简单了一点,但三个分论点仪式是我们与自然的交流、与祖先的交流、与文明的交流,依然体现了作者的思考,且行文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较好、较为深入的论述。论证合理,论据较充实。语言结构上也符合要求。
六号文:
仪式感:庄严中的热爱(二类上40)
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着丰收与平安。这便是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于当今——重新演绎。如此传统的仪式在当今社会多少显得有些“多余”与“尴尬”,但这种仪式所代表的,是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
仪式的背后是人们心中的仪式感,是一种庄重的态度。如老渔夫的祈祷仪式,便是其对自然,对生命的敬重与对生活的热爱的态度。而所谓的仪式感,便是这种态度的之所在。在古代社会中,孔子的儒家一直推崇礼乐制度,以此使社会的等级分明有序。礼与乐便是这样一种仪式,让人们明白自己的身份与态度。在当今的时代,礼乐这样的仪式诚然已为多余之物,但其下的仪式感,仍是要存在于人们的心中。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在生活中,一个人倘若心中有仪式感,他会视自己的生活为一种仪式,因而也会重视自己的生活,以及自己所处的整个环境。这是极其可贵的,设想社会中的每个人皆如此,将自己与这个社会视为仪式一般,以庄重的态度面对世界,那么社会中那种浮躁的气息,便会无
影无踪。这对于目前已开始逐渐浮躁的社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对我们而言,如何找寻并获得这种仪式感呢?答案就在我们生活之中。以一种郑重与敬重的态度观察生活,我们便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是仪式。今冬的小雪节气,京城的初雪如期而至。在兴奋与喜悦之际,也有人在感叹下雪是自然所举行的仪式,一场表明季节变化的仪式。这便是仪式感的体现——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
身处现代,尽管处于快节奏的裹挟之中,亦要守护住自己心中那一份仪式感,在对生活的庄严之中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虽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简评:本文将仪式感解读为“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立意正确且有一定的新意。老渔夫的虔诚祈祷与儒家的礼乐教化体现了仪式感中的庄重,今冬的一场大雪,在兴奋与喜悦中体现了仪式感于庄严中流露着的热爱。两个层次实现了推进,但思考不够深入,具体论述上弱了一点。
七号文:
仪式的重要性(二类中37)
在现在的生活里,“仪式”充斥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剪彩仪式、开幕式仪式,还有古朴的祈福仪式,甚至下雪,也是大自然举办的仪式。在我看来仪式很重要。
仪式即传承。仪式的由来可谓源远流长,亘古不变的仪式也是一种传承。它传承的不单单是一种形式更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洞庭湖畔的祈福仪式人们祈祷来年大丰收;女娲庙的烧香仪式寄托着人们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美好愿望;每年雍和宫的烧香祈祷仪式更是人们认为一年顺利、阖家幸福的“标签”。各种古老传承的仪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它们一天天地传承下去,内涵丰富,不可或缺,十分重要。历史的雨水不曾洗刷掉这些仪式的存在,人们也都在一步一步地把这些仪式传承下去,维系民族精神的发扬,博采众长,把仪式传承到今。所以,仪式即传承。
仪式即规矩。身处在快节奏的社会的我们一定要有仪式感,即懂规矩。运动员每每赢得金牌,当升起国旗,放起国歌的一刹那,他们都庄重严肃一直目视着国旗的上升,一丝不苟地跟着国歌轻声和着声,不论国籍。这就是规矩,也是仪式。我们已经把这种仪式印在了脑子里。一种仪式感一直跟随着我们,因为我们懂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矩就没有成就。古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今日的“讲文明,懂礼貌,守规矩”都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有一种仪式感就是懂规矩。所以,仪式即规矩。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传承着仪式,坚守着仪式,遵守着仪式的规矩,仪式很重要。
简评:平头正脸儿,文章两大块儿,“仪式即传承”、“仪式即规矩”,立意、构思,行文逻辑与一类文相比,稍简单了一点。但前半篇体现了一定的文化积淀,后半篇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思考,论述还是很集中且有效的。二类中,字数不足,减1分。
八号文:
仪式不可或缺(二类下35)
仪式,在我们的生命中无处不在,如婚礼,开学典礼,葬礼等等。它是事物最表层、最外在的一面,是人们对于事情最直观的感受和记忆。人们难免会忘记许多,但当他们回想起仪式时,便隐约又记忆起了那个历历在目的场景,其中人们的面孔、场景的氛围等等,让人历久弥新。所以仪式,不可或缺。
有人认为,仪式无关紧要,不过只是走个过场,可有可无。而我认为,即便是过场,也有它自己独特的意义。比如高三学生即将面对的成人礼,它是高中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可能,成年在一些人眼中不过是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走到了第十八个年头,不
2017高一期末作文篇五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
2017年高考作文素材:媒体时评二十篇(2016年12月热点)
1.“前悔”之悟与“后悔”之哀
马祖云
骏马飞奔在茫茫原野上,当它判断前方有不能越过的河沟障碍、嗅到有威胁安全的险恶敌情时,便能立刻止蹄不前。而人往往无此“前悔”而有“后悔”。古语云“马有前悔,人有后悔”,此之谓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