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来源:快速阅读法 发布时间:2013-03-21 点击:
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篇一
清华大学“真维斯”冠名事件时评
清华大学”真维斯”冠名事件时评
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被命名为“真维斯楼”,引起极大争议,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冠名商业气味太浓,并担心“下一步会不会有班尼路楼、美特斯·邦威楼啊?”。清华大学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2011年5月24日《北京晚报》)
论清华教学楼冠名“真维斯”之应该缓行
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是一幢四层小楼,近日该楼的外墙挂出了一个新楼牌:真维斯楼。据悉,真维斯是一个多年来致力于休闲服饰的服装品牌。堂堂清华教学楼,以服装品牌的名字命名,是不是有些前卫呢?
针对清华校园内的冠名风潮,有清华学子调侃:“今天是清华·康师傅大学成立150周年的日子。来到阿迪王园吃了这里最好的麻辣香锅,之后就要去紫金矿业操场登记志愿者了„„走在美特斯邦威主干道上,校友特别的多。校友们高兴地讨论着在康大的学习生活,在万宝路楼上的CAD、在真维斯楼上的流体力学„„”调侃归调侃,学子的忧虑不让人沉思。
教学设施以捐资助教者的名义命名,在国内外大学里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据清华大学官方资料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截至2010年年底,海内外热心教育的各界人士通过全额、部分捐赠或者冠名等方式,先后捐建了50栋教学科研建筑。这些建筑以捐助者名字命名,既有纪念意义,也是对他们乐善好施之举的彰扬。
古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捐资助学者的名字冠名建筑,本身就是对此人的褒奖。学子在这样的建筑里生活学习,领略到舒适和惬意同时,也感受到捐建者的人文情怀。在我看来,捐资助学者的初衷是为了支持教育,为自己扬名是在其次的。这次“真维斯”冠名引来热议,其实源于书香和铜臭的博弈。
有人感叹:冠名会不会侵蚀大学精神?人们从高校的一些言行中,已经嗅到了铜臭味。网友的话绝非杞人忧天。前有京城某学者要求弟子“四十岁赚四千万”,后有云南某教授声称“全心投入教学是自我毁灭”,师以至此,生何以堪?曾经寄身北大朗润园焚膏继晷兀无穷年的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古人的境界: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试问,当今之世,颜回的精神安在?如今喧嚣的大学校园,恐怕已经容不下一个颜回了。
对于一家服装企业,其捐资助学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是身为教学单位,对教学设施的命名应该权衡再三。“真维斯”入住清华,让人们体会更多的是商业气息的浸淫,商家的助学之意无形中被冲淡了。尽管校方和商家对捐助金额均讳莫如深,但其中的商业意味不言自明。今天有“真维斯”慷慨解囊,明天难保“纳爱斯”不会一掷千金。如此以来,清净的求学之所,岂不成了商家追名逐利之地?
清华大学回应称“真维斯”冠名是通行做法,并且教育主管部门也无明令禁止。校方之举果然无懈可击吗?记得清华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可以无大楼,但不可无大师。如今大师稀缺的大学里,不乏大楼林立,可连大楼的冠名权都被商家觊觎,我们的大学精神何以立足?
由此可见,论清华教学楼冠名“真维斯”之应该缓行,正当其时。
真维斯楼:不必反对但须有原则
我不反对企业冠名大学的教学楼,但我觉得,基于教学楼的特别身份和大学的特定的人文环境,这种冠名,应该与大学的整体氛围是和谐的,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近日,清华大学有一座教学楼改名了,改的不是一般的名字——因为一家服装企业有赞助,有一栋教学楼就被冠名叫“真维斯楼”了。对此,学生们很不满,舆论也很反对。 前几天暨南大学教学楼被富力地产冠名,同样引起争议。
不少人很反对清华这么做,觉得大学的教学楼让企业冠名很丢脸。说实话,在这个问题上,我并没有像许多人那样的道德洁癖,并不过于苛求大学,而认为大学的教学楼像这样的商业冠名是可以的。大学并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它也要食人间烟火,它维持运行也需要大笔费用。大学也会缺钱,缺钱怎么办啊?不能总伸手跟政府要啊,如果涨学费的话,大家又要喊“读不起书上不起学了”。那就只能跟企业去合作了,怎么合作呢?既然合作,就得给人家利益,就得是互利互惠,总不能让企业当活雷锋白给大学一笔钱吧!因而,不要对冠个名就有什么心理障碍,就认为大学被商业化玷污了。这实际上是一个多赢的事,不要太矫情。
我不反对企业冠名大学的教学楼,但我觉得,基于教学楼的特别身份和大学的特定的人文环境,这种冠名,应该与大学的整体氛围是和谐的,应该浑然一体。大学在选择冠名的企业时,应该有原则,不能什么名字都可以冠,企业的名字应该有文化和思想内涵,企业应该有好的舆论声誉,企业的产品应该与大学浑然一体,融入大学之中,而不能格格不入。不是只要企业给钱,谁给更多的钱,就生硬地把企业的牌子挂上去。
而且,像这种冠名不能太多太滥,不能到处都是,一定要有节制。置身于一种过度商业化、被企业名字占领的环境中,对大学文化和人文环境的伤害是很大的。
比如清华大学新闻学院的楼,就是企业赞助的,叫宏盟楼,这是一个广告传播集团的名字。显然,广告跟新闻是有关系的,而且“宏盟”这个名字也比较有内涵。可是像“真维斯楼”什么的,就太商业化了,无论是名字,还是企业产品,都跟教学楼没多大关系。所以,清华的学生就恶搞了:是不是咱清华以后还有班尼路楼、三九胃泰楼、前列康楼啊!大学在冠名的问题上,一定不能见钱眼开,而要有所选择,要敢于拒绝,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不仅是大学,政府部门也一样,如今许多城市都在经营城市,把路名拿出来拍卖,许多地方根本不管是什么企业,给钱就可以冠名。比如有些城市,试想一下,如果市民的生活被诸如“安儿乐广场”、“红金龙大道”、“蚁力神大桥”之类的地名、路名所包围,那将是怎样的一种压抑感?毕竟城市不是简单的建筑组合和符号堆砌,他们栖息和流动的环境由一个个实在的桥名、路名和广场名组成,这些名字他们每天都会看到、提到、经过和停留。为此,许多城市给新建公共设施命名时一般都采取向市民公开征集的方法,这样既能充分调动民间智慧选一个共同认可的好名字,又能在尊重民智、民情、民意中增加城市的文化凝聚力。
大学同样如此,如果大学在给教学楼冠名时尊重老师和学生的意见,那样会更增加大学的凝聚力。
清华“真维斯楼”有何不可
前天,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牌改名为“真维斯楼”,立即引起广泛关注。清华回应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集资金的通行做法。据悉,清华尚待认购的“冠名费”共计有7.5亿余元。
以募捐换冠名,在全国各高校早已不是什么奇闻逸事。就在上周,位于广州的暨南大学教学楼更名为“富力教学大楼”;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更有“中国移动通信教室”、“飞利浦照明教室”,据说礼堂的椅子也可以掏钱冠名。而在国外,大学获得社会捐赠越多,证明其获社会认可度越高。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捐赠收入有时竟占据其总收入的近四成。
因而,清华回应“真维斯楼”是通行做法,也是事实。其实,在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高校以募捐换冠名,拓宽融资渠道,不失为一个双赢举措。高校可以筹集办学资金,企业可以扩大知名度,再以更大的力度回报教育。特别是眼下,许多大学缺钱,不是盯着政府,就是盯着银行,在他们看来,政府或银行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当下,不少高校都陷入“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扩大社会融资渠道,向企业要募捐,总比动辄伸手向政府要补贴强多了!再说了,教育部的规定只是说不能以捐赠者的名字命名,那么以企业冠名的“真维斯楼”、“富力教学大楼”也不算违规。
可为何国内高校的募捐却惹来众多是非争议?这恐怕缘于以下两个原因:一、高校要想获得企业捐赠,必须在办学思路、办学措施上得到社会认同,而不能把企业捐赠的钱拿来盖豪华大楼;二、不是说什么企业都可以冠名高校的,必须在文化内涵上与高校的教育理念相近。这也许才是“真维斯楼”惹争议的原因所在。
“真维斯楼”让清华离世界一流又远一步
近日,清华第四教学楼被更名为“真维斯楼”,质疑之声铺天盖地。有奶便是娘?清华大学予以否认,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国内外学校筹资助学的通行做法,接轨而已。{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大学的脑子就是活,国内一流大学的脑子更是灵光。这一出手,广告行业从此豁然开朗,校园里那么多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可以冠多少名呐!再不行,还有校门,听说清华好几个校门呢。校名也可以仿效中超足球俱乐部的做法,比如说,清华真维斯大学?正如网友所说的,真维斯来了,杜蕾斯还会远吗?不过无论如何,真维斯是火了,树上开花,三十六计学得真不赖。
“天行健,君子以功利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广告载物。”虽然清华不这么认为,网民却觉得差不多就这个意思。清华有话说,以前也有将第六教学楼更名为“裕元楼”,而裕元是一家台资企业的名称。裕元可以,为什么真维斯不可以?只是,看到裕元楼,我们不会条件反射地想到什么,而看到真维斯楼,我们马上想到休闲服,而且其中的一家分店就开在清华园旁的五道口。可以有邵逸夫楼、也可以有李嘉诚学院,但真维斯楼徒增笑柄。因为前者为名,后者图利,不加遮掩。
诚然,大学虽已不是象牙塔,但也绝不是名利场。学道尊严,不能说连一点遮羞布都不要了。清华自然也有国学院,儒家的“过犹不及”怎能不知?一点不要商业化和过度商业化都是不合时宜的,而我们的大学在两者之间,往往偏好“过一点”。涉及钱的事,忙着接轨;涉及非钱的事,搬出国情。为楼冠名,急赤白脸的;去行政化,慢慢来,不着急。有人搬出教育部哪年哪月的规定,说清华有可能违规。其实,违教育部的规只不过是一件小事,不知道大学之规如何才是悲哀的。
前两天,开宝马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任三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尹晓冰在课堂上公开鄙视把一生精力都用到教学上的教师,称之为“毁灭”。更早前,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在微博上放话:“当你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贫穷意味着耻辱和失败。”你能说这“宝马教授”、“4000万励志教授”以及清华真维斯楼之间,就没有一点内在逻辑吗?大学不仅仅只是商学院吧?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暨环太平洋大学联盟第15届校长年会刚刚在清华大学举行,“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了130多所大学校长所讨论的热门话题。清华自是这一使命的不二人选,可惜雄心勃勃,却又经常“弄笑话”。何为世界一流大学?《财经》杂志在上期的封面文章中给出了自己的中肯意见:不独立,无大学。我们觉得,世界一流大学,既要舍得让自己牛气的副部级行政级别,也要舍得有辱自己斯文的“广告费”。
“真维斯”楼是大学堕落的一块“纪念碑”
经济社会,一切向钱看,企业愿给钱买个楼房冠名,又有什么不可以?再说,给教学楼冠名“真维斯”,教学楼又没有损失什么。
表面看的确如此,第四教学楼改称“真维斯楼”,学校建筑并没有损失什么。说不尽还争取到了一个免费维护工,教学楼得以年年修葺,年年新。但清华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百年名校”?是它的校园面积大,还是校园建筑多、新呢?都不是,清华园之所以成为“百年经典”,完全是因为清华校训、清华精神。
百年前,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园以《君子》为题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世纪演说,其中“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被清华大学奉为百年校训。按照当初梁先生的注解,“自强不息”指的是勉学励志;“厚德载物”则是指待人接物宽宏大量,责己严,责人宽。从这个意义敷衍开去,可以清清楚楚地了解,清华之所以成为清华,是因为“清华人”无论是求学治业,无论是做人做事,都始终坚持坚韧刚毅,不屈不挠,见义勇为,不避艰险,突破自我,关注社会,克己制胜,胸怀博大的道德规范。而给教学楼冠名,给权势排位,无论怎么解释都脱不了见利忘义、为权是尊的嫌疑。
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演说词中曾强调:“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清华大学是个做“高深学问”的地方,不是追名逐利场所,不是趋炎附势的官场,更不是金钱权势的奴隶。岂能为金钱折腰,对权势膜拜?
著名的教育评论家熊丙奇先生对中国大学政治化、商业化越来越浓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疾,曾经不无愤激地大声疾呼:中国大学虽顶着“大学”名称,可多数时候看起来象个衙门,象个赚钱的公司。这一呼吁可谓入木三分地揭露了当今大学陷入行政化、商业化不能自拔的可悲现实。
公开给权势排序、向权力致敬,暴露的是对权势顶礼膜拜的奴性;公开让教学楼与商业联姻,污染的是学子的心灵。不知道今天的清华人还记不记得,当初的清华园是一所利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科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块“国耻纪念碑”。如果一味地行政化、商业化下去,极有可能成为见证中国大学堕落的又一块“纪念碑”。
真维斯楼为何令人不安
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挂牌更名为真维斯楼,一时间,非议四起。有人揶揄,百年清华迎来冠名时代,脑白金、泻立停、沙县小吃、绝味鸭脖等品牌誓言将抢滩清华园一决高下。也有民众幽默质疑,真维斯楼都来了,美斯特邦威楼还会远吗?
其实,捐资冠名,真维斯楼肯定不是第一宗,中外名校早有先例,不足为奇。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学术思潮激荡、拥有独立精神的教育大环境,那么,公众自然会对企业捐学冠名现象淡然视之,乐见其成。遗憾的是,这个前提并不成立。
今日之中国高等教育界,可谓怪象遍地。办公条件相互攀比,科研设施日益完善,学术剽窃欺诈事件却越来越多,博学广识的大师级人物逐个凋零,无以为继;顶着教授、专家光环的知识分子,不少却甘心成为资本和权贵的附庸,社会形象一落千丈,失去公信力;走向极端的教育产业化,让教师只注重创收赚钱,学生则越来越无志于学术,走向物质化、功利化和娱乐化,总体道德水平下滑,让本应是社会精神灯塔的大学逐渐成为资本和权力的奴隶。正是在这种畸形的教育生态下,才诞生了4000万教授董潘──声称40岁时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为弟子定出以金钱来度量的及网格线;也才孕育出炫富教授尹晓冰──开价值50多万元的宝马车去上课,手机号码有7个8,是3家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还言之凿凿称:大学教师若全心投入教学就是毁灭。如此财富成功论,与其说教授们终于接上了地气,倒不如说是直接跪倒在金钱面前。难怪公众慨叹,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失去了脊梁,泯灭了精神,只余下赤裸裸的追名逐利。
凡此种种,中国大学急功近利的面目暴露无遗。正是这种见到钱财就双膝发软而「下跪」的教育,才引发了公众对于清华更名门的集体焦虑。人们有理由担心,在「有钱就是大爷」的世俗文化左右下,高校或将沦为一个冠名小卖部,只要你想买,它就有得卖。那么,让莘莘学子们到康师傅食堂用餐、到爽歪歪图书馆借书、到席梦思宿舍楼就寝的笑话,就难保会在百年名校里成为现实。{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说到底,公众对真维斯楼的嘲讽,正是基于对教育功利主义的不齿。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楼或许被视作整个中国高等教育破败的一个标本。人们只是担心,在历史上如此铁骨铮铮的一所学术圣殿,如今会否沦落为傍大款的小秘。而要根除当下高等教育普遍的势利病,却似乎积重难返。这个或许才是真维斯楼事件留给人们的最大不安。
附录:
真维斯楼一出,调侃声四起,更有人不无刻薄地称,期待班尼路楼、美斯特邦威楼„„早日出现。虽然是调侃,但如此调侃,起码表明了公众的不满。
清华相关负责人也一定知道,将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不够文雅,他们之所以迎着口水而上,无非是利益,据报道,原来是在百年校庆期间,真维斯服饰(中国)有限公司提出希望捐赠学校的教育事业。经双方友好协商,决定将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楼命名为“真维斯楼”。很显然,这是资本的力量,而清华大学在资本的裙裾下拜倒了而已。
清华大学与资本适当亲近并不无可,但应坚守一定的底线,可以商业,但不能商业化;可以接受资本捐赠,不能被资本玩弄。由此,笔者想到了牛气的牛津大学。
1996年11月5日,沙特阿拉伯某亿万富翁表示愿意向牛津捐款340万美元,让牛津建立一所“世界级的工商管理学院”。牛津人认为,教育是让学生为公众服务,而不是对赚钱有
所准备。所以校监们决定:“有着古老传统的牛津大学应该远离沾满铜臭味的工商教育”。牛津大学真够“不识时务”的,甚至有些迂腐不堪,面对到手的捐赠干嘛拒绝?再说成立工商管理学院有何不可,我们的不少高校即便没有捐赠不也照样成立工商管理学院吗?其实,与其说牛津大学拒绝的是一份捐赠,不如说拒绝的是世俗化、庸俗化、铜臭化;与其说牛津大学愚鲁不化,不如说是坚守底线,懂得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精神高贵的牛津大学,清华羞赧吗?
真维斯楼,大学精神陷入迷失的符号,它不是大学的第一次“投降”,却是“投降”的一次显著标志。表面上只是教学楼的一次更名,实际上说明了商业资本的无孔不入,更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原本应该坚守底线的大学在逐渐退却,与商业眉来眼去。如果大学日益公司化,日益在商业大潮中陷入迷失,那么它还能有风骨吗,还能有精神气质吗?还能承担人们的信赖、引领时代风气吗?
——节选自《真维斯楼,大学精神迷失的符号》{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是教育差钱如斯,还是高校气节不再?一个知名服装品牌,究竟以多少价码,就拿下了中国大学数一数二的清华?相关搜索发现,清华大学14个建筑冠名费达7.5亿元,也即是大致半个亿便搞掂一栋楼,莫非这便是清华为之折腰的五斗米?作为教育圣地象牙塔的清高、超然、纯粹、独立等精神品格,便这样被铜臭攻陷得体无完肤?
“曲线营销”是很多企业的普遍做法,服装业也概莫能外,攻陷了清华,这是企业操作的手段,于攻击者无可厚非,但高校拜金如斯,投降得那么彻底而隐蔽,却何其不堪。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哈佛,哈佛的拒绝商业赞助,是出了名的,包括其拒绝给一些政要授予学位,也屡被传为佳话;还有很多体育活动,拒绝烟企赞助,甚至是立了法的。不为名利所动,应该是教育圣地的本色,也是其保留纯粹学术气息的必需。
尽管,我们知道“钱能通神”的魔力,但总该有一些被钱买不动的东西吧?当教育成为经营项目之后,我们深知,做高校确实难,做中国的名校更难,做拒绝权贵的中国名校尤其困难。但是,正如我们不忍一个淑女陷身烟花巷,我们以对教育净土的残留敬意,期待着高校,能有胆气对强势资本说“不”,这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要有对自身职责清醒的认识。
——节选自《真维斯楼,清华已被铜臭攻陷?》
这种以某品牌命名清华大学的教学楼,确实很令人尴尬,也很让人不放心。清华大学是公立大学,它的品牌、它的师资力量和它的硬件设施,都是公共资源,如果将品牌和教学楼变成广告载体,不但玷污了公众的资源与信任,也有损于大学的独立精神。
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一直是个优良传统,尤其是一些商人在富裕之后,往往愿意资助教育,尤其是资助那些有名的大学,以期将自己的成功,与大学的声誉结合到一起,达到“留名青史”一类的目标。还有的是个人成功之后,为回报母校的教育之恩而捐款。这是人类一种很正常的感情,也是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之一,欧美很多私立大、中、小学,多年来声誉卓著、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校友、公众的捐助。而学校以捐资人的名字命名教学楼、图书馆或是科研项目,也是最常见的感谢方式。
但是,这种捐助与感谢,超脱了世俗和商业目的,所以各学校都会尽量避免将商业命名作为感谢的方式。像美国的哈佛大学,是私立大学中名气最大、教学质量最好的大学之一,哈佛的名字,就来自于第一笔大捐助者。1638年时,约翰·哈佛大约780英镑和400本书的遗产捐赠,成就了这所日后闻名全世界的大学。
这种错位,不但存在于教委,也存在于清华大学。“真维斯楼”就是这双重错位酿成的一个尴尬之果。
——节选自《“真维斯楼”是一种身份错位》
大学当兼容并包,思想开放,但前提是——它是片精神净土,具备独立开放的大学精神,能担起教书育人、供给知识营养的重任。若大学里漫溢的是浮躁之气,“象牙塔”式的文化
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篇二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三)
2011年安徽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三)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
是孔圣的不舍昼夜,是庄生的白驹过隙,是曹孟德的譬如朝露,是陈子昂的怆然泣下。
还有那句拨动无数少年心弦,触落无数老者清泪的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面对时间的流逝,旷达如一代枭雄,依然会感叹于神龟虽寿,犹有尽时;洒脱如千古诗仙,依然会伤怀于朝如青丝暮成雪。
在时光的河里,人是悲剧性的,无法将时间定格在你喜爱的某个时段,只能服从于它的指使和安排。衰老不可避免,幸福无法永存,未来不可提前支用。这是人的无奈,是人的宿命。但时间又是一种有规律的意识流动,并且依附于物质的移变。因此时间没有绝对的稳定性,在不同的事物和感受里,时间的长短、质地、光色、轻重又相对各异。人不能改变时间的结果,但完全可以改变时间的质量,在流逝的悲哀中诗意地行走。
历代诗人对时间的残酷都有所领略,在他们的作品里,逝者如斯、人生苦短、白驹过隙的感叹让人仰天长叹。人这一辈子太不容易了,儿童时期懵懂无知,青年时期不懂得珍惜,中年又忙于工作和家庭,退休了,该歇歇了,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一想,人就是时间的奴隶,一辈子活来活去,就是凑够年龄,两眼一闭,两腿一蹬,吹灯了事,算是完成了一次匆忙遗憾的旅行吧。经过了,看过了,哭过了,笑过了,最后化为灰烬彻底永诀。
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人们处于某种陶醉状态时,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就是时间的相对性,这说明人快乐的速度要低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当人们处于孤独无聊的状态时,感觉时间无限漫长,这说明心的跋涉速度远远高于时间流动的速度。因此快乐可以让人拥有更多的时间,也就相对延长了人的寿命。因此,世上没有绝对的永恒,却有相对的永恒,相对的永恒是人类摆脱自身悲剧命运的唯一出路。正像西西弗的无休止的劳役,如果他在搬运石头的过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阳的美好,感受花草鸟虫的美丽,那么也算不上一件太苦的差事,也就会改变对时间的认识,拥有相对的永恒。
苏轼曾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那是因为他处在痛苦之中,所以才会感叹人生的短暂,羡慕自然万物的无穷无尽。但苏轼很快悟到了一点,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绝,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山水,主动延缓心的前进速度,所以他才会用相对的眼光看待时间,也就能超脱尘俗,快然自足。他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看到了时间的脆弱之处,感觉到了万物的沉静稳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一样对周围的变化几乎无动于衷,但也可以通过意识的变化来改变时间的流动,这也是一种相对性。以人的认识,自以为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暂,是一种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来,也许它的一生就相当于人类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时间概念,石头就不会感觉时光之痛,这就是人类的脆弱,人类应该向自然万物取经,以达到相对永恒的目的。
在时光的河里,我们并不是悲哀的浪朵,我们跟着时间行走,靠改变自身来改变命运,实现相对的永恒。这样,我们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创造快乐,都会无怨无悔,时间也就无所谓长短,也就可以超越时间的藩篱,自由天地间。
【满分作文点评】阅卷现场评分:内容分20分+表达分20分+发展分20分=总分60分
安徽高考满分作文:时间在流逝上还是不上大学?
当我从小学的少先,到中学的共青,再到今天走上考场,变成共产,我很彷徨。我在内心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如今的大学,是上?还是不上?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今年的两会上,有人大代表劝我们: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上了大学户口就回不去,那就杯具了。留在城里,高房价,高物价,高生活成本,这三高岂是一般农村家庭能够承担?我不怪这位人大代表的歧视性语言,因为我爸不是李刚,我也没有五道杠,我必须好好考虑这个问题,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家只有4亩地,小麦和水稻亩产一千斤(不干旱的话),一斤水稻或麦子0。98元(前几年五毛左右),一年两季毛收入8000元,扣除农药化肥等成本,一亩地能赚400元,一年纯收入3200元。我还知道,我们伟大的国家,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每年超8%增长,外汇储备超万亿,全民沐浴在幸福的春天里,享受比太阳更光辉的公平和正义&&我家是落后分子,我很愧对国家,给国家丢脸了,就因为,即使我今年考上了清华,我也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和cpi高涨的消费。所以不是农村孩子能不能上大学,而是拿什么去上大学?不是我爱不爱国,而是国家拿什么让我来爱?也不是我上不上大学,而是大学拿什么让我来上?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北大的教授对自己的学生说:40岁挣不到400万,就不要来见我,我也不认你这个学生;云南的教授对学生说:我开的是宝马,手机号码7个8,你们那些破手机扔了吧;同样是今天,西安音乐学院的钢琴激情杀人犯药家鑫,毫无人性的八刀,让自己很不光彩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谨代表南科大的45名同学,问问教育部,钱学森也问过,现在的大学怎么了?现在为何没有学术大师了?我还能在大学学到什么?朱清时校长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知道,能考上大学,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我梦到了清华大学那庄严的大门,气派的真维斯楼,以及里面光溜溜的屁股。有钱人摸摸这个看上去还比较光滑紧翘性感的屁股,说:好,开个价吧。我真的很郁闷,刚刚被故宫撼翻,这次又被清华雷倒,既然有了真维斯楼,那等我进清华,是不是要在杜蕾斯楼、苍井空楼、花花公子楼&&里面上完我的大学?!当学术和道德都沦为向钱看的时候,龙的传人还是龙吗?那是龙虾,有钱人的美味,我这穷n代,能消费的起吗?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我在参加这场高考前,遇到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师兄,我虚心的请教:请问能告诉我你上大学的感受吗?他茫然的拍拍我的肩膀:小师弟,当4年的欢乐与激情过后,大学提起裤子,冷冷的对我说:你可以走了,把青春和金钱留下。我才发现,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
了我,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我内牛满面,激动的握着他的手:大师兄,你是好人哪,谢谢你提醒我,让我做好了被奸的心理准备。我终于明白了,不管我上,或不上,大学都躺在那里,不伦不类。不管我喜欢,或不喜欢,高考必须要参加,不增不减。默然,无奈。时间在流逝,内心很纠结。
【满分作文点评】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把内心的纠结表现出来,最后悟出时间在流逝才是最大的浪费。
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篇三
2015年零分作文精选三篇
第一篇
坑爹没有改,对象改成李双江了。春晚没有改,观众改骂冯小刚了。
马航没有改,飞机改玩捉迷藏了。就业没有改,博士改卖牛肉汤了。
水质没有改,八戒改跳黄浦江了。空气没有改,吸点雾霾更健康了。
老婆没有改,好男人没有文章了。形象没有改,黄海波直接嫖娼了。
名声没有改,东莞不是温柔乡了。反恐没有改,昆明老百姓死伤了。
房价没有改,一生献给开发商了。黄金没有改,中国大妈都赔光了。
环境没有改,空气越来越肮脏了。嘴脸没有改,土豪越来越嚣张了。
高考没有改,外语很快要退场了。外交没有改,越南都敢耍流氓了。
本性没有改,小日本更加猖狂了。味道没有改,舌尖二造假穿帮了。
嗓音没有改,好声音哭湿衣裳了。食品没有改,地沟油更为吃香了。
规则没有改,女星被导演睡光了。农村没有改,肥沃的田地抛荒了。
工厂没有改,大半的职工下岗了。交通没有改,堵车的时间更长了。
反腐没有改,官员都学会伪装了。地位没有改,游客在外国被绑了。
校长没有改,直接带女生开房了。国策没有改,张导孩子排成行了。
网站没有改,谷歌在大陆死亡了。阿里没有改,马云转战足球场了。
大V没有改,薛蛮子竟然躺枪了。球技没有改,球迷们彻底受伤了。
权利没有改,屁民们不敢上访了。裸官没有改,小三都送到西洋了。
霸气没有改,城管将小贩打伤了。职务没有改,老警朝百姓开枪了。
工资没有改,物价和房价飞涨了。专家没有改,脸皮快厚成城墙了。
性别没有改,女汉子成男人帮了。男人没有改,都快变成娘娘腔了。
心灵没有改,脸蛋越来越漂亮了。思想没有改,外表越来越时尚了。
知识没有改,钱包越来越鼓囊了。奴性没有改,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方向没有改,GDP一年年增长了。发展没有改,祖国一年年富强了。
文采没有改,学霸又输给流氓了。个性没有改,考学之路更漫长了。
教育没有改,大学之梦要泡汤了。零分没有改,陈巨飞又要落榜了。
第二篇
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煤矿工人说:我的工作让我常年晒不着太阳、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这让我的身体不太好……我梦见我挖的煤堆得像小山那么高,拉煤车排队像火车那么长,老板的嘴巴乐得像簸箕那么大,我和我的矿友,就坐在煤堆上晒太阳。
卡车司机说:我的工作让我常坐着不动、睡不好觉,这让我的颈椎和腰椎都不太好……我梦见我拉的货超载得像集装箱那么高,京藏高速上堵得像长城那么长、我急得头像西瓜那么大,我和我的副驾驶,坐在车里能有热水泡方便面。
公司白领说:我的工作让我常坐在办公室、盯着电脑,这使我头昏眼花……我梦见上
班地铁公交没有那么挤、个人所得税没那么高、房价涨得没那么快,我和我的女朋友能早日完婚。
某垄断企业领导说:我的工作让我常喝茅台、喝拉菲,这让我的胃口很好……我梦见我们的油价涨得比美国还高,排队加油的车像马路那么长,利润像吹气球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故宫会所里喝酒。
菜农说,我的工作让我常下地劳动,浇水施肥,这让我感觉有些靠天吃饭……我梦见我种的菜能卖个好价钱不要烂到地里,西瓜不会自己爆炸,天气不会一会儿旱一会儿涝,我和我的媳妇儿,能挣钱供孩子读书。
富士康工人说,我的工作让我一直重复性劳动、天天加班,这让我心情郁闷……我梦见有一天我们生产线上的IPod、IPhone、笔记本电脑,我也能够买得起,我和我的工友们,能有正常的休假。
建筑工人说,我的工作让我常东奔西走、高空作业,这使我疲惫不堪……我梦见我修的大楼像个大裤衩,影剧院像个鸡蛋,体育场像个鸟窝。我和我的工友,每个月能按时领到工资。
小商小贩说,我的工作让我常被城市管理者撵、被罚款,这让我成了惊弓之鸟……我梦见他们善待我们、说话和气、文明服务,我和他们成了好朋友,和谐相处。
高考考生说,我的工作让我整天拼命学习、做作业,这使我想赶快考完休息休息……我梦见我的作文是满分,其他也是满分,学校专业随便挑,我和我的同学,以后就一起坐在真维斯楼里高高兴兴地上大学。
第三篇
吱吱复吱吱,雷仁急写书。不闻轻语声,为闻自叹息。
问我何所思,问我和所忆?我亦无所思,我亦无所忆。
今来参高考,本想去深造。读书十几载,只想今提名。
阿爷无大儿,雷仁无长兄。育儿十数载,应试为途征。
弃掉老家房,租住暂安身。阿娘去菜市,阿爷去打工。
赚得碎银两,供儿读诗书,不闻爷娘唤儿声,但闻半夜蚊蝇鸣渐渐。
但辞校门去,朝至在考场。不闻爷娘唤儿声,但闻时钟流失鸣嗒嗒。
试卷且打开,双眼很无奈。蝴蝶的翅膀,颜色百千强。
原本它无色,变化为伪装。结伴去觅食,栖身百花藏。
社会皆犹可,谁都在伪装。皆为自所欲,何尚不是尚书郎。
只为私欲难满足,光环来伪装。军中大老虎,数亿家中藏。
豪车校中跑,他爸为李刚。小小副行长,手里拿有百套房。
郭美美很美,红会也遭殃。我们倪省长,玉石帮倒忙。
企业大老板,骗银超亿两。色彩再绚丽,难逃一张网。
表叔很富态,因为的确会伪装。
老师你咋想,出题把我伤,大学考不上,给我零分又何妨?
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篇四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2月号第6辑
高考作文备考素材集锦:“光明观察”2015年12月号第6辑
整理 fcs2002
1. 图书馆“冠名权”要守住底线
2. 国家公祭,让历史照亮未来
3. 别让策划新闻代替“好好说话”
4. “城市认同感”仅与待遇有关吗?
5. 用遗体打捞制度终结“绑尸要价”
6. “多校划片”能阻拼房,能挡拼爹吗?
7. 试题雷同频发,《考试法》何时出台?
8. 跑偏的“裤衩维权”事件无可原谅
9. 校园禁售方便面背后的“一刀切”逻辑
10. 三亚新规是在为宰客“磨刀”吗
11. “可怕的杀鸡”与“可忧的严罚”
12. “任性”辞职信中没那么多“深文大义”
13. 靠说狠话治污有悖法治思维
14. “煤老虎”不再威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1. 图书馆“冠名权”要守住底线
何勇海
为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国务院法制办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提出,公共图书馆可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名称命名文献信息资源专藏或者专题活动。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依法以捐赠者的姓名、名称作为公共图书馆的馆名,或命名图书馆的馆舍、其他设施。(12月11日《安徽商报》)
这是我国首部公共图书馆法,有了这部法律,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些问题,如公共图书馆数量少,公共图书馆选址远离人口密集区,公共图书馆设施陈旧缺乏管理等,有望逐步解决。特别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捐赠人有望获得冠名权,就给长期以来的“捐建图书馆能否冠名”之争制定了法律依据。
近年来,一些高校教学楼被冠上捐建者名称,如“清华真维斯楼”、“暨大富力楼”等,引发舆论哗然。与高校教学楼一样,在一些高校或地方,由社会力量设立的公共图书馆,一旦以捐赠者的姓名或名称命名,往往会招致批评,认为会玷污图书馆的书香。虽然高校图书馆命名慢慢冲破这种禁忌,以捐建者命名的图书馆越来越多,但走上社会的这类图书馆却纯属凤毛麟角,让人遗憾。
公共图书馆用捐建者冠名是小事,如何办好公共图书馆事业才是大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提出,“公共图书馆是教育、文化和信息的有生力量,是透过人们的心灵促进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力量”。然而目前我国平均43.72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我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人均1.5-2.5册等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
若允许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可依法以捐赠者姓名冠名,则能激发更多社会力量建设公共图书馆,就可减少公共图书馆事业对政府财政的依赖,也可以缓解公众需求和公共图书馆馆舍不够、馆藏量也少的矛盾,能更广更持续地保障公民沉浸于书海与墨香,进行终身学习,公平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当下,更要鼓励社会力量营造喜“阅”氛围。
图书馆捐赠人可获冠名权,也符合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捐赠人对于捐赠的公益事业工程项目可以留名纪念;捐赠人单独捐赠的工程项目或者主要由捐赠人出资兴建的工程项目,可以由捐赠人提出工程项目的名称,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当然,可获
冠名权的公共图书馆,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设立的公共图书馆”,这就把各级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排除在外,不必担心它们也被商业化操作。{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社会力量捐建的公共图书馆虽有冠名权,也要守住基本底线。不能见钱眼开、来者不拒。像烟酒类企业可为公众捐建图书馆,以履行社会责任,却不宜直接用其企业名称冠名。否则就存在美化烟酒及烟酒企业形象之嫌,鼓励人们消费更多烟酒,尤其会吸引更多青少年抽烟喝酒,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冠名也要考究。据报道,有一乡村小学图书馆被冠名“中国移动”,有社区图书馆被冠名“××珠宝图书馆”,听起来别扭又可笑。
2. 国家公祭,让历史照亮未来
杨飞
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于耳畔,在将雪未雪的冬日街头,佩戴起紫金花的南京人又矗立街头,回首这座城市78年前最惨烈的历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用胜利告慰逝者的同时,灾难历史再一次警醒国人,民族伤痛决不能重演。
民族劫难,铭心刻骨。77年前,金陵城中30多万同胞四十多天时间内死于非命,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惨剧,也是人类历史上的悲惨一幕。而今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本身就已经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和尊严,其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国民铭记历史,也彰显出一个国家对生命的敬畏,警醒着人们莫让历史轮回,携手捍卫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果实。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谁忘记历史,谁就会在灵魂上生病。铭记历史既是为了不忘来时之路,更为找到通往未来的方向。事实上,彼时日本之所以敢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血腥屠杀我同胞,所倚仗的无非就是当时明显强于中国的军事及科技等优势。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湮没,而今再次审视这段历史,我们更应化痛感为前行的动力,在党的领导下奋发图强。 凝心聚力,携手圆梦。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随着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共产党倡导并积极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再度握手,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华儿女开始从一盘散沙频频内战到万众一心共赴国难。而今国家公祭中人们积极响应,必能凝心聚力携手圆梦。 保护历史,捍卫和平。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对于78年前那段最惨烈的历史,日本本该深刻反省,但其右翼势力却幻想通过篡改教科书和修改宪法为军国主义招魂。历史真相须得到还原、尊重、保护,国家公祭就能够有力回击日本有关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荒谬言论,昭示中国人民捍卫和平的坚强决心。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历史的耻辱是对昨日的惨痛记忆,更是今日我们前行奋进的不竭动力。不久前,《南京大屠杀档案》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公祭这天一幕幕再次向人们诉说着近代中国那段漫长、黑暗、令人心痛的历史,更提醒着后人要记住民族创伤,肩负起历史重托,制止残暴与无道,推动中华民族在明亮的路途上走得更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捧一束白花,我们为过往的逝者悼念、缅怀,因为这些逝者见证了中华民族最沉重的苦难。国家公祭就拉近了远去的硝烟,能够让我们在民族情感共振中找到一种奋进的推力。当下中国正处于开启“十三五”、冲刺“全面小康”的重要节点,国家公祭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注入了强劲动力。(杨飞)
3. 别让策划新闻代替“好好说话”
李劭强
在公众以为“厅官城管握手言和皆大欢喜”之后的第四天,退休厅官毕国昌自爆“被三亚城管欺负得只剩裤衩”一事再现波澜。12日,一则名为《最新视频铁证!扒开毕厅长的丑陋嘴脸!》的文章在网上传开,这篇文章用多段监控视频证实,毕国昌当天在自行车与衣物被城管扣走后,并非如其自述的“虚弱地走到市政府”,而是打车前往市政府,并在过程
中回过一趟家。(12月13日西安晚报)
即便出现所谓的新闻反转,整个事件也并不复杂。一个退休厅官,在三亚游泳时被城管没收了自行车和衣服,为了讨一个说话,老人以策划新闻的方式进行了维权——坚持只穿内裤徒步街头4小时,并且将所受遭遇放在网上表达诉求。没想到的是,老人的做法在引起了关注和重视的同时,也引来了争议和质疑——人们觉得这是厅官大人对小城管的施压;觉得这名厅官的维权行为是一种作秀。而这种作秀,间接损坏了城管的群体形象和人们对三亚的整体印象。
老人的做法可能与其之前的职业有关。在退休之前,老人的身份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站长。对于一名曾经的记者来说,借助媒体和舆论进行维权,显然是一种熟稔的路径依赖。同时,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没有这番策划,老人是否可以顺利地讨回公道还真不好说。所以,遇见事情时,一个曾经做过记者的老人首先想到舆论维权也有情可原。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也是一种生活经验。毕竟,这种策划新闻的效果是明显的,在新闻报道之后,老人迅速获得了城管方面的诚恳道歉。
当然,新闻也存在所谓的反转。前有小城管给厅官大人的一封信,后有视频显示厅官在作假。如果说,前一封信因为城管在公众脑海中的“刻板成见”,并未完全翻盘的话;那么后面曝光的厅官弄虚作假的细节,已经影响到人们对事情的判断。因为,人们忽然发现了两个让自己无法接受的事实:一是,厅官并不像描述的那样可怜,可怜的情形源自一种策划;二是,自己的善良和判断被误导了,刚刚才作出义愤填膺的表达,随后就被打了脸。这不是拿群众的感情不当回事嘛。于是,简单的事情开始变得复杂,事情的焦点也在发生转移。 如果,这位厅官没有退休,是作为一个记者在报道该事件,那么这样的策划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因为这是一种假新闻,是对新闻报道权的滥用。但是,新闻中的厅官已经退休了,他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借助原来的媒体,只是凭借着新闻人的狡黠做了一个吸引眼球的策划。而且,这个策划也没有改变事情的本质——他的衣服的确是被收走了,的确有一个无法讨回的过程;这个策划只是给整个事情添油加醋、添加辅料,让其成为一个公共事件而已。对于这样的行为该如何判断呢?宽容一点看,在法律框架内的策划和作秀其实是一种选择和自由。因为,所谓的策划和作秀本身就是一种表达。
在讨论完策划新闻是否可以之后,更重要的议题其实是,我们为何丧失了好好说话的能力。当退休厅官遇见问题时,想到的不是好好说话,而是以夸张的行为艺术的方式进行策划;当城管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之后,也不会好好说话,而是以标签化的做法,放大人们对厅官以及权力的敏感,以为这样就可以讨回公道。甚至,如果厅官和城管在一开始发生纠纷时就能够好好说话,事情根本就不会拖延下来,发酵成为一个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的舆论热点。 问题是,人们好像不会好好说话了。即便当事情的真相已经基本清楚,围观的人们还是会陷入选择性关注和自说自话的舆论站队中。这显然不只是表达的问题,制度依赖的缺失,社会舆情的焦躁,都会让人觉得好好说话不会有好结果。在缺少制度敬畏的时候,在心情焦虑的时候,人们想到的不是制度救济,这个本来应该最稳定、最有效的救济反而被看成是鸡肋,人们更相信更依赖的是媒体救济——只要“媒青天”出场,问题就会得到快速而有效地解决。这种观点和思维不仅仅在普通人心中存在,连退休的厅官也深信不疑。(李劭强)
4. “城市认同感”仅与待遇有关吗?
朱四倍
12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发布会在京举行。分析发现,不同学历水平的群体之间的城市认同感存在显著差异。拥有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在城市认同感上显著低于其他学历人群。(中国网12月11日)
曾有市长明确指出,“人才流失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非常危险”,而且,城市间的竞争往往
是人才上的竞争,但最能代表人才层次和质量的博士群体,对城市的认同感显著低于其他学历者,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调查结果,也对城市管理者积聚人才进行了善意提醒。一个没有对城市具有强烈认同感的人才群体,恐怕是不可能迸发出具有与其相匹配的创造力和贡献度。那么,《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5)》提出的“只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待遇,免除其后顾之忧,才能提高他们的城市认同感,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做出自身的贡献”的建议是对症下药的对策吗?或者说,只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呢?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学者雷文斯坦在《人口转移规律》一书中提出,受歧视、受压迫、沉重的负担、气候不佳、生活条件不合适都是促使人口(人才)转移的原因,而其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看起来,给予足够的待遇和关注的建议大体不差,但仅仅有物质条件支撑就足够了吗?这真的是一个问题。{2017高考作文真维斯楼}.
老子《文子》卷六“上德”说:“欲致鱼者先通谷,欲求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是人才高度集聚的地方,城市的发展关键在于集聚人才,并且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追求的是“1+1>2”的协同效应。并且,对高层次人才来说,仅仅有物质条件恐怕不足以让其在某个城市或单位积聚,因为人才积聚既需要硬环境,也要软环境,既要物质环境,也要精神环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生活、科技、教育、地理环境等各个方面。
推理开来就是说,要想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单靠薪酬和房子等硬环境恐怕是不够的。对活生生的个体来说,除了工作上班、家庭休息之外,还要有休憩的去处,还要能够活得快乐,能够交流思想陶冶情怀。要求有喝咖啡的空间和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所能创造的绩效,不仅与他的能力素质有关,而且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果处于不利的环境之中如工作环境不舒适,人际关系恶劣,心情不舒畅,工资待遇不公平,交通不方便,不尊重知识和人才,就不可能人尽其才,更难取得优异的成绩。对一个城市来说同样如此,没有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气质和氛围,恐怕就只能让人才“外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