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语录
来源:励志语录 发布时间:2013-02-05 点击:
60年代语录篇一
六十年代的婚姻
六十年代的婚姻
婚姻即政治,婚姻即革命——题记
我的外公外婆今年都已经是七十多岁高龄,平时虽说会拌拌嘴,一路磕磕绊绊,但夫妻生活依旧是十分美满,两个人相濡以沫,从黑发直至银丝,从朝气蓬勃直至暮年平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见了两张相片,一张黑白照,一张彩色照,背景都是相同的,杭州西湖的苏堤上,黑白照上有两个穿着朴素的年轻人,布艺棉鞋,打扮得规规矩矩,时隔40年后,早已白发苍苍的两个老人依旧如40年前那样,依偎在一起,仿佛从未改变。 两张照片,由此拉开了我对六十年代婚姻的探究与思考,步步走进那个年代的人,也逐步了解到,六十年代,婚姻,包含着政治,婚姻,包含着革命。
六十年代的婚姻制度
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革命胜于一切,全国上下一片“红海洋”的六十年代里,有人说,生活在六十年代的人,思想是革命的,物质是匮乏的,生活是简朴的。也许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六十年代的婚姻与其它时代相比,也显得平静、简单了许多。
从1950年5月1日《婚姻法实施》的那天起,“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和“一夫一妻制”等多条信念便以法律形式固定了下来。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最初几年里,政治色彩颇浓而革命意义极大的《婚姻法》为那个年代的所以中国人的婚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后从“反右”运动开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那个十几年中,中国处于一个政治高于一切的年代,政治成为一切的主题,婚姻如是。与政治条件相比,人们对财富、职业的要求似乎并不高。也许在那个均贫富已被制度化的时代,经济方面的任何期待都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人们连爱情也少有期待。爱人,首先应该是革命同志。
六十年代的婚姻家庭成分
在政治挂帅的年代里,信仰和阶级成分成为婚姻的主导力量。总体而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红五类最好找红五类,黑五类最好找黑五类;就像一些条件优秀、长相出众的女子往往会嫁给综合条件远不如自己,家庭出身好的男子,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文革时期成为根红苗正所应该享有的特权。,而企盼改变命运的“黑五类”也无一例外地希望能与“红五类”联姻,以便借此获得免于政治迫害的“丹书铁券”。
这个时代的婚姻标签赫然写着“革命”二字,聚和散都是为了“革命”。相识是“为
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结婚是为了更好地“斗私批修”、积极参加阶级斗争。经组织批准后,新人们可以去拍流行的结婚照了。手握红宝书,心向红太阳,一脸浩然正气,是当时最标准的结婚照。再领一张写满语录的结婚证,办一场向毛主席鞠躬宣誓的婚礼,一对革命夫妻终于建立起一个革命家庭。离婚也是因为“革命”。这个年代的离婚案,基本上无关性格感情,只关乎阶级成分。一句“划清界限”、“反戈一击”,使无数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因为阶级立场据说可以通过血统继承,所以这样的场面是极其常见的:介绍人在约男女双方见面之前,要先领双方父母到派出所去查户口卡片,以凿实各自的家庭成分。乱世不谈爱情。即便是真心相爱,也要藏着掖着,因为爱情属于被批判的“小资产阶级情调”。
六十年代的婚礼
60年代,两只凤凰携着红旗在中间,结婚证就像现在的两张奖状。
六十年代,婚礼已不单纯是简朴,而是困难。中国人热情好客,终生大事宁可委屈自己也绝不能不讲点面子。很多人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粮票、烟票、糖票,办一场简朴婚礼,结果欠下一屁股巨债。这一时期婚姻的另一个负面产品,就是诞生了大量身材矮小,体质羸弱的孩子。
虽说这一年代的生活贫困,但婚礼的喜庆仍不可少,整体过程却像誓师大会,政治压倒一切。结婚证写上毛主席语录,明确指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唱罢《东方红》,再来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结婚现场到处是标语口号,新郎新娘痛说革命家史,对着毛主席像宣誓:“永远忠于毛主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解放全人类„„”
六十年代,谈恋爱要向组织汇报、结婚要经过单位批准,听上了年纪的人们说,他们好多人结婚的日子,都是组织给定的。定了日子,该准备婚事了,这才是在那个困难时期最困难的事。
再困难的日子,也要送去祝福。当时,单位同志结婚流行“凑份子”,作为大家参加婚礼的随礼,一般都是每人出2~3元。凑的钱买的东西都是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比如镜子、床单、枕巾、被面、暖壶、脸盆什么的。在当时,送给新人最好的礼物是精神食粮,就是送《毛选》、毛主席像章和毛主席语录。在农村,结婚送土蓝,意思是好好劳动。
当时一切以工作为重,新郎新娘第二天照常上班,没有婚假一说。
60年代的婚姻——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是60年代人们聚会时比较通用的领袖语录,包括仅限男女二人的约会。在这个年代,婚姻也许是不幸的,婚姻也许只是用来改变身份的工具,但是爱情是人们一种本能的追求和向往,这不是政治倾向和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和混乱所能扼杀和改变的。客观地说,虽然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美德被否定,但人们对爱情的态度普遍怀着一种朴素的坚守,加上意识形态对个人情感的强烈压制,这也是在“闪婚”“闪离”等现象频发,坚守意识日益淡漠的今天人们依然对并不美好的60年代深深怀念的原因。
高二五班 苏美允 4号
60年代语录篇二
15句最震撼人心的励志名言
15句最震撼人心的励志名言:不可能=不,可能
The power of words never fails to inspire.Below are 15 of the best motivational quotes and a much needed early week pick-me-up. I hope you enjoy:
语言的力量,足以激荡人生。以下15句最鼓舞人心的名言,是我每周都需要的―兴奋剂‖,希望你也会喜欢:
1.Nothing is impossible; the word itself says ‗I‘m possible‘!——Audrey Hepburn
1.万事皆有可能,―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奥黛丽·赫本(著名女演员)
2.Believe you can and you‘re halfway there.——Theodore Roosevelt
2.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总统)
3.It is during our darkest moments that we must focus to see the light.——Aristotle Onassis
3.越是在黑暗的时候,我们越要集中精神去寻找光明。——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希腊船王,迎娶前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
4.Judge each day not by the harvest you reap but by the seeds you plant.——Robert Louis Stevenson
4.如何判断一天过得好不好,不要看你收获了多少,而要看你种下去了多少种子。——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著名作家,著有《金银岛》)
5.The best way out is always through.——Robert Frost
5.找到出口的最好方式就是一路走到底。——罗伯特·弗罗斯特(著名诗人,4次获得普利策奖)
6.The questions you ask determine the quality of your life.——Mr. Self Development
6.你的提问能决定你的生活质量。——自我成长先生
7.Change your thoughts and you change your world.——Norman Vincent Peale
7.改变你的思想,就能改变你的命运。——诺曼·文森特·皮尔(著名牧师、演讲家、作家)
8.It is by acts and not by ideas that people live.——Harry Emerson Fosdick
8.人们依靠行动而活,而不是想法而活。——哈里·爱默生·福斯迪克(著名教士、作家)
9.Happiness is not something you postpone for the future; it is something you design for the present.——Jim Rohn
9.幸福不应该等到未来去拥有,而是为了当下所准备。——吉姆·罗恩(成功学家,世界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启蒙老师)
10.Mankind is made great or little by its own will.——Friedrich Schiller
10.伟大或渺小取决于人的意志。——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国著名诗人、哲学家)
11.A #2 pencil and a dream can take you anywhere.——Joyce A. Myers
11.一支2号铅笔,一个梦想,就能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乔伊斯·迈尔斯(著名作
家、演讲家)
12.Put your heart, mind, and soul into even your smallest acts. This is the secret of success.——Swami Sivananda
12.即使是最小的事情,也要倾注你的心、你的思想和你的灵魂。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斯瓦米·希瓦难陀(印度最伟大的瑜伽导师之一)
13.Give light and people will find the way.——Ella Baker
13.给予光亮,人们就能找到前方的路。——艾拉·贝克
14.Ideas shape the course of history.——John Maynard Keynes
14.想法改变历史。——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经济学家)
15.There are two ways of spreading light: to be the candle or the mirror that reflects it.——Edith Wharto
15.传递光明的方式有两种,蜡烛或镜子。——伊迪丝·沃顿(小说家,著有《纯真年代》)
harvest ['hɑ:vist] n.1.[C]收割,收获2.[C,U]收获季节,收获期3.[C]收成,收获量4.[C]结果v.[I,T]收割,收获 postpone [pəust'pəun] v.1. [T][postpone sth (to sth)]使某事物延期;推迟某事物 design [di'zain] v. [T]1.设计;构思;绘制2.打算将...用作 3.计划;谋划v. [I]1.设计,画图样;当设计师2.计划,谋划n. 1.[C,U]图样,图纸2.[U]设计术;制图术3.[C]图案;花纹4.[C]意图;计划;目的5.[C,U]设计,构思6.图谋(+on/upon) shape [ʃeip] n. 1.外形,形状,样子2.模糊的东西3.情况;状态4.性质;特点5.朦胧的形象;轮廓6.幻影;幽灵7.假装的形式;外形8.明确的形式;有条理的安排9.生活方式(或模式) 10.(尤指女子的)身段;优美的姿态11.成形之物,有特定形状的东西(如牛奶冻、果冻等)v.[T]1.做成某物的形状2.对(某人或某事物)有重大影响;决定(某事物)的性质3.使(服装)合身4.准备(做某动作);摆好姿势 5.( 美国习惯用语594 说得次数多了就没意思了(大一)
我们今天要讲的三个习惯用语里都有同样一个词,那就是old。大家恐怕都知道,old的意思就是―老‖。例如年纪老了,东西老了。现在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今天要讲的第一个习惯用语:
old chestnut。Nut就是果仁、象花生、腰果、核桃仁等都属于nut。那么chestnut是什么呢?Chestnut就是栗子。
说起栗子,你肯定会想起秋天马路上闻到的糖炒栗子的香味吧。Chestnut就是让你口水直流的栗子。那old chestnut又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老的栗子吗?不是,old chestnut是一个习惯用语。它的意思是,一个笑话或一个故事由于许多人都说,说得太多了以后就变得没有意思了。我们还是来举个例子来说明old chestnut是怎么用的吧。
例句-1:Did you hear that new comedian on TV last night? He is not very funny. least a dozen times before.
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晚上你有没有在电视上看到那个新的说笑话的演员?他并不怎么滑稽。说了半天才说到他要说的笑话。而那些笑话我过去都已经听了几十次了。听都听腻了。 这个例句说得很清楚,old chestnut就是听腻了的笑话或故事。old chestnut这个习惯用语来自十八世纪演出的一出戏。戏里一个演员正在说一个关于苹果树的笑话,而另一个演员老是打断他的讲话,坚持说不是苹果树而应该是栗子树。
******
现在我们来讲今天要讲的第二个习惯用语,也就是:old college try。College就是大学,try在这里就是努力的意思。把old college和try三个字和在一起就成了一个习惯用语。它的意思是,尽最大努力去做一件事。在三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些描述大学足球队的电影非常受欢迎。Old college try是学校里的学生为自己的球队加油时说的话,也就是鼓励正在场上比赛的队员尽力踢好这场球。很快这个说法就变成了日常用的口语。
下面是一个例句。这是一个爸爸对女儿说话。他的女儿正准备去上大学,还想参加女子篮球队。我们来听听这个爸爸是怎么说的。
例句-2:Barbara, think seriously about trying out for the basketball team. In high school your team went to the final for the state championship and if you make
这个爸爸说:芭芭拉,你好好想一想到篮球队去试一试的事。在中学的时候,你们的球队在州内比赛时,最后参加了决赛。要是你尽最大努力的话,我肯定教练会挑中你参加球队。 ******
今天我们要讲的第三个习惯用语是一个非常形象,也是一个很普片的说法:comfortable as an old shoe。Comfortable在中文里的意思就是舒服,shoe大家知道就是一只鞋
子。要是你有一双鞋子,虽然已经穿得很旧,但是因为你穿得很和脚让你感到很舒服,所以你还是很喜欢它。你大概可以猜到这个习惯用语的意思了吧。comfortable as an old shoe就是指你已经很你已经很熟悉的人或一样东西,因此让你感到很放松很自如。我们来举个例子。例句里说话的人在讲多年来住在他隔壁的邻居,他说,
例句-3:Joe is a good neighbor
, as comfortable as an old shoe. He is always cheerful and friendly and on summer evenings, we like just sitting around on his porch, enjoying the fresh air. 这个人说:Joe是一个很好的邻居。我跟他很合得来。他总是高高兴兴,态度很友好。夏天晚上,我们都喜欢坐在他门口的走廊上享受新鲜空气。 chestnut ['tʃesnʌt] n. 1.[C]栗子,栗树2.[U]栗色a. 栗色的 porch [pɔ:tʃ] n. 1. 门廊,走廊,门厅v.1. 聚到门廊处聊天 新概念优美背诵短文50篇:炼油(大一){60年代语录}.
Oil Refining
炼油
An important new industry, oil refining, grew after the Civil war. Crude oil, or petroleum – a dark, thick ooze from the earth – had been known for hundreds of years, but little use had ever been made of it.
一种重要的新兴工业——炼油业在国内战争后成长起来。未加工的石油,或原油——一种深色的地下的稠浆——数百年来一直为大众所知,但是人们却很少使用过它。
In the 1850's Samuel M. Kier, a manufacturer in western Pennsylvania, began collecting the oil from local seepages and refining it into kerosene. Refining, like smelting, is a process of removing impurities from a raw material.Kerosene was used to light lamps. It was a cheap substitute for whale oil, which was becoming harder to get. Soon there was a large demand for kerosene. People began to search for new supplies of petroleum.
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萨缪尔·M·科尔,宾西法尼亚西部的一位制造商,开始从当地的溢出
物中收集石油并将它炼成煤油。与冶炼矿石一样,石油提炼是一个从未加工的原料中除去杂质的过程。煤油被用来点灯。它是鲸油的一种便宜的替代品,而鲸油正变得越来越难以获得。不久就产生了对煤油的大量需求。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石油供应。
The first oil well was drilled by E.L. Drake, a retired railroad conductor. In 1859 he began drilling in Titusville, Pennsylvania. The whole venture seemed so impractical and foolish that onlookers called it "Drake's Folly". But when he had drilled down about 70 feet (21 meters), Drake struck oil. His well began to yield 20 barrels of crude oil a day.News of Drake's success brought oil prospectors to the scene.By the early 1860‘s these wildcatters were drilling for "black gold" all over western Pennsylvania. The boom rivaled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 of 1848 in its excitement and Wild West atmosphere. And it brought far more wealth to the prospectors than any gold rush.
第一口油井为E·L·瑞克,一个退休的火车检票员所钻得。1859年他开始在宾西法尼亚的泰特斯维尔钻井。整个的这项冒险事业看起来是如此不现实和愚蠢以致旁观者称之为―鸭子的蠢行‖。(译者注:Drake's Folly,drake在这里意含双关,即指瑞克的名字,又指该词的本义即鸭子。)但当瑞克往下钻至70英尺(21米)的时候,他发现了石油。他的油井从此每天生产20桶原油。瑞克成功的消息将石油勘探者们吸引到现场。截止到19世纪60年代早期,这些冒险者为寻找―黑色的金子‖钻探遍了整个宾西法尼亚西部。这项繁荣的事业在刺激性和粗犷的西部气氛上可与1848年的加州淘金热相媲美,而且它为勘探者带来了远超过淘金潮的财富。
Crude oil could be refined into many products. For some years kerosene continued to be the principal one. It was sold in grocery stores and door-to-door. In the 1880's refiners learned how to make other petroleum products such as waxes and lubricating oils. Petroleum was not then used to make gasoline or heating oil.
原油能被提炼成许多产品。多年以来煤油一直是主要的一种产品。它在杂货店中出售由人挨户推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炼油者们懂得了生产其它石油产品,如蜡和润滑油。那时石油还没有被用来制造汽油或采暖装置用油
BBC英 [pi'trəuljəm]
n.[U]石油 [smelt]
vbl. 1.[ smell ]的过去式及过去分词 v.[T] 1.熔炼,提炼(矿石) n. 1.银白鱼;胡瓜鱼
60年代语录篇三
六十年代的童年
一起走过的胜利童话
童年是美好的,它处处透出人性的真、善、美,没有思想负担,无需掩饰真实的自己,无忧无虑并快乐着。
诗人说:眼里有泪,心中才有彩虹!
出生在60年代的人,记忆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虽未遇上三年自然灾害,也未经历过讨饭,但童年在物质上的清贫还是那样的记忆犹新。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没东西吃,小时最不理解的是为什么人们买肉偏拣肥的买,瘦的多好吃啊!最不爱吃的就是炖白菜,一点油星没有。
那时是“真正”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宏观计划,微观调控,以各种票证提供有限的物资供应,什么粮票啦、肉票啦,布票、线票、粉丝票,总之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我们从未听说过什么蛋糕、冰淇凌之类的东西,更不知道德克仕炸鸡、麦克汉堡。小时候最大的愿望是盼望过年,因为一到过年就能吃到很多平日里吃不到的东西,例如:肉、饺子、白面等。现在的人们对玉米面情有独钟,认为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而将其视为餐桌上的上乘佳品。而我们那时每天每顿的食物就是玉米,俗称苞谷。早点是苞谷粑粑,中晚两餐是苞谷饭,还常常以老南瓜加玉米面。其实,玉米也不是每天都有的吃。还有另一种主食是地瓜,现在的人吃地瓜也是一种享受。过去,冬天的时候一天三顿饭全是地瓜、咸菜,有时是地瓜干(一种用地瓜切成的片晒干了,便于储存)。那时候平时只有生病了才可以吃上一点白面面食,剩下的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或家里有什么重大事情(红白喜事、生孩子等)的时候才可以吃上白面。记得有一次姐姐病了,母亲给她做了一碗面条,我就跟母亲说:“我也要生病”。
童年时我们好象一只放飞的燕子,到处溜哒,大人也没有时间管束我们。田间地头都留下了我们小伙伴的身影,我们常常会在田边挖有一种草根,这种草不知叫什么名,用水洗净吃起来特别的甜,还掐一种叫刺苔的植物吃,还有许多我们也叫不出的植物名字,但吃起来特别好吃,有酸的、有甜的。如果村庄上哪里有桃树等果树等,我们都会如数家珍,乘人家大人不注意时,会越栅墙而过,将偷来的野毛桃装入汗衫中,汗衫扎进短裤里,鼓鼓襄襄的一大包,快速地溜走了,那时也不管毛桃对皮肤的刺激作用,也不管脚下会被树枝划破,心里只想将这“圣果”拿到手,比什么都强。这偷来的毛桃多半没到成熟的时候,就夭折了,它们“长寿”不到成熟的年岁。
匮乏的物质,单调的食物,塑造了我们瘦弱但并不脆弱的身体;命运的坎坷,待遇的不公,铸就了我们的坚韧和自立。
我现在很感激我的父母。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却让我们兄弟姊妹上学读书。学校从不布置家庭作业,我们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己的活动。我和伙伴们一放学就会挎上草筐,有时去田里割青草,有时去拾柴禾。最赚氏的营生要数拾破烂了。什么破铜皮,废铁钉,碎玻璃等等,废品收购站常年收购。夏天的时候还可以捡蝉壳,卖给药店。药店还收购其它药材,我们在割猪草的时候要是发现可以卖钱的药材,就顺便收回家,然后晒干了,卖到药店去。
那时候,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基本上每家的孩子都不少于3个,大人们大都忙于挣工分,没有时间来管孩子,基本上都是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出去玩,那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自由的空间,结上邻家孩子就一
块儿“疯”去了。
60年代出生的小孩很“封建”,在学校男女生不说话,但回到家里却是好邻居,该说该玩都在一起,但也要引起别的小孩的非议。“某某和男孩总在一起玩”成了遭人非议的最多的话题。60年代出生的小孩玩的花样很多,比现在的孩子多多了。那时我们弄个小瓶和小棍,用树胶堵住瓶口,然后用小棍一按,发出叭叭的响声。还有老鹰抓小鸡,跳房子、过城墙、跳橡皮筋、翻绳、跳绳、踢键子、踢口袋等。玩法多种多样,至今记忆深刻。
滚铁环:一根细钢筋弯成一园圈(没有钢筋也可以找一条柔软的树枝代替),再用铁丝做成一铁钩,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的滚。
抽尜:一截细园木下边削成园锥形,底部正中安上一颗钢珠,再用小竹杆上套上一细绳,用绳子抽打牛牛,使尜快速旋转,看谁的尜转得久。可以在平地上玩,也可以在冰上玩。
放风筝:找上一段竹片再加上几纸己做过作业的本子纸,花上一下午的时间,糊出一个风筝,还得偷偷地将妈妈缝补衣服的蜡光线(一种涤伦线)拿出来。
捉迷藏:一群同龄人,用剪刀、石子、布决定谁来捉、谁来藏,跑进床下、柜子里、桌子下、草垛里等地方,想让人永远捉不住,捉的人想方设法去找出藏的人来。
顶拐子:将一只脚盘在另一只腿上用手抱着,另一只脚单跳相互用膝盖碰拉,直到一方手与脚分离为止。
跳房子:用检的粉笔头在地面上划起各式格子,然后开始游戏。如谁踩到线了就输了哈。
歘嘎啦哈:用猪或羊的腿关节骨做的,缝个小口袋,扔起用手抓嘎啦哈,还可以翻。
跳橡皮筋:几个小伙伴,一条橡皮筋,唱着流行的童谣,在橡皮筋间飞舞。
弹玻璃球:划个城把玻璃球放在里面,几个人轮流用砣把它打出来,谁打出来就归谁。
拾宝硲:找一些大小一样的石子,用一只手抛起一个石子的同时,去抓地上的石子,很多玩法。我现在还会玩呢,哈哈!
在那个经济极度贫乏的年代,任何一个东西,都会成为有趣的玩具,他们会用竹叶做成口哨,还可以用春天新生长的树枝,拧下皮来做成哨,或用一段葱叶做。男孩子没人管束,弹弓成了他们百玩不厌的玩具。做弹弓最好能找根“丫”字形的树杈,把皮剥了去,再不成用硬铁丝扎一个,舞起来晃眼,更来劲儿。之后找来些皮筋,或者剪一截废旧自行车内胎,在树杈上固定,绑好,那弹弓就成了形。总觉得那会儿麻雀特多,刚做的玩意便派上了好用场。键子大多是用铜钱做的,即现在叫孔方兄的那个东西。中间有个方口,外面是圆的。上面写着“乾隆XX年”之类的文字。听说当年钱做成这样是为了系在腰间方便。还有跳棋、军棋、象棋,五子棋以及其他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棋类游戏。往往是在地上用石块画出棋盘,备战双方使用不同的物件做棋子(如:小石子、土块、树枝段等等),在小伙伴中我经常是赢家。许多女同学都很巧,女孩子还用勾针勾出各种花样的台布等,勾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家里一大堆手工艺品,经过布置,煞是好看。我们还存糖纸、存烟盒纸、锡纸,然后用一个小本子夹起来,时常与小伙
伴比试一下。
我们还会模仿电影里的故事情节玩正反两派,打游击等,小伙伴们谁都不愿意扮演反派角色。每天都一直玩到天黑,在大人的叫唤声中才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用脏脏的小手掸掸身上的灰尘,再把放在草地上的书包背起来和伙伴告别,这才满足的离去。现在的孩子太忙了,哪有多少时间去玩啊。他们每当玩到尽兴这时候,就会被家长叫去写作业或练琴。
60年代人童年物质和文化生活贫乏,穿着补了补丁摞补丁的旧衣服。最时兴的穿着是一身军装,胸前再戴一张毛主席像章,挎一个绣着红色“为人民服务”大字的书包(其实这一身打扮是哥哥姐姐们的时尚),如果再手拿一本毛主席语录,放在胸前,这就是当年最时尚的照片。人们最爱和别人比谁的毛主席像章多。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拣过煤核,看过小人书,有的还跳过忠字舞,背过毛主席语录,学过“老三篇”,看过毛泽东选集。拣过许多东西,什么粪肥(即驴粪、马粪等)、废钢铁,当某一天一不小心拣了钱交上去,那叫拾金不昧。我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在小学的校办工厂干过活,还到学校的农场种过菜,农忙时节到生产队里干活。最光荣的是父母是英雄、模范(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最常听的报告是贫下中农忆苦思甜,诉说革命家史;最常看的电影是样板戏。
那时看的电影也很少。有时候为了看一场电影,要跑很远的路。我小,走得慢,哥哥姐姐都不愿意带我,我就哭,然后他们就会带上我。《闪闪的红星》中潘冬子成为了我们的偶象,可惜当年没有“粉丝”一词。而李双江的歌声从那开始给我们带来激情。《渡江侦察记》中百万雄狮过大江,一场激烈的战争片,让我们玩“打游击”时有了更好的素材。 看了《列宁在1918》
60年代语录篇四
话语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的文学理论
摘 要: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文学理论经历了一次话语重建的过程。周扬的讲话,
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就是这一次话语重建的代表文本。
本文即从周扬关于《文学概论》的讲话入手,着重探讨其对60年代初文学理论及后来中国文
学理论尤其是教材编写的影响。<?XML:NAMESPACE PREFIX = O />关键词:周扬 文学概论
话语 重建20世纪60年代初,周扬直接领导了大学文科教材建设,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教材编
写讨论会。1961年2月至1962年10月,周扬多次参加《文学概论》编写讨论会并发言。由
于资料限制,我们现在见到的只有其中五次发言的记录整理。当时周扬领导着两个《文学概
论》编写组,分别为上海《文学的基本原理》编写组,以群为主编;另一个则为北京《文学
概论》编写组,蔡仪为主编。这五次讲话,除了第一次为对上海编写组的讲话,其余四次都
是对北京编写组的讲话。在这五次发言中,周扬对北京与上海两个编写组提交的提纲作了相
关评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或许是对象的不同,周扬在发言中始终强调,其所说的话并
非指示,而是其个人的观点。我们在阅读这些文本时,也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周扬似
乎力图用一种平等的姿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请参加会议的专家讨论。正是这样一种参与
者的身份,让周扬有可能认真思索当时文学理论的现状及其重建问题,并结合自己多年与文
艺打交道的体验,提出很多对新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极有价值的观点。但他毕竟长期身居文
艺领导地位,多年来一直受到毛泽东的耳提面命,其言说总是不断向受众暗示其领导身份,
暗示其与中央精神的一致。因而在很多方面,尤其涉及意识形态,他无可避免地保持一种高
姿态。周扬正是用这样一种近乎悖论的言说,参与到60年代《文学概论》的编写中来,并很
自然地渗透到60年代《文学概论》教材中来,甚至一直影响到当前的文学理论教材和文艺学
学科。一、《文学概论》的结构[!--empirenews.page--]关于《文学概论》的结构,在周扬那
里是个逐渐深入并体系化的过程。在第三次讲话中,他认同“文学概论分发展论、创作论、
鉴赏论三部分”,①在具体内容上则可细化为四个部分:①文学的外部关系②文学的内部关系
③文学批评④社会主义文学的前途。这四个部分概括起来就是:①文学发展的规律②文学创
作的规律③文学批评的规律④社会主义文学的规律。这样,周扬将整个《文学概论》具体分
为五编十一章:第一编即第一章:《文学的本质与基本特征》;第二编包括三章:第二章《文
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章《文学与政治》,第四章《文学发展的继承、革新与
相互影响》;第三编包括四章:第五章《文学的创作过程》,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第七章《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第八章《作家的劳动与修养》;第四编包括两章:第九章《文
学的鉴赏与批评》,第十章《文艺批评和思想斗争》;第五编即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文学的发
展与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不难看到,周扬关于《文学概论》的体系越来越清晰,最后终于变
成了本质论、发展论、创作论、鉴赏论与社会主义文学前途五个相对完整的部分。在周扬这
个完整的体系中,直接与意识形态挂钩的有:第三章《文学与政治》,第七章《世界观与创作
方法》,第十章《文艺批评和思想斗争》,第十一章《社会主义文学的发展和共产党的领导》。
不仅如此,其他各章都或隐或显可以指向意识形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长期从事左
翼文学批评以及长期担任党的文艺高官的周扬那里,意识形态总是很自然流露并很自然地主
宰他的言说。另一方面,我们应该看到,周扬的整个体系并不完全是他自己凭空想出的东西,
是在多次会议讨论并多次阅读《文学概论》提纲后得出的,其中有很多他人的观点,而这些
观点能为不怎么从善如流的周扬所接受,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观点与周扬有着某种契
合。因此,整个体系对文学的审美特征也有一定的揭示。客观而言,周扬的这个体系确实是
当时所能认识到的关于文学概论的较为合理的体系,对文学的认识也具有很多可取之处。显
然,长期处于文艺领导地位的周扬,对文学也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而他的整个《文学概论》
体系正是试图调和意识形态与审美的产物,只不过在周扬那里,意识形态仍然牢牢占据着主
宰地位。在周扬这五次讲话之前,已经存在好几本《文学概论》教材。大体而言,之前的《文
学概论》教材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建国初年翻译苏联的《文学概论》教材,以及基本照
搬苏联教材编写的几部书;二是在1958年反对“厚古薄今”的“教育革命”中,由各校学生
和青年教师集体编写的《文学概论》教材。建国初年,从苏联翻译的《文学概论》教材,以
季靡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影响最大,其关于文学理论的基本结构对以后历代《文学概论》
都产生影响。从上述周扬的体系看来,季靡菲耶夫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季靡菲耶夫将《文学
原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确定文学的本质,探讨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的品质和特
性以及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任务。第二部分研究具体作品的结构,确定分析作品所应依
据的原则和方法。第三部分建立分析文学发展过程所应依据的原则和方法”。②周扬体系依然
建立在这种本质论、作品论、发展论的结构之上,但周扬对这种结构的重要改进是加进了批
评论(后来又改为鉴赏论),使体系更为完备。在这五次讲话中,周扬多次主张将批评论单独
列为一章,并最终促使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和蔡仪《文学概论》列批评论为专章。正是
由于周扬的极力倡导,本质论、发展论、创作论、鉴赏论这种结构模式成为历代文学理论教
材的基础。与季靡菲耶夫的《文学原理》为代表的苏联模式相比,周扬体系基本克服了浓重
的哲学化倾向。季靡菲耶夫的《文学原理》开篇即探讨文学理论的科学品格,整个体系充满{60年代语录}.
了形而上的哲学意味,这显然不适合中国国情。周扬虽然深受俄罗斯和苏联文论影响,但在
这一点上,他十分清醒。他一再强调,不要在书中堆砌概念,并多次提出“文学概论要多用
中国的文学现象来说明论点,至少要运用现有成果”。③应该说,周扬体系在文学理论进一步
中国化并最终建构中国的文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然而,限于文艺高层
领导的身份,苏联模式的另一大特征即政治化,在周扬体系中也随着中国化而进一步具体化,
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恶化,这是周扬体系无法避免的局限。当然,这种局限与1958年“教育
革命”影响下出版的文学理论教材相比要小得多。正如周扬所指出的那样:“一九五八年以后,{60年代语录}.
教育革命,思想解放,青年人集体编了不少教材,出现了一种新气象,但由于对旧遗产和老
专家否定过多,青年人知识准备又很不足,加上当时一些浮夸作风,这批教材一般水平都低,
大都不能继续采用。”④这种条件下编写的教材大多有着严重的左倾倾向,完全颠覆了苏联模
式带来的“三分法”结构,其基本材料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及建国后
提出的“双百”方针和“两结合”口号,其言说策略则是以此为标准对种种倾向予以批判,
结果必然是“重视政治性,对文学理论应有的科学性重视不够;强调批判性,忽视或否定系
统的知识性,强调破而少有立,树立了一些绝对化、片面化的东西”。⑤典型的例子是山东大
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著、出版于1959年的《文艺学新论》,该书由教师与学
生共同编写,共分七章,几乎全为当时的政治话语组成。与之相比,周扬体系的系统化、平
稳的持论以及理论的深度就显得难能可贵了。[!--empirenews.page--]<?XML:NAMESPACE
PREFIX = O />二、周扬讲话的影响限于资料的缺乏,我们现在无法看到当时讨论会上提交的
提纲。但根据已经出版的《文学概论》文本而言,周扬体系的影响显而易见。以群主编的《文
学的基本原理》,于1964年正式出版;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当时只形成了一份讨论稿,
直到1979年才由蔡仪等人修改定稿并出版。⑥我们现在见到的两个文本,大抵经过1979年
的修订,变化肯定存在,但不可能与60年代的文本有着完全不同的改变,特别是以群本,根
据当时的修订说明,可以知道其结构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便于比较,我们有必要将两本书
的具体章节列出来。以群本分为三编,加上绪论为四部分:绪论分为三节,分别为第一节《历
来关于文学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的见解》,第二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第三节《文学
是语言的艺术》;第一编包括三章,分别为第一章《文学与社会生活》,第二章《文学与政治》,
第三章《文学的继承、革新与各民族的相互影响》;第二编包括六章,分别为第四章《文学的
形象与典型》,第五章《文学的创作方法》,第六章《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第七章《文学
语言》,第八章《文学的体裁》,第九章《文学的风格、流派和民族特点》;第三编包括两章,
即第十章《文学鉴赏》,第十一章《文学批评》。蔡仪本没有分编,具体包括九章:第一章《文
学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的意识形态》,第二章《文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章
《文学的发生和发展》,第四章《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第五章《文学作品的种类和体裁》,
第六章《文学的创作过程》,第七章《文学的创作方法》,第八章《文学欣赏》,第九章《文学
批评》。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以群本还是蔡仪本并没有完全照搬周扬的五编论,而是基本将
全书分为四编,即本质论、发展论、创作论、鉴赏论。蔡仪本虽然没有具体列出编目,但结
构依然如此。具体而言,两本书去掉了周扬的第五编,但基本将其前四编的内容融入到书中。
以群本的绪论和蔡仪本的第一章,都显然接受了周扬的建议,内容为讲述文学的本质。值得
注意的是,两本书在讲述文学的本质时,都首先肯定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只不过具体说法有
些差异,前者为“社会意识形态”而后者为“特殊的意识形态”。以群本的第一编和蔡仪本的
二、三章,也就是周扬所说的“文学的外部关系”;而以群本第二编和蔡仪本四、五、六、七{60年代语录}.
章为所谓的“文学的外部关系”;两本书的其余章节则为文学批评。显而易见,两本书所建构
起来的体系与周扬的体系基本相同,而且,出版于60年代的以群本与周扬体系更为接近,特
别是绪论与第一编,基本上遵照了周扬的指示。这种本质论、发展论、创作论、批评论的结
构模式也成为了后世文学理论教材的基本结构。只不过,周扬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性,而两
本书在这一点上要淡一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扬体系的意识形态性对两本书没有影响。两本
书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捆绑放在全书的开头,并将意识形态作为文学的本质,将全书的整个
体系深深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印。这种做法影响极为深远,以后历次集体组织编写的文学理
论教材,基本都采用这种将文学与意识形态捆绑打头以表明姿态的做法。此外,我们可以看
到,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文学理论界还没有明确意识到“失语”问题,但周扬对中国
文学本身的多次强调,对两本教材的影响很大。客观而言,周扬对苏联文论的改造与重建,
对中国文学本身的重视,不仅对20世纪60年代初的两本教材产生了积极影响,而且在当前
反思文艺学的语境下尤其有借鉴意义。立足文本,尤其要立足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文
本,对西方文学理论加以吸收和改造,从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拥有广阔视野和强大生命力
的文学理论,是周扬讲话给我们的启示,也是当前文学理论必须经历的一段历程。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 注释:①③周扬
《周扬文集》第3卷第245、24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②[苏联]季靡菲耶夫《文学
原理》(第一部)第5页,平明出版社1953年版。④周扬《关于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情况和
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周扬文集》第4卷第1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⑤杨福生
《1960年代两部全国统编教材得失论》,《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⑥具体参见以群
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修订本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修订本,以及蔡仪主编《文学
概论·编写说明》,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参考文献:(1) 周扬:《周扬文集》,人民文
学出版社1990年版。(2) 王蒙、袁鹰主编:《忆周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3)
李辉:《摇荡的秋千——是是非非说周扬》,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4) 支克坚:《周扬论》,
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5) 徐庆全:《知情者眼中的周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
(6) 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4年版。[!--empirenews.page--]
(7) 蔡仪主编:《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8) (苏联)季靡菲耶夫《文
学原理》,平明出版社1953年版。(9)&n bsp;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订:《文学概论试行教学大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
(10)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中
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11) 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文艺理论教研组编著:《文艺学新
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12) 杨福生:《1960年代两部全国统编教材得失论》,《巢
湖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13) 寇鹏程:《论建国以来“文学概论”教材的发展和存在
的问题》,《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14) 童庆炳、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
论发展之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60年代语录篇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比较的特殊,他们既继承也创造,既吃过苦也享过福,既赶上了“文革”,也赶上了改革……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不一定都见过“红卫兵”,但基本上都当过“红小兵”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差不多都穿过哥哥姐姐穿不了的旧衣服(老大可能除外)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穿过或者见别人穿过带补丁的衣服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开始的意识里是应该先买好布料,之后才有新衣服裤子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穿过亲人缝制的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至今仍能说出那几部样板戏的名字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对小人书有深刻的记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什么是“纯蓝”,什么是“蓝黑”,什么是“碳素”,什么是“英雄”,什么“驼鸟”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学骑自行车的场景都有清晰印象,且知道有的自行车向后蹬是刹车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玩过甚至自己做过“万花筒”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听过“广播剧”或者“电影录音剪集”等节目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吃过被掺过白砂子的大米,都硌过牙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虱子及“四害”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听说过或者见过什么是防空洞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多数都有过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都在银幕的反面看过电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66年发生的事可能记不太清了,但对76年发生的那些事一定记得贼清贼清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把“实现„四化‟”当成最幸福的生活,以至于幸福到任何事情只须“一按电钮……”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觉着出差时应该提着上面印着“上海”或者“天津”大楼字样的旅行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很多的名字里都有共同的痕迹——卫东、向东、文革、建国、建华、国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中国曾有另外一版歌词的“国歌”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全都清楚盼年是怎样的滋味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怎么也不能完全接受,曾经遥不可及的2000年,竟然已经过去了十年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基本上都有与同学骑车出游的经历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提到“砖头收录机”和“红棉牌吉它”,都会觉得十分亲切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初学电脑时发现它的屏幕是绿色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一般人通常都会选择用拼音输入而不愿意学五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着与小小的、电子管黑白电视机的一段故事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有带锯牙齿边儿的黑白照片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大寨”和“草原英雄小姐妹”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最初心中的英雄就两个:一个是毛泽东,另一个是{60年代语录}.
孙悟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写信与读信,收信与发信,拍电报与收电报,印象极深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到邮电局排队等过长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对军队怀有敬意和感情,且从一开始便坚持认为解放军的军装只是绿色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时至今日有时仍会一不注意把俄罗斯叫做苏联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从来不认为“918”是吉祥号码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通常都是上了大学或者结婚以后才穿上皮鞋的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其实潜意识里很难接受火车的不冒烟和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知道或者穿过喇叭裤,听说过或者跳过摇摆舞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曾经把维生素粒和塔糖当做与糖块儿差不多的东西来对待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见过上面有主席语录字样的方形镜子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看到电影或小人书中的人物后,首先要做的是断定其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六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用过转盘拨号的电话,甚至于是用手摇的那种 六十年代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