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13-02-02 点击:
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篇一
吉林省中考材料作文满分作品选
2010年吉林省中考“给材料作文”满分作品选 牵挂是一根线
吉林一考生
人世间有这样一种美好的情感,它能使相距无论多么遥远的两颗心连在一
起,它能让亲人的感情更加亲密,它能让朋友的友情更加深厚,它甚至能让陌生人心手相携。这种情感就是牵挂。
牵挂,让亲人的感情更加亲密,那是一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情
感,当我们身在远方时,总有一颗心在家中呼唤着我们的那颗心。“天凉了,加些衣服”、“工作时,注意安全”、“按时吃饭,别饿坏了身子”……也许只是一些细小琐碎的事情,可那正是亲人对我们无限的爱的表达啊!牵挂是连接我们与家中亲人的一根线。
牵挂,让朋友的友情更加深厚,那是一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
人”的情感。毕业时,许多同学的眼中都满含泪水,彼此牵着手,告诉对方:“你可别再贪玩了,到高中一定要努力学习”、“你不要总是生气,忍一忍就过去了”、“你太单纯了,像个孩子一样,要保护好自己”……同窗三载,彼此都已了解。在分别之际告诫对方、叮嘱对方就是一种爱啊!一种叫牵挂的爱。牵挂是连接我们和朋友的一根线。
牵挂,让陌生人心手相携,共度难关,那是一种“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的情感。当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发生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成为我们心中共同的信念。那一笔笔巨额的捐款,那一车车救灾的物资,那一批批令人骄傲的志愿者,那一个个不知疲倦的解放军战士……都是对灾区牵挂的表现啊!也许,我们不能为灾区做什么贡献,但那简单的一句“别怕,有我们呢!”就足以安慰他们受伤的心啊!牵挂是连接我们也血肉同胞的一根线。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开幕式上,来自青海玉树的才仁措毛和才仁拉毛走上
舞台。世博会的主办方一定是想让那些牵挂玉树的人们放心,但我们和玉树人民之间的那条线不会断。
我忽然感觉,牵挂是一个小精灵,它在人们彼此的心间跳跃,传递着爱与关
怀。因为牵挂,国家变得更加和谐富强;因为牵挂,社会变得更加温馨美好;因为牵挂,世界变得更加团结美丽。
牵挂是一根线。这根线,连着你我他,连着你们我们他们。但愿,这根线能
连接起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满分亮点】
1、善用修辞,结构优美。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形式的巧妙设计。作者读懂了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恰当运用比喻拟题。开篇为牵挂“下定义”,然后具体展开,设计三个排比段每个段落开始都恰当地引用两句古诗来增添意境,加深读着对牵挂的理解。文章结尾,考生再次运用排比句,形象表达牵挂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美好的祝愿和期望,画龙点睛。
2、把握材料,主题突出。文章对材料不离不弃,用真挚的情感逐一展示“牵挂”对于亲人、朋友、陌生人的重大意义。恰当地引用材料,使得文章的主题更加突出。
我们永远牵挂
吉林一考生
不知是谁曾给生活下过这样一个定义:生活,就是生下来就要活下去。是啊!生活虽然艰难,但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希望,去创造奇迹。相信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刻骨铭心,总有些人值得我们牵挂。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安稳的环境中,从没有经历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可是那地动山摇的场面,那昏天暗地的镜头,那撕心裂肺的喊声,又怎能让人忘记呢?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那些在灾难中永不言弃的生命,让我们看到了奇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顽强的生命力。这些天使,真让人牵挂。
还记得汶川地震中那个“可乐男孩”吗?他凭借自己顽强的意志在地震中活了下来。他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他那一句:“叔叔,我要喝可乐”让我看到了他奔向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一年多了,不知他是否过得开心快乐,不知他的家人是否幸存,不知他是否已再次走进校园,继续他的求学之旅。他的事迹让无数人为之鼓舞,同时,也让无数人为他的生活担忧,他的家人还在他身边照顾他吗?在他心中有没有留下可怕的阴影?“可乐男孩”让我觉得他是一个象征快乐的天使,他给那些地震中受灾的人带来鼓舞!天使,真让人牵挂。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亮相的才仁措毛和才仁拉毛,你们过得还好吗?虽然你们的家园已被无情的摧毁,但请相信,人间有情,人间有爱,你们会过得很好吧!才仁措毛初中毕业到哪里去读高中呢?才仁措毛去西宁了吗?有没有人资助你们的生活?从你们脸上写着的微笑可以看出,你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你们相信,国家牵挂着你们,每个中国人都牵挂着你们。小朋友们啊,你们那黝黑而又纯真的脸庞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是纯真的天使,让人牵挂,让人难忘。
还有汶川地震中那位无私奉献的老师,你让中国人民为你竖起了大姆指。在地震开始的危急时刻,你张开了你的臂膀,用力支撑起孩子们的一片生命的晴空,你让学生们安然无恙的生存下来,而你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的家人还好吗?虽然你已离开亲人、离开我们远去,但一个圣洁的灵魂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会永远牵挂着你,为你和你的家人祝福。
天使的微笑,天使的脸庞,天使的未来……是那些圣洁的天使,给世界带来了奇迹,给生活带来了希望,也让无数人带来了祝福与牵挂。
但愿天下所有的美丽的天使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满分亮点】
1、材料丰富,运用自如。在作者的笔下,值得我们牵挂的有汶川地震中的“可乐男孩”,有上海世博会上亮相的两个藏族小姑娘,还有汶川地震中的无私的人民教师,考生一一写来,很好地突出了“牵挂”的主题。
2、感情充沛,亲切自然。这篇中考作文题目大气,富于人情味。开篇从生活写起,自然点题,同时给人一种厚重感。行文中,作者恰当地转换人称,使感情的表达更加充分。
3、恰当点题,结构严谨。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的点题艺术,几乎在每个段落中,作者都能自然而巧妙地点题,使得文章结构严谨,同时体现了语言的美感。
【2010年吉林省中考“命题作文”满分作品选】 端午的味道
吉林一考生
端午的味道,有如百合花的清香,淡而优雅。
端午的味道,有如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纯洁。
端午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鲜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盼盼……盼望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了,可是今年的端午节与往昔不同,因为在外地求学,为了中考的奋力一搏,我不得不留在学校里过端午节。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不能和家人一起庆祝端午节。原本以为这是件很悲伤的事,可没想到却是如此快乐。
一大清早,还没睡饱呢,就被几个室友吵醒了:“快起来啊,我们到后面那座山上去采艾蒿了!”之后莫名其妙地被人拖出了温暖的被窝,再之后便是一阵忙乱。十分钟之后,我们各自整理好了衣装,迈开了豪爽的步伐,朝后面那座山进军,哇!端午的味道,充满了激情。
到了山脚下,我们不约而同地抬头望着这高似喜马拉雅山的山峰,互相打气后毅然向山顶攀去,由于刚刚下过小雨,所以没登多高我们裤管都被打湿了。“啊!艾蒿。”顺着声音望去,嘿!别说还真有哇,我们一窝蜂似地涌过去,开始疯采,边采边在嘴里嘟囔着:“希望中考顺利,祝愿家人一切平安……”呀!端午的味道,满载欢喜。
我们手中握着艾蒿束,头上戴着艾蒿环,兴高采烈地下山回到学校。刚坐到位子上不久,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定睛一看,啊!是妈妈。妈妈看到我说:“初三了也不能不过端午节啊!想不想吃粽子啊?来,把粽子拿过去和同学们解解馋吧!”呀!不听妈妈提及,我差点忘记吃粽子了。哇!太棒了,妈妈竟带来这么多粽子,我们都涌上去把妈妈围住,剥开粽子皮,鲜红的大枣就浮现在眼前了,接着一股沁鼻的糯米香飘来,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口下去,粽子少了半边,妈妈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开心地笑了,呵!端午的味道,幸福加甜蜜啊!
你知道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是什么吗?就是2010年的端午记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一天,端午的味道——四个字“幸福多多!!”
【满分亮点】
1、描述细腻,情真意切。全文围绕“端午节”自然展开,细致描述了端午节这一天发生在“我”、同学和母亲之间的诸多生活场景:清晨被室友叫醒,采到艾蒿互相祝福,妈妈意外到校送粽子……这些情景,富于生活气息,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2、结构新巧,富于创意。文章最富创意之处是三个段落结尾句的设计,分别体现出端午“充满激情”、“满载欢喜”、“幸福甜蜜”的特点,结构上自然构成段尾排比句,使文章显得层次清晰。文章的开篇也颇具特色,诗意的排比句把端午的味道做了形象的比喻;结尾设问自然,巧妙扣题。从语言看,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结合,营造出端午节的浓浓意境。 端午的味道
吉林一考生
作为传承了数千年的节日,端午节始终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有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民间,根植于古老的民族传统,并融入了民族的血液。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种散发着亘古的芬芳,影响了无数炎黄子孙的味道。
端午节的由来,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屈原。屈原因受小人的讥谤而不得重用,终于不堪世风浑浊,投江而死。人们以端午节纪念屈原时,就注定了这种清白、廉洁的品格将被人们铭记,也为端午注入了一种沁人心脾的味道。
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屈原的品格,并体味到端午真正味道的人不胜枚举。 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因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做了几年小官便归隐山林,整日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生活;诗人于谦也曾留下“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千古佳句;一代清官海瑞则更是两袖清风、廉洁正直的官员的典范。
正是由于这种品格生生不息地流淌在世世代代华夏儿女的心中,才使端午节流传至今。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端午本来的味道,廉洁之人、清正之人越来越少,端午也已成为一种形式,这也许有违屈原的初衷吧?而这也正是国人的悲哀。
端午的味道,是中华传统文明的味道,是清正的社会风气的味道,是有助于一个民族发展的味道。
希望能品尝到端午味道的不只是我们中的一部分,而是全体中国人!
【满分亮点】
1、文字犀利,蕴含深厚。文章站在历史的高度深刻地评价了“端午的味道”,为了使说理充分,作者援引历史上的陶渊明、于谦、海瑞等著名人物,从道理事实多方面诠释“端午的味道”。对今天的某些社会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2、行文流畅,发人深思。开篇即点明端午的文化内涵,自然点题。行文中追溯端午的由来,再次点明端午的味道,凸显人物清白、廉洁的品格。最后文章结合今天的社会现实,批判了某些忽视端午原本味道的某些国人,呼吁人们继承端午的味道,促进民族的发展。
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篇二
2017-2018届中考语文考点专题训练——专题19:材料作文(含答案)
专题十九 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裹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试题解读】
一篇作文,立意为先,这篇作文该如何立意呢?
首先,我们看材料整体。三则材料都强调了勤奋好学成就人生理想:王羲之好学成为东晋的有名的书法集;孔子学琴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李时珍好学成就了中国医药史上的《本草纲目》。由此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勤奋好学成就人生,或提炼出学习是智慧的人生等中心。写作内容方面材料所列举一些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上不但体现了刻苦学习精神,也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人生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所以考生也可以写从他们三位人物的学习上得到启发和感悟。
其次,对待材料的态度。这三则材料是鼓励人们勤奋好学登上自己的高峰的,强调了积极向上的人生的态度,所以毋庸置疑立意是要从正面人手。有同学以“学习”为题,大谈“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自己问心无愧”等,则远离了题意。
最后,文题要求中提到“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这给了写作者选择文体的自由。如果你侧重描述好学的滋味和感受,则比较适宜于写成记叙性的文体;如果你侧重阐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则比较适宜于写成议论性的文体。但不管你采用哪种文体,都要做到构思新、立意巧,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
《华西都市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解读】
一、认真剖析材料。材料精短,含意颇丰,命题人可谓精挑细选。材料是一则短消息,阅读时可抓住“年关”“忙碌”“仁厚”“信守承诺”“兑
现”“仗义”等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渗透的内涵。这段材料的总体意思是说,快要过年了,而许多工人却没有请假回家,原因是感激老板的兑现工资,是老板的仁义、厚道、诚信和无私挽留了他们。这位老板的形象是一个闪光的形象,他所具有的诸多优秀品质,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而民工们的知恩图报,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朴素的美德。由此可揣摩出命题者深远的命题用意,那就是要展现和发扬人性中最美的品质,让美的人性复归社会。
二、深入挖掘主题。这是一段含意相当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炼
主题。老板哪怕是卖了自家住房,也要给100多名民工兑现工资,看得出,这位老板是善良的、有责任心的,而不是那种昧了良心、不负责任的黑心老板,于是写作时可从“善良”“良心”“良知”“责任”等角度立意。老板因为信守承诺,赢得民工的拥护,从“诚信”“承诺”“诺言”等角度立意也不错。民工感激老板及时兑现工资,因而以实际行动回报老板,从“感激”“感恩”“回
报”“知恩图报”等角度立意,也与材料内涵吻合。只要紧扣原材料,选准一个切入角度,就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三、精心援引素材。有考生误以为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就是他写作时的唯一素材,甚至原文照搬凑字数。显然,这样的素材已缺乏新颖性了。原材料只是给考生一个审题立意的方向,考生可在透析材料、寻找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与材料内涵、所确定的主题密切相关的素材来表现,就会有所创新,也不偏离主题。
四、巧妙拟定题目。考生可根据所确定的主题,或所选择的材料,来拟定相应的题目。如根据“诚信”主题,可拟出“诚信的魅力”“诚信让我感动”等题目;根据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等材料,可拟出“你良心能安吗”“神圣的责任”等题目。
五、合理安排结构一般的三段式结构太普通,分作四五个小段就比较合理。采用拟小标题、分片段等形式,使文章结构显得灵活。文题下外加凝练的题记,也可丰富文章的结构。
(三)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人请教禅师,说有人暗里想用刀子捅他,该怎么办?禅师拿起一把斧子把它扔向天空。斧子被扔出去后掉在了地上。禅师问:‚你听到了天空喊疼的声
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篇三
, 真题例析)
1.(2015·重庆B卷)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木匠背着重病的妻子,走在山路上。路边有个山里的小怪物,正在埋一个坏掉的木偶,哭得很伤心。木匠过去叮叮当当几下,就把木偶修好了。见小怪物不哭了,他收起工具,背起妻子,又要继续赶路。忽然衣角被拉住了,小怪物踮脚摸了摸他妻子的脉,高兴地说:“这个我知道怎么修!”
(选自《读写舫》2014.07/18)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大写的英文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2.(2015·昆明)阅读下面三则材料,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可抒发情感,可发表议论。(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生活就是这样,大家要齐心协力,一起向前奔跑,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在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③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3.(2015·武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目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阴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
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
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4.(2015·自贡)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丛林寺院里来了一位名叫心智的小沙弥,勤奋好学、聪明灵动,颇得通明禅师的器重。可是,心智刻苦修禅几年之后,居然不见长进,聪明依然,悟性无增。
心智对自己似乎也失去了信心,有一天,他独自找到通明禅师,央求师傅为他指引开示。年迈的通明禅师认为自己年老体弱、来日无多,也正想开示、点化一下自己的爱徒。于是,不顾自己腿脚失健,硬撑着领心智再次行脚觅道。
当师徒二人来到一座非常狭窄的桥上时,心智看师傅晃晃悠悠走路的样子,怕师傅走路不稳掉到河里去,就赶紧去搀扶通明禅师。通明禅师执意不让弟子搀扶,对心智说:“路要靠自己走,桥要靠自己过,气要靠自己喘,水要靠自己喝„„你不要管我,我自己过去。”
通明言下,心智豁然开悟。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④不得抄袭。⑤全文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 思路解析)
材料作文一般是指出题者只给出一些文字或图画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文字或图画的内容自己命题进行写作。{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
从命题的角度看,命题作文实际上是他命题,而材料作文则是自命题,这就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主要有以下五种:
1.材料的含义明显。
如“真题例析”第1题,木匠帮助小怪物修好了木偶,小怪物会“修”木匠妻子的病。材料“帮助他人就会得到回报”的主题很明显。
这样的具体文字材料或画面,不需要怎么分析,一看就明白主旨。这类材料作文,一般能抓住中心阐发即可。
2.材料零碎,要注意联系。
这类材料,少则二则,多则五六则,或互为对立,或互为关联,或互为相辅,或互为统一,但总有其组合在一起的共同性或联系点。如“真题例析”第2题,“奔跑在路上,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切莫虚度„„”揭示了三则材料的中心。
3.材料观点隐晦,要抓住关键字眼或细节。
这类材料作文,着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真题例析”第3题,“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可以引出“只要按着自己的节奏生长,一样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中心。“并不着急”“不紧不慢”让人想到“自信”,从“初春”到“夏天”让人想到“坚持”。“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提示我们将“树”生长时的“自信”“坚持”与“遵循规律”与“人”的成长相联系。无论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都要联系到人的成长方面。{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
这样的材料观点很隐晦,只有通观上下文,认真细致地阅读或观察材料,寻找、抓住关键性字眼或重要的细节,才能挖出材料本身所蕴含的观点。
4.材料角度的多面性,要确定最佳角度。
苏轼曾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个材料,从不同角度去看,就会有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说的“见仁见智”。如“真题例析”第4题,我们可以从通明禅师角度去立意——要亲历亲行,也可以从心智的角度去立意——学习贵在坚持。
, 技法荟萃)
写作材料作文的注意事项:一是不要局限于题目限定的条件。如果照抄材料原文,没有写出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就难以写出有创意的作文;二是不能抛开所给的材料,不着边际,任意发挥,更不能与材料的旨意相悖;三是所给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把握其中所含的信息,立意表达要切合材料。
一般材料作文审题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要弄清题意,二是要明确要求。可采取下列步骤:
首先要读懂材料。针对不同类型的材料的不同意蕴,找出你感受最深的细节,抓住材料的中心。
其次要看清要求。材料作文的要求是作文应遵循的法则,如果对相关要求把握不清,理{2017长春中考材料作文}.
解不透,就会给审题和作文带来影响。要同读材料一样,逐字逐条细细品味,把握其精神实质并据此作文。
第三要选好角度。一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擅长写的文体)和对材料的理解程度,选择自己最易写的、最好把握的、有话可说的、有事可写的、有情可抒的角度入手。从小处着手,从小处着笔,以小见大。二要注意求新求异,避开“落俗”,否则千人一面。应从那些不被人重视,又有价值的方面进行突破,写别人没写出来的旨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第四要精心布局。材料相同,所拟的题目也大体相似,有的题目已拟好,要“新”就得靠“新”思路,“新”的结构,根据所定的文体,打破常规的写作模式,以创新思维进行写作。
, 随堂演练)
1.(2015·杭州)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金克木,年轻时曾是大学图书管理员。一次,他偶然看到某位大学者的一份借书单,心想,大学者都要阅读的书,一定很有价值。于是,他一有时间就找来书单上的书阅读。渐渐地,他读的书越来越多,眼界越来越开阔,学问越来越深厚。只有小学学历的他,最后成为在文学、史学、翻译等诸多领域卓有成效的学者。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2.(2015·潍坊)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只麻雀总是嫌自己的屋子住不长时间就有一股难闻的味道,于是就不停地换窝。年长而又聪明的麻雀告诉它:“那味道恰恰是从你自己身上散发出来的。”
一只乌鸦向鸽子抱怨:“这个地方的居民很难相处,我只好飞到别的地方去。”鸽子好心地告诉乌鸦:“你如果不改变自己的声音,飞到哪里也是白费力气。”
请你根据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脱离材料内涵,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