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3-01-15 点击:
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一
24、《出师表》预习检测及参考答案
24、《出师表》预习检测(共30分)
一、文学常识(4分)
1、作者:( )是三国( )、( )。字( ),号( ),谥号( ), 后世称其为( )。
2、表:( )
二、通假字(6分)
1、必通裨补阙漏( )通( ),解释为( )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通( ),解释为( )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通( ),解释为( )
三、古今异义词(10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古: 今:
2、由是感激——感激 古: 今:
3、未尝不叹息痛恨与桓,灵也——痛恨 古: 今: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 古: 今: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 古: 今:
四、重点词语解释(5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当奖帅三军( )
3、后值倾覆( )
4、躬耕于南阳( )
5、以光先帝遗德( )
五、读课文,用文中原话回答。
1、写出文中“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词句。(2分)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3分) 预习检测参考答案
一、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
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通假字
1、阙通缺,缺点、疏漏
2、简通检,选拔
3、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
三、古今异义词
1、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感激: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3、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4、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秋:时,时期,时刻。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2、当奖帅三军 (激励)
3、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五、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二
出师表作业纸有答案
九年级语文作业纸 NO.5
课题:出师表 班级: 姓名:
主备人:严文君 审核人: 徐美云 时间:1.25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粗的字注音。
(1)中道崩殂( ) (2)裨补阙漏( )
(3)行阵和睦( ) (4)以彰其咎( )
(5)陟罚臧否( ) (6)以遗陛下( )
(7)庶竭驽钝( ) (8)猥自枉屈( )
(9)咨诹善道( ) (10)夙夜忧叹(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以光先帝遗德( ) (2)引喻失义( )
(3)以遗陛下( ) (4)悉以咨之( )
(5)猥自枉屈( ) (6)斟酌损益( )
(7)咨诹善道( ) (8)以彰其咎( )
(9)先帝不以臣卑鄙( ) (10)遂许先帝以驱驰( )
3.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
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
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文中“先帝”指________,“陛下”指________,“天下三分”指天下分裂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国。
5.请概括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几条建议?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
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以上文字中,有些词语已经成为经常使用的成语,请写出两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链接中考:(2008 常州市)
阅读两则短文,回答问题: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
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
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
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
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
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
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10.解释下列短语。(2分。任选4个作答)
(1)简拔: (2)裨补阙漏:
(3)优劣得所: (4)意气扬扬:
(5)名显诸侯: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三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练习及答案:出师表
《出师表》 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
1.《出师表》作者是 ,字 ,是 蜀汉 、 。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 (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 (姓名)。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说道“,
3.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之前。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希望国内 ,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 ”的计划得以实现。全文的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 ,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崩殂( ) 忠谏( ) 菲薄( ) 臧否( ) 费祎( ) 以遗( )陛下 裨补( ) 夙( )夜 庶( )竭驽( )钝 咨诹( )( )
5.诸葛亮在文中向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二、课内精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词语。
亲( )愿( )躬( )卑鄙( )顾( )不毛( )攘除( )
2.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躬耕于南阳 达于汉阴
B.……败军之际 兵革之利
C.先帝不以… 以俟夫观人风者
D.苟全性命…奉命于败军
3.翻译句子。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4.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
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
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5.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6.填空:
① , 表现了作者的高洁志趣。
②第6节中可以概括出一个成语是 ,这一成语常用意思是 。 ③作者认为,先汉兴隆,后汉倾颓的原因分别是 , 。 ④“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 ⑤最后一句的“报先帝“呼应了文中的哪些事?(用文中句) 。
⑥ , 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三、拓展练习
东坡画扇
先生职临钱塘日,有陈诉负绫绢钱二万不偿者。公呼至询之,云:“某家以制扇为业,适父死,而又自今春已来,连雨天寒,所制不售,非故负之也。”公熟视久之,曰:“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须臾扇至,公取白团夹绢二十扇,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顷刻而尽。即以付之曰:“出外速偿所负也。”其人抱扇泣谢而出。始踰府门,而好事者争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后至而不得者,至懊悔不胜而去。遂尽偿所逋。
【注释】①先生职临钱塘日:苏东坡到杭州任职时。②陈诉:状告。③负:这里是拖欠的意思。④某:我。⑤姑:暂且。⑥发市:开张。⑦就判笔:顺手拿起判笔。判笔,判案用的笔。⑧踰:走出。⑨逋(bū):拖欠。
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
⑴公呼至询之( ) ⑵某家以制扇为业( )
⑶适父死( )
⑷至懊悔不胜而去( )
2.借助文后注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姑取汝所制扇来,吾当为汝发市也。
3.从文中看,制扇者欠债的原因是什么?苏东坡是怎样帮助制扇者的?
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篇四
24、《出师表》知识点归纳与练习及答案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一、【知识要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积累:
《出师表》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文体。文中诸葛亮给后主刘禅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表达了“报先帝”“忠陛下”的深厚感情。文章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二)、为加点字注音
(1)中道崩殂(cú) (2)裨补阙漏(bì quē) (3)行阵和睦(háng) (4)以彰其咎(jiù) .....
(5)陟罚臧否(zhì pǐ) (6)以遗陛下(wèi ) (7)庶竭驽钝(shù ) (8)猥自枉屈(wěi) .....
(9)咨诹善道( zōu ) (10)夙夜忧叹( sù ) (11)费祎 ( yī ) (12)斟酌损益(sǔn) ....
(三)、解释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中道崩殂(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2、益州疲弊(人力物力缺乏)3、不懈于内(懈怠)
4、此诚危急存忘之秋也(实在)(这里是"时"的意思)
5、忠志之士(忠诚有志)6、追先帝之殊遇(追念)(优待,厚遇)
7、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这里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以光先帝(发扬光大)9、恢弘志士之气(动词,发扬扩大。也作"恢宏")
10、妄自菲薄(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指自轻自贱,自暴自弃)
11、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失,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2、以塞忠谏之路(堵塞) 13、陟罚臧否(陟,奖励。臧,善。否,坏、恶。)
14、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15、付有司论其刑赏(给予,交付)(罚)
1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平,公平。明,明察。)(治)
17、不宜偏私(偏爱)18、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19、志虑忠纯(忠诚无二)20、是以先帝(以是,因此)
21、简拔以遗陛下(选拔)(给予)22、愚以为(自称的谦辞。我)
23、悉以咨之(咨询)24、裨补阙漏(增益补阙)(通"缺",过失)
25、性行淑均(淑,善)(均,平) 26、晓畅军事(明晓、通达)27、举宠为督(推举)
28、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军队行阵)(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29、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的原因)(轻浮、衰败)
30、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怨恨、遗憾){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
31、贞良死节(贞,坚贞。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
32、躬耕于南阳(亲自)32、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保全)
33、不求闻达(显达,有名望)34、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出身卑鄙)
35、猥自枉屈(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屈尊就卑)
36、由是感激(感动奋发)37、遂许先帝以驱驰(奔走效劳)
38、后值倾覆(遇到)(兵败)39、尔来(那时)
40、寄臣以大事(托付)41、夙夜忧叹(早,早晨)
42、以伤先帝之明(损害)43、深入不毛(谷物,这里是动词长庄稼)
44、庶竭驽钝(希望)(比喻才能平庸。驽,劣马,走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45、攘除奸凶(排除、铲除)(奸邪的势力) 46、斟酌损益(损,除去。益,兴办、增加)
47、责攸之、袆、允等之慢(怠慢、疏忽)
48、愿陛下亲之信之(亲近)(信任)49、以彰其咎(表明)(过失)
50、咨诹善道(询问)51、察纳雅言(明察)(接受)(正言) 52、临表涕零(落泪)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
(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阙” 通 “缺”,缺点。)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 通 “捡”,挑选。)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有” 通 “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
(五)、一词多义
(1)、道:而中道崩殂。 (路,途,名词) 以咨诹善道。 (道理,名词)
(2)、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然而,可是,转折连词)然后施行。(这样,指示代词)
(3)、遗:以光先帝遗德。(遗留,动词。下文“深追先帝遗诏”中“遗”同)
以遗陛下。 (给予,动词)
(4)、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动词) 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动词)
(5)、所:有所广益。(……的动词,特殊的指示代词。) 优劣得所。(地方,处所,名词)
(6)、效:恐托付不效。(奏效,有效果,动词。)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效果,名词)
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
(7)益:有所广益(好处) 斟酌损益(增加)
(8)、以: ⑴以光先帝遗德(连词 表目的 来,用来 ) ⑵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 表结果以致)
⑶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 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来)
⑸愚以为宫中之事(认为) ⑹悉以咨之(拿)
⑺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 因为) ⑻咨臣以当世之事(拿)
⑼遂许先帝以驱驰(替、为) ⑽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把)介词
⑾以伤先帝之明(以致) ⑿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把)
⒀以先帝之灵(来) ⒁以彰其咎(来)
⒂以咨诹善道(来) 受命以来。 (连词 表时间 以)
(9)于: ⑴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在) ⑵欲报之于陛下也(在)
⑶试用于昔日(在) ⑷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⑸躬耕于南阳(在) ⑹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在)
⑺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到) ⑻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
⑼还于旧都(到)
(10)之:⑴危急存亡之秋也(的) ⑵侍卫之臣不懈于内(的)
⑶欲报之于陛下也(代先帝的殊遇) ⑷以塞忠谏之路也(的)
⑸悉以咨之(代他们即郭攸之费袆允等) ⑹先帝称之曰能(代他,将军向宠)
⑺愿陛下亲之信之(代他们,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
(六)、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诚宜开张圣听。 古:扩大; 今:指店铺开业。 ..
(2)、晓畅军事。 古:精通,熟练。 今:语言表达通顺明白。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低微而鄙俗。 今:言语、行为恶劣。 ..
(4)、由是感激。 古:感动。 今:义是指激动感谢。 ..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古:“时”的意思。 今:指四季中的第三个季节。 .
(6)、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痛心遗憾。 今:是指十分憎恨。 ..
(7)、晓畅军事。 古:精通、熟练 今:(语言)流畅、明白 ..
(8)、临表涕零。 古:眼泪。 今:鼻涕。 .
(9)、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平民百姓; 今义:棉布做的衣服。 ..
(七)、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
(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名词用作动词:亲自;亲身) .
(2)愿陛下亲之信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相信,信任) .
(3)庶竭驽钝。 (形容词用作动词:用尽) .
(4)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 (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 .
(5)恐托付不效。 (名词用作动词:奏效,有效果。) .
(6)亲贤臣,远小人 (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疏远。) ..
(7)恐托付不效 (动词用作名词:托付的事) ..
(8)此皆良实。 (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
(9)优劣得所。 (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 ..
(八)、翻译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翻译:陛下的确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用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的勇气。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皇宫中丞相府里的人,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异。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4)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翻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信任他们{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
(5)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6)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 „.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翻译: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 。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翻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9)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翻译: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0)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翻译: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九)、理解性默写
(1)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表明作者志趣(或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5)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6)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开张圣听 ”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建议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7)武侯祠前悬挂着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你能在《出》一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内容吗?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8)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9)通过对比写出先后汉兴隆及衰败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十)、问答题
(1)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表中向后主刘禅陈说了什么请求和愿望?)
答: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2)诸葛亮对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哪一条是主旨所在?为什么?
答:(1)广开言路 (2)严明赏罚 (3)亲贤远佞 ;主旨是:亲贤远佞
(3)本篇开篇有何特点?(为什么先分析不利的客观条件,再分析有利的主观条件呢?)
答:本文开篇分析不利的客观形势,起笔凝重,予以人警醒,在分析不利的形势后又引出有利的主观条件,即使后主意识到形势的危急,又树立兴复汉室的信心。
(4)谈谈亲贤远佞在当今的现实意义。
例: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只有亲近贤人,才能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从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也只有疏远小人,才能避免他们的不良影响。“孟母择邻”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亲贤远佞无论对于领导干部还是平民百姓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文中回顾了三顾茅庐和临崩托孤两件事。表达了受恩感激之情。
6、文中的"臣"是指诸葛亮,"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
7、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种,是古代一种向帝王上书言事的文体,即臣子给皇帝的书信,内容大多是陈述自己的愿望,请求和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常用议论、记叙和抒情。
8、《出师表》中的成语: 开张圣听、妄自菲薄、作奸犯科、三顾茅庐、优劣得所、引喻失义。
9、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他的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10、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目的:希望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
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全文主旨是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 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11.诸葛亮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广开言路——开张圣听,严明赏罚——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小——亲贤臣,其中“亲贤远小”是三条建议的核心,因为只有做到亲贤远小、广开言路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谗邪开方便之门;只有做到亲贤远小,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12.作者围绕“出师”二字,主要写了对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怎样说明出师的理由。
13.第六段和第七段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思路剖析: 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表达“受恩感激”之情。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14、作者为什么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①解除后顾之忧。②为了汉室之隆。
15、古代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涤情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么意图? 答: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要亲贤远佞;亲贤臣,有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发展”。
16、“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7、陆游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足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作者“忠陛下”的“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两点即可)
答:①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②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③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④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18、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挚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围绕“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尽力而为做好”回答即可。)
19、结合课文概括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原因。答:①报先帝,忠陛下。②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0、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21.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22、 理解性默写
(1)写尽作者一生的句子(表明作者志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3)表明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4)表达了作者对刘氏父子感情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6)第七段中“大事”具体指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北定中原,庶竟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8)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9)“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 10)、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1)、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临崩寄臣怪大事”
(12)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23、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了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24、诸葛亮向刘禅所提建议中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而亲贤远佞则是核心。就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而言,小至一个集体,大至一个国家,其实想要把事情做好,想要把局面稳定,这三点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假如你是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在毕业班的最后一个学期来到之前思考,并向班主任老师谈谈如何在最后的时间里,更加有效地加强班级管理、帮助同学们有效学习提高成绩。
答:放在班集体里,广开言路可以理解为同学之间就某一问题的相互交流,不要闭塞;法公平、赏罚严明,则是就老师的管理或教学而言,这会为同学营造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亲贤远佞,可以就同学而言,就是要与有高尚道德情操、有明确学习目标、有积极生活态度
25、古之贤才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作者深情地回顾先驱者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
24出师表语文作业本答案篇五
24、出师表导学案配答案
24、出师表
精彩开篇词
诸葛亮撰写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陆游有诗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也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这篇表文为何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拳拳报恩意,殷殷老臣心。相信表文中那情挚生动的话语,精辟透彻的道理,不仅警醒一世当朝者,也是所有人的处世通言。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3.领会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4.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体会诸葛亮的耿耿忠心及本文情词恳切的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链接。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官至丞相。
2、文体链接。表,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体(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也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基本特征。
3、背景链接。这篇表写于蜀汉建兴五年(227)诸葛亮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其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今湖北宜昌)战役的惨败中初步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稳定了自己的战略后方,伐魏时机臻于成熟。在这篇表文中,诸葛亮劝说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也陈述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一、新课导入。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陛(bì)下 臧(zāng)否(pǐ ) 恢弘(hóng) 菲(fěi)薄 庶(shù ) 弩钝(nú)(dùn)
2.解释下列词语。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识是发扬扩大。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
陟罚臧否:奖惩功过、好坏。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道理。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词义。
(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极为仇恨 ..
(2)臣本布衣。 古义:指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身份低微 今义:言行恶劣 ..
(4)由是感激。 古义:感动激愤 今义:感谢 ..
(5)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店铺开业 ..
(6)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
(7)遂许先帝以驱驰 古义:比喻奔走效劳 今义:驱赶、奔跑 ..
4.一词多义。
①遗深追先帝遗诏 (动词,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是与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读“wèi”,给予) ②论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动词,判定,评定) 每与臣论此事 (动词,谈论)
③效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动词,“奏效”、“实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名词,效用,这里是任务)
④以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表目的,用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介词,把)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介词,因为)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连词,从而)
5.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
(1)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做动词,发扬扩大
(2)亲贤臣,远小人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3)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作名词,贤良诚实的人
(4)以光先帝遗德光: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
(5)深入不毛毛:名词作动词,长庄稼
(6)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作名词,指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
(7)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作奸犯科:动词作名词,奸邪的事
5、翻译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翻译课文,注意直译做到:字字落实。
6、理清文章结构,指导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5段),指明危机,提出建议。写临出师前的忠谏,提出了广开言路、执法如一、任人惟贤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6-7段)追忆往事,陈述理由。追述刘备的知遇之恩,表白自己精诚图报的忠心。
第三部分(8-9段)分清责任,表明决心。点明出师本义,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7、成语:
①危急存亡 【释义】指关系到生存灭亡的紧急关头。
②妄自菲薄 【释义】指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
③作奸犯科 【释义】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④计日可待 【释义】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⑤三顾茅庐 【释义】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⑥临危授命 【释义】指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