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来源:热门资讯 发布时间:2013-01-10 点击: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一

最新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上)答案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二

课堂练习册答案-八年级上册物理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三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答案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前预习

1. 米 M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0^3 10^9 刻度尺

2. 秒 S 小时 分钟 h min 60 3600 停表

3.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量程 分度值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靠紧 平行 正对刻度线 数值 单位

4. 测量值 真实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时粗心

5.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课堂练习

1. 2.5*10^-3 2.5*10^-6

2. 左 0-10CM 1mm

3. 1cm 2.4 1mm 2.40

4. 30s 0.2s 15min 0.5min 217.5s(或3分37.5秒)

5. C

6. B

课后巩固

1. 2.5*10^5m 3.6*10^6 cm 9*10^9 um

100s 1.6min 1min30s

2. 17.28cm 17.82cm{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3. 1mm 2.85 0.89

4. c

5. D

6. D

7. C

8. bdac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50

9. (1)停表 (2)1、4、5 (3) s l

(4)测量小球往返多次所需的时间,再算出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课前预习

1. 运动 静止 物体位置的变化

2. 标准 参照物

3. 参照物 不一定

4. 相对 地面

课堂练习

1. 云

2. 静止 晓明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3. 自动扶梯 地面

4. 地面 位置

5. 汽车 相反

6. D

课后巩固

1. 运动 静止 相对性

2. 地面(或河岸) 地面(或河岸)

3. 静止 运动 长途汽车

4. C

5. C

6. B

7. B

8. D

9. A

10. C

11. 能追上 以窃贼为参照物可以看出警车离他们越来越近了,说明警车的速度比窃贼的车速度大。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前预习

1. 运动快慢 小 短

2.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t

3. 18 15

4. 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 定值 无关

5. 变速直线运动 不相等 V=S/t 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1. 相同时间时,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2 秒通过的路程是2m

3. B C A

4. 甲 乙

5. A

6. D

7. C

课后巩固

1.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速度

2. 0.2

3. 80 0.5

4. (1)2 5 匀速直线 (2)甲 15 (3)甲乙两车相遇

5. D

6. B

7. C

8. B

9. (1)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t=s/v=550m / (40/3.6)m/s=49.5s

10. (1) V=S/t=100m/80s=1.25m/s (2)s=vt=1.25m/s*20*60s=1500m (3)速度

11. (1)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普通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2)动车组的平均速度是120km/h (3)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节省2.5h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前预习

1. 某一段路程 某一段时间

2. 刻度尺 停表V=S/T

3. 0.1 0.12

4. 0.75

课堂练习

1. 卷尺 停表 5

2. 变速 1.9

3. 0.03m/s 0.02m/s 0.024m/s

4. B

5. A

6. (1)刻度尺 停表 (2)V=S/T (3) 0.1 0.12 (4)速度越来越大

课后巩固

1. 15 2 20 2.5{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2. 4.63

3. 4 4.4 4.25

4. D

5. C

6. A

7. (1)卷尺 停表 (2)V=S/T (3)略

8. (1)7.8 m/s (2)5 9.5 m/s (3)第一第二第四 建议加强耐力和起跑训练

9. (1)9 16 (2)时间的平方 (3)20 m/s CD段

10. (1)8min (2) V=S/T=6000m/480s=12.5 m/s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四

人教版(教育部审定2012)八年级物理练习册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配套练习册 参考答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基础知识 1米。千米。分米。厘米。毫米。纳米。2、1mm。0.68。3测量值。真实值。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书粗心。4A。5B。6D。7D。8D。9C。10D。11B。能力提升12偏小。13A。14B。15A。 探索研究 16测出课本中厚度相同的100张纸的厚度为d,d/100就是一张纸的厚度。17第一步,用细铜丝在铁钉上紧密缠绕n圈;第二步,将缠绕的细铜丝拉直,测量它的长度L;第三步,根据公式D=L/nπ计算出铁钉的直径。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1运动。静止。2江岸。竹排。3船。江岸。4位置。参照物。5A。6B。7B。8是相对于跑步机的跑道跑了2千米。能力提升 9地球。24。10、静止、向北运动或向南运动(速度小于列车的速度)。11C.探索研究12C。13(1)汽车在公路上奔驰;以迅速移动的背景作参照物。(2)能。 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 基础知识1、运动快慢。v=s/t。m/s。km/h。3.6。2B。3A。4C。5C。6D。7、4m/s 能力提升 8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9、3。15。10(1)从标志牌处到西大桥的流程为8km。(2)该路段车辆可行驶的最大速度为40km/h。12。 11C。探索研究12(1)大(2)匀速。13、(44*25m)/50s =22m/s 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 基础知识 1、v=s/t。路程。时间。卷尺。停表2略。3(1)匀速。6。

(2)1.2。(3)小于。能力提升4(1)5min(2)72km/h。5、80km/h。200km 。探索研究6(1)测出一盘蚊香的长度L; 测出长为L1的蚊香燃烧时间t1;算出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 。

(2)t = Lt1/L1 第一章综合练习 一、1、dm。cm。min。s。2、20。18。3、1.2米每秒。每秒通过1.2米的路程。4岸边。静止。5静止。后。后。6、1250。7、闪电。传播时间。停表。S=vt。8、白烟。提高。12、29。二、9D。10C。11B。12B。13C。14C。15D。16A。17A。18B。19A。三、20、1mm。3.15。21、(1)0.6000。(2)20。(3)s/t。0.9。22、以茶盘为参照物,茶杯是静止的;以房间为参照物,茶杯是运动的。23、用钢卷尺测出车轮周长,在轮上系一个醒目的红布条,骑车从家到学校,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用圈数乘周长,就得到从家到学校的大概距离。骑车时,注意交通安全,尽量走直线。四、24、53m。25、39s。

第二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基础知识 1、振动。2空气。电子通讯设备(无线电)。3、介质。不能。4、时间。种类。温度。340。5、回声。区分开。响亮。6C。7B。能力提升 8、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空气可以传声。不会。9B。10C。探索研究 11(1)乙。丙(2)甲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2、1836m。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基础知识 1、音调。响度。音色。2、频率。赫兹。Hz。3、超声波。次声波。4、高低。频率。强弱。振幅。远近。5、音色。6B。7B。8C。 能力提升 9、响度。音调。10、(1)(2)(4)(7)。11C。12B。13A。14C。15C。 探索研究 16(1)慢。低。(2)大。强。17(1)能。(2)几乎听不到(或听不到)手机铃声。(3)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节 声的利用 基础知识 1、超声。超声导盲仪。倒车雷达。声呐。2、B超。3、能量。能量。4D。5B。6C。 能力提升 7A。8A。

9、B超;声呐;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洗牙。 探索研究 10、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的原理。

第四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基础知识 1、无规则振动。干扰。2、90.。70.。50.。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4B。5D 能力提升 6、噪声。7、声源。产生。8D。9A。10D。 探索研究 11、隔音盘可以反射和吸收部分声音。

第二章综合练习 一、1、振动。音调。空气。2、振动。音色。3、响度。音色。4、响

度大。音调高。5、音调。音色。6、信息,能量。7、振动。响度。340.。8、向一方测摆。能量。9、次声波。10、甲。乙。二、11B。12A。13D。14B。15C。16C。17B。18B。19B。 三、20、空气柱。音调。21、介质。22(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液体可以传声。23、下面。24、甲音调高,乙响度大。25、(1)D。E(2)③②①④(3)控制变量法。26、丙。乙。甲。丁。27(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在桌面上放一些小泡沫球或米粒或轻小物体。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 基础知识 1、冷热程度。摄氏度(或℃)。热胀冷缩。37摄氏度。2、乙、丙、甲。3、零下25摄氏度。负25摄氏度。零上15摄氏度。15℃。4、D。 5、35——42。 0.1。36.5. 能力提升 6、甲。 38.5 。 38.5。 乙。15 。7、8B。9B。10D。11B。12C。探索研究 13、乙正确。甲:不能使温度计立即显示出热水温度。丙:热水温度可能下降从而不能准确测出其温度。14、b温度计碰到烧杯底,烧杯底温度偏高。44。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基础知识 1、固态。液态。气态。物态变化。冰。水。水蒸气。2、固态变成液态吸收。保持不变。熔点。 0 。3、凝固。放出。相同。0 。 4、甲。乙。5(1)液。固。凝固点(2)液。固(3)吸。放(4)结冰。放。低(5)略6、液。固。7D。8D。9C。10C。 能力提升 11A。12B。13A。14B。探索研究 15、冰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16、(1)小。长(2)快。低。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基础知识 1、液体表面。任何。吸。致冷。2、液态。气态。液化。蒸发。沸腾。3、液化。压缩体积。4、液化。放出。上。汽化吸热。5C。6A。7B。8B。 能力提升 9、酒精蒸发能吸收人体的热量。10、35℃。不变。空气流动速度。人体汗液蒸发。室内温度。11、有液态水出现。升高。液化放出热量。12、98℃。小于。吸收。13A。14B。15A。16C。探索研究 17(1)氯乙烷汽化时吸收热量把皮肤冷冻。(2)湿衣服中的水在蒸发时会吸收人体热量,是人的体温降低。(3)乙房间气温较高;因为甲房间中的水壶冒出的白雾多,说明水更容易液化,所以甲房间的温度较低。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基础知识 1(1)液化(2)凝华(3)凝固(4)熔化。2、升华。凝华。

3、凝华。凝华。放出。4D。5A。6C。7C。8C。能力提升 9C。10B。11B。12B。13升华。凝华。熔化。14、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霜时,温度必须是非常低的,至少低于零摄氏度;雪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探索研究 15、因为当时气温低,“脚下干爽”,没有熔化的气温条件,更不可能是雪熔化后渗入沙中,所以雪可能是直接变为水蒸气消失的,发生了升华现象。16(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等(2)合理即可。

第三章综合练习 一、1(1)升华(2)熔化(3)液化(4)液化。2、冰水混合物。沸水。3、不能。4、熔化。凝固。5、压缩体积。6、升华。凝固。7、加快空气流动。吸热。增大液体表面积和加快空气流动。小李的。8、熔化。汽化。液化。二、9B。10A。11A。12D。13A。14A。15C。16B。17C。18B。19D。20D。三21、(1)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壁(2)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住上表面相平。22(1)冰。52。 (2)吸收。23、略。98。 四、24(1)液化。(2)纸杯中倒入冰镇饮料后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了温度低的的纸杯外壁便液化形成水珠。(3)BD。25、(1)水的沸点(100℃)低,油的沸点(约300℃以上)高,加热后的油即使没有达到油的沸点,但也早以超过了水的沸点。当水滴溅入热油中,水滴会迅速而剧烈地汽化成水蒸气,从而产生震动和“爆炸”声。(2)无法继续沸腾。因为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当铝壶从火炉上提起后,水无法继续吸热,所以无法继续沸腾。(3)萘丸发生升华现象而变小。(4)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平面镜上,造成平面镜模糊而影响牙医诊疗。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 透镜 基础知识1:A和D。凸透。 中间厚,边缘薄。B、C和E。凹透。中间薄,边缘厚2会聚。焦点。焦距3(1)会聚。发散(2)凸。焦点。焦距。相等。强(3)底边。会聚。发散4C。5A。6略7、凹透镜。凸透镜。凹透镜。能力提升 8焦点。9、(1)D、F

(2)C、E(3)C、E(4)D、F(5)E、F(6)C、D(7)A、B(8)B、C、D(9)E、F

(10)A。10、凸。凹。先变细,再变粗。11A。探究研究。12D。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 基础知识 1、凸透镜。胶片。实。对光敏感。受到光的照射。2、凸透镜。倒立。放大3、凸。会聚。放大镜4D。5D。 提升能力 6、倒立。7、像距。光圈。快门8D。9C。10D。11、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探究研究 12、方法一:在阳光下能聚光的是凸透镜;方法二、用它近距离观察物体,能成放大像的是凸透镜;方法三、用它远距离观察物体,成倒立实像的凸透镜;方法四、用手摸。13、酒瓶是圆柱形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放大的像。14、B15、红。凸透镜对红光的偏折角度小(折射角大),需要较长的距离才能会聚到一点。第三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 基础知识 1、2f。实。2f。实。f。放大。虚。f与2f。实。f。2D。A.。E 3、15。正立。4、凸。50。5C。6A。能力提升 7、大于。增大。8B。9D。10C。11C。12B。13、(1)凸透镜。同一高度。(2)前(3)10(4)倒立、放大。探究研究 14C。15(1)上(2)变小(3)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通过凸透镜向蜡烛方向观察。16因为酒杯底部凹下一块,当斟满酒后,凹下的酒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杯底画上的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就出现了题目中描述的情景。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基础知识 1凸透镜。会聚。像2薄。会聚。厚。大。会聚3(b)。凹透镜。4C。5C。6C能力提升 7前。凹8远视。凸透镜。B。A。9C探索研究 10(1)光屏。晶状体(2)前方(3)发散。凹(4)A。C。B。D。11(1)光屏中心(2)较大(3)远离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基础知识 1投影仪。放大。放大镜2物体大小。物体到眼睛的距离3D能力提升 4大口径。避开云层的影响5、25。无限远。20。6、D 探索研究 7把焦

距大的凸透镜作为物镜(远离眼睛),焦距小的凸透镜作为目镜(靠近眼睛)。在最清楚时看的像比不使用透镜时看到的大。对调透镜位置以后看到的物体反而变小。如果用两个焦距相同的凸透镜,就没有放大作用了。8天文望远镜物镜做的大是为了能够收集更多的光线,以便看见更暗的星;目镜做的小,是为了减小焦距,使放大倍数变大,有利于观察天体的细节。

第五章 综合练习 一、1放大。虚2、0.2m。3厚。强。凹透镜。发散4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明亮清晰。5放大。投影机。6平面。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减小。上调。7凸。凹。8变大9大于10cm。10小于15cm。二、11A。12D。13B。14B。15C。16A。17D。18D。三、19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阳光又会聚作用,导致叶子被烧坏。20在墙上能看到窗户倒立缩小的实像,和照相机类似。21看到的这两条“鱼”都是虚像,变浅了的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变大了的是被鱼缸放大形成的,因为鱼缸的中间厚边缘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四22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透镜D凹透镜23略五24(1)正常。近视。远视(2)凹。25

(1)略(2)略(3)最小。最亮。光斑(5)凸起程度。短。强26(1)缩小(2)倒立(3)放大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 基础知识 1发光。太阳。电灯。萤火虫。眼睛2同种均匀物质。沿直线传播3、3*108 m/s 。快4、沿直线传播5、3/4。直线6、光线7B。8D。9D。10C。能力提升 11一年时间。9.46*1015。75882。12光沿直线传播。13A。14略15圆形,茂密的树叶中间有小缝隙,太阳经这些小缝隙小孔成像在地面上。16、看到白烟开始计时,因为光速远大于声速,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计时误差。探索研究 17(1)影子长度与光源位置有关。(2)减小(3)点光源的位置不变,移动木条的位置。 第二节 光的反射 基础知识 1反射。可逆。2法。反射。入射。反射。∠2。∠3。3、30° 偏离。0°。0°。4、相同。镜面反射。漫反射。5C。能力提升6、60°.减小。7湖面映照着,人来车往。光的反射。8D。9D。10B。11A。12B。13B。14略15、镜面。强。粗糙。漫。弱。 探索研究 16(1)不同(2)变大(3)等于(4)不能(5)略 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 基础知识 1虚像。相等。垂直。相等。2虚。3B。4C。5C。6略 能力提升 7不变。8。8、平面镜成像。镜面。9、3.能。10B。11D。12略13平面镜成像。虚。探索研究 14(1)另一只完全一样的蜡烛。物、像等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成像的特点。(3)步骤b错误,先用一只同样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来回移动,直到与像重合,确定像的位置。

第四节 光的折射 基础知识 1偏折。折射2反射。折射3光的折射4、③。②。5B.6C.7略。能力提升 8深。高。9D。10A。11A。12D。探索研究 13(1)水中加几滴牛奶。不能(2)大于。增大。折射光线消失14(1)有。它们是①③,看到的物体都在晃动。(2)大气层不均匀,造成光的折射;不会。(3)防止大气层对光的折射所带来的影响。15、会看到硬币,光的折射是眼睛看到硬币偏高的虚像。第五节 光的色散 基础知识 1光的色散。红、绿、蓝。2红外辐射。3增强。4紫外线。紫外线灯5光波。6红外线夜视仪。7太阳。维生素D。钙。8B。能力提升 9B。10D。11C。12能,迎着阳光。13(1)红色;其他颜色。(2)红光热效应更强。(3)白花反射所有光,不吸收任何光。 第四章综合练习 一、1沿直线传播2、55°.110°.3、漫反射。镜面反射4、5. 5、红外线。6凹面。焦点。7、2。 0.8。8、反射。

沿直线传播。9光的折射。虚高。下方。10色散。相同。紫。二、11C。12D。13C。14C。15B。16D。17B。18A。三19光的折射会使水中物体所成的虚像的位置偏高。20图中水面以下的勺子没有向上偏折。光的折射规律。四21略22略。五2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4略。25

(1)较黑暗。蜡烛B(2)重合。相等。垂直。相等(3)B。26(1)成像、反光、聚光可任选一句(2)凹透镜(3)聚光造成火灾隐患(4)尽量不采用玻璃幕墙,或玻璃幕墙不面向居民区。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 质量 基础知识 1物质的多少。m。2千克。Kg。3(1)6.6*103

(2)0.3(3)0.91(4)20。4形状。状态。位置5秤。天平6水平台。左。平衡螺母。右7左。右。砝码。刻度值8A。9C能力提升 10等于。等于。11D。12C。13C。14水平。左。78.4。探索研究 15C。16(1)左(2)被测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3)67.6。节 密度 基础知识 1一定。不同2密度。 ρ 3、kg/m3。g/cm3。1g/cm3=103kg/m3。4、1.0*103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103kg。5D。6A。7C。能力提升 8、0.8。0.8。7.9。7.9。9、7.9*103。7.9。7.9*103。10、2:1。1:1。11、汽油12B。13、(1)500cm3(2)400g14、不是实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为0.5dm3探索研究 15B。16C。17C。18C。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基础知识 1、质量。体积。天平。量筒2、66.6。3、54。4、50。5*10-5 。 5。5*10-3 5、2.7*103。相等。能力提升 6D7B8(1)水平台。台(2)62.0。20。3.1(3)不变 探索研究 9A。大10、1g/cm3 。90g。第四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基础知识 1、状态。温度。温度。温度2、4。大。小3、鉴别物质4、C能力提升 5(1)0.18m3 (2)冰的体积增大为0.2m3,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体积增大为0.2m3,又因结冰从水面开始,所以缸被涨破。探索研究 6、(1)不变。先变小后变大。(2)略7、(4)错误。错误。乒乓球的密度小于米的密度(5)将密度不同的物体分离。第六章综合练习 一、1不变。变大。变小。2、(1)

7.9 (2)1.5*10-4(3)13.6(4)0.8*103。3、27.0。10。2.7*103。4、每立方厘米铜的质量是8.9克。53.4。 6。 0.06cm。5、1。0.8二、6C。7C。8D。9B。10D。11B。12C。13B。14C。三、15、(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2)1与4(或2与5、3与6)(3)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16、(1)16。20(2)0.8。0.8*103(3)大。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全部倒出使测得酒精体积偏小,计算酒精度偏大。四、17、 ρ球=7.02*103kg/m3 ,因为 ρ铅 > ρ球,所以这种铅球不是纯铅做的。18、250cm3。300g。19(1)47.4。 (2)30cm3。 1.113 g/cm3

期中综合练习(一)一、1静止。飞机。2自行车。18。3、60。16.7。105。4、可在固体中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五

课时作业——八年级物理(上)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知识梳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

2.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为:1km=103m;1m= 10 dm=100 cm=1000 mm;

1mm=1000 μm=106 nm。

3.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

用 、 等。

4. 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

(1)会观察:使用前应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 和 。

(2)会放:刻度尺的 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有 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 ,不能歪斜。

(3)会读:读数时,视线要 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及小格的数目,而且要估读 到 的下一位。

(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不但要记录 ,还必须注明 。

课堂作业

1.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6370km= m= cm。(2)36nm= μm= mm。

(3)32m= cm= μm。 (4)3.5cm= nm= m。

2. 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小明的身高为17.4 分米 。 (2)教室的高度约为3 米 。

(3)乒乓球的直径为4.0 厘米 。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微米 。

3. 所示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是3.35 cm。

4. 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最接近

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5.如图所示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课后作业

6. 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1.5 。 (2)人走一步约为5 。

(3)万里长城全长为6700 。 (4)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 。

7.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江宁生产的金箔的厚度为 m= mm= μm。

(2)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的芯片线宽已降到0.13μm,几年后,有可能降到

0.05

μm,0.05μm= nm= m= km。

8. 某人用刻度尺测得一本画报的长度是18.32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准

确值是 ,估计值是 。

9. 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中,正确的是( )

-3A、9.6nm=(9.6÷lOOO)μm=9.6×10μm

B、9.6cm=9.6×10=96mm(过程没单位)

C、9.6m=9.6m×10=96cm (过程单位带错了,不相等了)

D、9.6dm=9.6÷10=0.96m(没单位)

10. 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A、8cm B、8mm C、8dm D、8μm

11. “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

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l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2. 下表是国家标准的鞋码与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

D、mm

( )

A、1.25cm B、3.25cm

C、0.225cm D、2.25cm

14. 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靠近的刻度线来读取数据

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15. 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远成绩时,应选取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

A、分度值是1cm的1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的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的硬杆尺

16. 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2) ;

(3) 。

第2课时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

知识梳理

1.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时间的单位还有_______、

________等。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h=________min=_________s。

2. 我们通常用________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________来测量时间。

3. 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_____和_____之间总会有些差别,这就是误差。

4.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________,选用_______的测量工具,改进______,都可以

减小误差,但不能______误差。

5.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________是可以避免的,而_______是不可避免的。

课堂作业

1.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45min=_______h=______s。 (2)0.4h=______min=______s。

2. 如图所示是某种机械秒表的实物图,大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

小表盘一圈度量的时间是______,分度值是______。图中记录的时间是______。

第2题 第5题 第6题

3. 甲、乙、丙三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书的长,甲的记录是26.03cm,乙的记

录是26.01cm,丙的记录是26.00cm。比较三名同学的测量结果,应该是______(填“甲”、“乙”、“丙”或“都”)正确。他们的测量结果不同,是因为测量存在着__________。

4. 用同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一名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三次测量结果为13.41cm、13.42cm、13.44cm,则测量结果应为__________cm。

5. 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mm,

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

6. 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

线紧密地单层在一支铅笔上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段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___________mm。

课后作业

7. 在下面的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人的心脏正常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9.98________。

(2)小丽同学800m跑的成绩约为245_________。

8. 试着把下列数据从大到小排列起来:

(1)9×l09m、2.5×l05m、3.6×l06c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min、100s、1min30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图甲中手表表示时刻为____h____min____s;图乙中电子表指示的时间是__________;图

丙中停表记录的时间是__________。

甲 乙 丙

10. 小丽将一根较长的头发在铅笔杆上密绕,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40圈的宽度d=3.5mm,

则头发的平均直径用公式表示为:D=________,其数值为________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2圈,则测量值比实际值_______(填“大”或“小”);若在绕头发时并非紧密而是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填“大”或“小”)。

11. 某同学用手中的毫米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5次,测得的5个结果是:25.96cm,

25.98cm,26.0cm,25.39cm,26.05cm。请你对他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其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______,不合理的数据是______,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___cm。

12. 要比较准确地测出京珠高速公路的里程,比较科学而简单的办法是( )

A、做一根分度值为1m,长为100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打开地图,用毫米刻度尺量出图中京珠高速公路的长度,然后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

C、利用汽车行驶中里程表计数的变化

D、将公路等分成几段,测出每段的长度s,再由ns算出

13.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采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4. 某同学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算物理课本内页中每张纸的厚度:①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

1纸叠紧;②用刻度尺测出这叠纸的厚度为L;③算出每张纸的厚度d=L。该同学以上10

做法中的三个错误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校园内有一棵名贵的古树,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测出树干某处的直径,请你帮助他们

设计一种测量方法。

第3课时 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1.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_____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

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______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_______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3. 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结论一般也_________。可见,物体

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__的。

课堂作业

1. 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甲、乙两组照片(如图所示),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

是图_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2. 小英坐在行驶的“和谐号”列车上,看到路旁的树向后运动,她是以___________为参照

物的。

3. 在国庆阅兵庆典上,4架战机以相同的速度同向飞行,如图所示。若以地

面为参照物,战机是_______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战机为参照物,其

他战机是_________的。

4.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

“别动”的参照物是(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5. 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

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也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课后作业

7、 歌曲《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歌词中,“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其中所描述的自

然现象对应的物理关系是以云为________来描述________的运动。

8. “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汽车与他的距离保持

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汽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卡车是_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_。{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篇六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册第一章答案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前预习

1. 米 M 千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 纳米 10^3 10^9 刻度尺

2. 秒 S 小时 分钟 h min 60 3600 停表

3. 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量程 分度值 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靠紧 平行 正对刻度线 数值 单位

4. 测量值 真实值 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 读数时粗心

5.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改进测量方法

课堂练习

1. 2.5*10^-3 2.5*10^-6

2. 左 0-10CM 1mm

3. 1cm 2.4 1mm 2.40

4. 30s 0.2s 15min 0.5min 217.5s(或3分37.5秒)

5. C

6. B

课后巩固

1. 2.5*10^5m 3.6*10^6 cm 9*10^9 um

100s 1.6min 1min30s

2. 17.28cm 17.82cm

3. 1mm 2.85 0.89

4. c

5. D

6. D

7. C

8. bdac c 计算每张纸的厚度d=L/50

9. (1)停表 (2)1、4、5 (3) s l

(4)测量小球往返多次所需的时间,再算出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

{8年级上册物理作业本第22页答案}.

课前预习

1. 运动 静止 物体位置的变化

2. 标准 参照物

3. 参照物 不一定

4. 相对 地面

课堂练习

1. 云

2. 静止 晓明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3. 自动扶梯 地面

4. 地面 位置

5. 汽车 相反

6. D

课后巩固

1. 运动 静止 相对性

2. 地面(或河岸) 地面(或河岸)

3. 静止 运动 长途汽车

4. C

5. C

6. B

7. B

8. D

9. A

10. C

11. 能追上 以窃贼为参照物可以看出警车离他们越来越近了,说明警车的速度比窃贼的车速度大。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课前预习

1. 运动快慢 小 短

2.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S/t

3. 18 15

4. 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 定值 无关

5. 变速直线运动 不相等 V=S/t 平均速度

课堂练习

1. 相同时间时,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 2 秒通过的路程是2m

3. B C A

4. 甲 乙

5. A

6. D

7. C

课后巩固

1.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 速度

2. 0.2

3. 80 0.5

4. (1)2 5 匀速直线 (2)甲 15 (3)甲乙两车相遇

5. D

6. B

7. C

8. B

9. (1)车辆的最高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2)t=s/v=550m / (40/3.6)m/s=49.5s

10. (1) V=S/t=100m/80s=1.25m/s (2)s=vt=1.25m/s*20*60s=1500m (3)速度

11. (1)由上海驶往南京的普通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0KM/H

(2)动车组的平均速度是120km/h (3)乘坐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节省2.5h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课前预习

1. 某一段路程 某一段时间

2. 刻度尺 停表V=S/T

3. 0.1 0.12

4. 0.75

课堂练习

上一篇:bbf课时作业优化英语
下一篇:365心情说说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