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来源:管理学 发布时间:2013-01-09 点击: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篇一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参考答案第1章 平行线【1.1】1.∠4,∠4,∠2,∠5 2.2,1,3,BC 3.C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5.同位角是∠BFD 和∠DEC,同旁内角是∠AFD 和∠AED6.各4对.同位角有∠B 与∠GAD,∠B 与∠DCF,∠D 与∠HAB,∠D 与∠ECB;内错角有∠B 与∠BCE,∠B 与∠HAB,∠D 与∠GAD,∠D 与∠DCF;同旁内角有∠B 与∠DAB,∠B 与∠DCB,∠D 与∠DAB,∠D与∠DCB

【1.2(1)】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a与b平行.理由略6.DG∥BF.理由如下:由DG,BF 分别是∠ADE 和∠ABC 的角平分线,得∠ADG=12∠ADE,∠ABF= 1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1)180°;AD;BC(2)AB 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等都可说明AB∥CD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1.D 2.∠1=70°,∠2=70°,∠3=110°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5.β=44°. ∵ AB∥CD, ∴ α=β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 (2)×

3.(1)DAB (2)BCD4.∵ ∠1=∠2=100°, ∴ 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能.举例略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PAB+∠PCD=180°-∠CAP-∠ACP.10.(1)B′E∥DC.理由是∠AB′E=∠B=90°=∠D又∠APC=180°-∠CAP-∠ACP, ∴ ∠APC=∠PAB+∠PCD(2)由B′E∥DC,得∠BEB′=∠C=130°.

【1.4】∴ ∠AEB′=∠AEB=12∠BEB′=65°1.2第2章 特殊三角形2.AB 与CD 平行.量得线段BD 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为120m

【2.1】3.15cm 4.略5.由m∥n,AB⊥n,CD⊥n,知AB=CD,∠ABE=∠

CDF=90°.1.B∵ AE∥CF, ∴ ∠AEB=∠CFD. ∴ △AEB≌△CFD,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 AE=CF3.15cm,15cm,5cm 4.16或176.AB=BC.理 由 如 下:作 AM ⊥l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C1,C2,C3均可2于 M,BN ⊥l3于 N,则 △ABM ≌△BCN,得AB=BC6.(1)略 (2)CF=15cm7.AP 平分∠BAC.理由如下:由 AP 是中线,得 BP=复习题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1.50 2.(1)∠4 (2)∠3 (3)∠1 ∴ ∠BAP=∠CAP(第5题)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2】(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1)70°,70° (2)100°,40° 2.3,90°,50° 3.略4.(1)90° (2)60°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第又∵∠3=72°=∠25题) ∠BDC=∠CEB=90°,BC=CB,∴ △BDC≌△CEB(AAS). ∴ BD=CE6.由AB∥DF,得∠1=∠D=115°.

由BC∥DE,得∠1+∠B=180°.(本题也可用面积法求解)∴ ∠B=65°7.∠A+∠D=180°,∠C+∠D=180°,∠B=∠D

【2.3】8.不正确,画图略1.70°,等腰 2.3 3.70°或40°9.因为∠EBC=∠1=∠2,所以DE∥BC.所以∠AED=∠C=70°4.△BCD 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由BD,CD 分别是∠ABC,∠ACB 的平50 分线,得∠DBC=∠DCB.则DB=DC

【2.5(1)】5.∠DBE=∠DEB,DE=DB=56.△DBF 和△EFC 都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1.C 2.45°,45°,6 3.5∵ △ADE 和△FDE 重合, ∴ ∠ADE=∠FDE.4.∵ ∠B+∠C=90°, ∴ △ABC 是直角三角形∵ DE∥BC, ∴ ∠ADE=∠B,∠FDE=∠DFB,5.由已知可求得∠C=72°,∠DBC=18°∴ ∠B=∠DFB. ∴ DB=DF,即△DBF 是等腰三角形.6.DE⊥DF,DE=DF.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CED≌△CFD,同理可知△EFC 是等腰三角形∴ DE=DF.∠ECD=45°, ∴ ∠EDC=45°.同理,∠CDF=45°,7.(1)把120°分成20°和100°

(2)把60°分成20°和40°∴ ∠EDF=90°,即DE⊥DF

【2.4】【2.5(2)】1.(1)3 (2)51.D 2.33° 3.∠A=65°,∠B=25° 4.DE=DF=3m2.△ADE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A=∠B=∠C=60°. ∵ DE∥BC, ∴ ∠ADE=∠B=60°,5.由BE=12AC,DE=12AC,得BE=DE 6.135m∠AED=∠C=60°,即∠ADE=∠AED=∠A=60°3.略【2.6(1)】4.(1)AB∥CD.因为∠BAC=∠

ACD=60°1.(1)5 (2)12 (3)槡5 2.A=225(2)AC⊥BD.因为AB=AD,∠BAC=∠DAC5.由AP=PQ=AQ,得△APQ 是等边三角形.则∠APQ=60°.而 BP=3.作一个直角边分别为1cm和2cm的直角三角形,其斜边长为槡5cmAP, ∴ ∠B=∠BAP=30°.同理可得∠C=∠QAC=30°.4. 槡2 2cm (或槡8cm) 5.169cm2 6.18米∴ ∠BAC=120°7.S梯形BCC′D′=1(C′D′+BC)·BD′=1(a+b)2,6.△DEF 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 ∠ABE+ ∠FCB=

∠ABC=60°,22∠ABE=∠BCF,得∠FBC+∠BCF=60°. ∴ ∠DFE=60°.同理可S梯形BCC′D′=S△AC′D′+S△ACC′+S△ABC=ab+12c2.得∠EDF=60°, ∴ △DEF 是等边三角形由1(a+b)2=ab+17.解答不唯一,如图22c2,得a2+b2=c2【2.6(2)】1.(1)不能 (2)能 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满足m2=p2+n2 3.符合4.∠BAC,∠ADB,∠ADC 都是直角(第7题)5.连结BD,则∠ADB=45°,BD= 槡32. ∴ BD2+CD2=BC2,∴ ∠BDC=90°. ∴ ∠ADC=135°第3章 直棱柱6.(1)n2-1,2n,n2+1(2)是直角三角形,因为

(n2-1)2+(2n)2=(n2+1)2【3.1】【2.7】1.直,斜,长方形(或正方形) 2.8,12,6,长方形1.BC=EF 或AC=DF 或∠A=∠D 或∠B=∠E 2.略3.直五棱柱,7,10,3 4.B3.全等,依据是“HL”5.(答案不唯一)如:都是直棱柱;经过每个顶点都有3条棱;侧面都是长方形4.由△ABE≌△EDC,得AE=EC,∠AEB+∠DEC=90°.6.(1)共有5个面,两个底面是形状、面积相同的三角形,三个侧面都是形∴ ∠AEC=90°,即△AE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状、面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5.∵ ∠ADB=∠BCA=Rt∠,又AB=AB,AC=BD,(2)9条棱,总长度为(6a+3b)cm∴ Rt△ABD≌Rt△BAC(HL). ∴ ∠CAB=∠DBA,7. 正多面体 顶点数(V) 面数(F) 棱数(E) V+F-E∴ OA=OB正四面体6.DF4462⊥BC.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 Rt△BCE≌Rt△DAE,正六面体∴ ∠B=∠D,从而∠D+∠C=∠B+∠C=90°86122正八面体68122复习题正十二面体2012302正二十面体1.A1220302 2.D 3.22 4.13或 槡119

5.B 6.等腰符合欧拉公式7.72°,72°,4 8.槡7 9.64°10.∵ AD=AE, ∴ ∠ADE=∠AED, ∴ ∠ADB=∠AEC.【3.2】又∵ BD=EC, ∴ △ABD≌△ACE. ∴

AB=AC1.C11.48 2.直四棱柱 3.6,7 12.B13.连结BC. ∵ AB=AC, ∴ ∠ABC=∠ACB.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篇二

初中八年级下数学作业本答案

八下数学作业本答案

习题16.1

1、当a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3

(4

解析:(1)由a+2≥0,得a≥-2;

(2)由3-a≥0,得a≤3;

(3)由5a≥0,得a≥0;

(4)由2a+1≥0,得a≥

2、计算:

(1

)2;(2

)(2;(3

)1. 22(4

)2; ;(5

(6

)(解析:(1

)25; 2(7

(8

) ;(2

)(2(1)220.2;

(3

)22; 7

(4

)2522125;

(5

10;

(6

)(2(7)2214; (7{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2; 3

(8

)

3、用代数式表示: 2. 5

(1)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

(2)面积为S且两条邻边的比为2︰3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解析:(1)设半径为r(r>0)

,由r2S,得r;

(2)设两条邻边长为2x,3x(x>0),则有2x·3x=S

,得x

所以两条邻边长为

4

、利用a2(a≥0),把下列非负数分别写成一个非负数的平方的形式:

(1)9;(2)5;(3)2.5;(4)0.25;(5)1;(6)0. 2

解析:(1)9=32;(2)

5=2;(3)

2.5=2;

(4)0.25=0.52;(5

5、半径为r cm的圆的面积是,半径为2cm和3cm的两个圆的面积之和.求r的值.

解析:r22232,r213,r0,r

6、△ABC的面积为12,AB边上的高是AB边长的4倍.求AB的长.

7、当x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2

(3

1(6)0=02. 2;2(4

答案:(1)x为任意实数;(2)x为任意实数;(3)x>0;(4)x>-1.

8、小球从离地面为h(单位:m)的高处自由下落,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单位:s).经过实验,发现h与t2成正比例关系,而且当h=20时,t=2.试用h表示t,并分别求当h=10和h=25时,小球落地所用的时间.

答案:h=5t2

9、(1{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是整数,求自然数n所有可能的值;

(2

n的最小值.

答案:(1)2,9,14,17,18;(2)6.

因为24n=22×6×n

n是6.

10、一个圆柱体的高为10,体积为V.求它的底面半径r(用含V的代数式表示),并分别求当V=5π,10π和20π时,底面半径r的大小.

答案:r

2

习题16.2

1、计算:

(1

(2

(;

(3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4

答案:(1

)(2

)(3

)(4

2、计算:

(1

(2

;(3

(4

. 答案:(1)

3、化简: 3 ;(2

)(3

(4

2(1

(2

(3

(4

答案:(1)14;(2

)(3)

4、化简: 3 ;(4

7(1

);(2

(3

;(4

;(5

(6

. 2

答案:(1

(2{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3

);(4

)(5

)(6

) 3230

b5

、根据下列条件求代数式的值; 2a

(1)a=1,b=10,c=-15;

(2)a=2,b=-8,c=5.

答案:(1

)5

(2

6、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分别为a,b.

(1

)已知a

bS;

(2

)已知a

b,求S.

答案:(1

(2)240.

7、设正方形的面积为S,边长为a.

(1)已知S=50,求a;

(2)已知S=242,求a.

答案:(1

(2

8、计算:

(1

(2

(3

(4

;答案:(1)1.2;(2)

13;(3);(4)15. 32

9

1.414答案:0.707,2.828.

10、设长方形的面积为S,相邻两边长分别为a,b

.已知Sab.

11

、已知长方体的体积V

hS.

答案:

. 3

12、如图,从一个大正方形中裁去面积为15cm2和24cm2的两个小正方形,求留下部分的面积.

答案:2.

13、用计算器计算:

(1

(2

(3

;(4

观察上面几题的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用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题的结果:

________. 0. 答案:(1)10;(2)100;(3)1000;(4)10000.100

n个0

习题16.3

1、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1

 (2

)2;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篇三

八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1)(2)全部答案。浙江教育出版社。详细

参考答案

第1章 平行线

【1.1】

1.∠4,∠4,∠2,∠5 2.2,1,3,BC 3.C

4.∠2与∠3相等,∠3与∠5互补.理由略

5.同位角是∠BFD和∠DEC,同旁内角是∠AFD和∠AED

6.各4对.同位角有∠B与∠GAD,∠B与∠DCF,∠D与∠HAB,∠D与 ∠ECB;内错角有∠B与∠BCE,∠B与∠HAB,∠D与∠GAD,∠D与 ∠DCF;同旁内角有∠B与∠DAB,∠B与∠DCB,∠D与∠DAB,∠D

与∠DCB

【1.2(1)】

1.(1)AB,CD (2)∠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略

3.AB∥CD,理由略 4.已知,∠B,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与b平行.理由略

6.DG∥BF.理由如下:由DG,BF分别是∠ADE和∠ABC的角平分线,得 ∠ADG=

1

2

∠ADE,∠ABF=

1

2

∠ABC,则∠ADG=∠ABF,所以由同

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DG∥BF

【1.2(2)】

1.(1)2,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D

3.(1)a∥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a∥b,因为∠1,∠2的对顶角是同旁内角且互补,所以两直线平行

4.平行.理由如下:由∠BCD=120°,∠CDE=30°,可得∠DEC=90°.

所以∠DEC+∠ABC=180°,AB∥DE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1)180°;AD;BC

(2)AB与CD 不一定平行.若加上条件∠ACD=90°,或∠1+∠D=90° 等都可说明AB∥CD

6.AB∥CD.由已知可得∠ABD+∠BDC=180° 7.略

【1.3(1)】

1.D 2.∠1=70°,∠2=70°,∠3=110°

3.∠3=∠4.理由如下:由∠1=∠2,得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3=∠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垂直的意义;已知;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0

5.β=44°. ∵ AB∥CD, ∴ α=β

6.(1)∠B=∠D (2)由2x+15=65-3x解得x=10,所以∠1=35°

【1.3(2)】

1.(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 (2)× 3.(1)DAB (2)BCD

4.∵ ∠1=∠2=100°, ∴ m∥n(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4=∠3=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5.能.举例略

6.∠APC=∠PAB+∠PCD.理由:连结AC,则∠BAC+∠ACD=18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业本

数学 八 年 级 上{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50

∴ ∠PAB+∠PCD=180°-∠CAP-∠ACP.

又∠APC=180°-∠CAP-∠ACP, ∴ ∠APC=∠PAB+∠PCD

【1.4】

1.2

2.AB与CD平行.量得线段BD的长约为2cm,所以两电线杆间的距离约 为120m

3.1.5cm 4.略

5.由m∥n,AB⊥n,CD⊥n,知AB=CD,∠ABE=∠CDF=90°. ∵ AE∥CF, ∴ ∠AEB=∠CFD. ∴ △AEB≌△CFD, ∴ AE=CF

6.AB=BC.理由如下:作AM⊥l2

于 M,BN⊥l

3

于 N,则△ABM≌

△BCN,得AB=BC

复习题

1.50 2.(1)∠4 (2)∠3 (3)∠1

3.(1)∠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5,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5题)

(3)∠BCD,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1)90° (2)60°

5.AB∥CD.理由:如图,由∠1+∠3=180°,得

∠3=72°=∠2

6.由AB∥DF,得∠1=∠D=115°.由BC∥DE,得∠1+∠B=180°. ∴ ∠B=65°

7.∠A+∠D=180°,∠C+∠D=180°,∠B=∠D

8.不正确,画图略

9.因为∠EBC=∠1=∠2,所以DE∥BC.所以∠AED=∠C=70°

10.(1)B′E∥DC.理由是∠AB′E=∠B=90°=∠D

(2)由B′E∥DC,得∠BEB′=∠C=130°.

∴ ∠AEB′=∠AEB=

1

2

∠BEB′=65°

第2章 特殊三角形

【2.1】

1.B

2.3个;△ABC,△ABD,△ACD;∠ADC;∠DAC,∠C;AD,DC;AC

3.15cm,15cm,5cm 4.16或17

(第5题)

5.如图,答案不唯一,图中点C1

,C

2

,C

3

均可

6.(1)略 (2)CF=15cm

7.AP平分∠BAC.理由如下:由AP是中线,得BP=

PC.又AB=AC,AP=AP,得△ABP≌△ACP(SSS).

∴ ∠BAP=∠CAP

【2.2】

1.(1)70°,70° (2)100°,40° 2.3,90°,50° 3.略

4.∠B=40°,∠C=40°,∠BAD=50°,∠CAD=50° 5.40°或70°

6.BD=CE.理由:由AB=AC,得∠ABC=∠ACB.

又∵ ∠BDC=∠CEB=90°,BC=CB,

∴ △BDC≌△CEB(AAS). ∴ BD=CE

(本题也可用面积法求解)

【2.3】

1.70°,等腰 2.3 3.70°或40°

4.△BCD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由BD,CD分别是∠ABC,∠ACB的平

参考答案

51

分线,得∠DBC=∠DCB.则DB=DC

5.∠DBE=∠DEB,DE=DB=5

6.△DBF和△EFC都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 △ADE和△FDE重合, ∴ ∠ADE=∠FDE.

∵ DE∥BC, ∴ ∠ADE=∠B,∠FDE=∠DFB,

∴ ∠B=∠DFB. ∴ DB=DF,即△DBF是等腰三角形.

同理可知△EFC是等腰三角形

7.(1)把120°分成20°和100° (2)把60°分成20°和40°

【2.4】

1.(1)3 (2)5

2.△ADE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 △ABC是等边三角形,

∴ ∠A=∠B=∠C=60°. ∵ DE∥BC, ∴ ∠ADE=∠B=60°, ∠AED=∠C=60°,即∠ADE=∠AED=∠A=60°

3.略

4.(1)AB∥CD.因为∠BAC=∠ACD=60°

(2)AC⊥BD.因为AB=AD,∠BAC=∠DAC

5.由AP=PQ=AQ,得△APQ是等边三角形.则∠APQ=60°.而BP= AP, ∴ ∠B=∠BAP=30°.同理可得∠C=∠QAC=30°. ∴ ∠BAC=120°

6.△DEF是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由∠ABE+∠FCB=∠ABC=60°, ∠ABE=∠BCF,得∠FBC+∠BCF=60°. ∴ ∠DFE=60°.同理可 得∠EDF=60°, ∴ △DEF是等边三角形

7.解答不唯一,如图

(第7题)

【2.5(1)】

1.C 2.45°,45°,6 3.5

4.∵ ∠B+∠C=90°, ∴ △ABC是直角三角形

5.由已知可求得∠C=72°,∠DBC=18°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

6.DE⊥DF,DE=DF.理由如下:由已知可得△CED≌△CFD,

6.1.2数学作业本答案八年级下篇四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

一、填空题。(25分)

1、4千元是5千克的( )%。5千克比4千克多(

2、把比例尺1:30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 )。

)和( )。 3、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比是3:2,这两个锐角是(

4、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长的是1:4,已知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角形的腰长( )厘米。

5、某食品超市打算从奶糖(24元/千克)酥糖(10元/千克)巧克力糖(18元/千克)水果糖(14元/千克)中取三种按2:3:5配成什锦糖,要配制成单价最低的什锦糖。不能选( )糖,单价是( )元。

)平方厘米。

)。 6、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7、如果把一个长1.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上长24厘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8、李伯伯家种的枣树受虫害,今年比去年减产了二成,去年收了5200千克,今年收( )千克,比去年减产( )千克。

9、要生产400个零件,已经生产了75%,还要生产( )个零件才能完成任务。

10、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图,半径正好是8分米。如果把这个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连长是( )分米。

11、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都是,两个比的比值都是 ,这个比例

是 。

1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画在一张比例尺为1:400的平面图上,长5厘米,宽3厘米,游泳池实际占地面积( )平方米。

13、约1500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到7位小数的人。

14、在一张长6分米宽4.5分米的长方形彩纸上,能剪( )个半径5厘米的圆形彩纸片。

二、我是小法官,第6题说明理由。(10分)

1、在圆内画一条最长的线段,这条线段一定通过圆心。( )

2、C=3.14d 。 ( )

3、4.87%扩大到原来的10倍是4.87 。 ( )

4、整圆的面积一定比半圆面积大。 ( )

5、如果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比是1:1:2.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6、一种商品降价20%后,又提价20%价格不变。( )

7、因为=20%。所以千克=20%千克。( )

8、利率就是利息与求全的比。( )

三、选择:对5、6题说明理由(10)分

1、将5克白糖放入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А、1:20 В、100:101 C、1:21

)张。 ) 2、100张稿纸用了20%后,又用了余下和20%。还剰(

A、60 B、64 C、16

3、χ=У改与成比例式,不正确的是( )

A、χ:У=: B、У:=χ:

C、χ:2=У:5 D、χ:У=6:5

4、本周《燕赵都市报》一共出版了200页,体育自版约占( )页

A、10 B、30 C、50 D、100

5、一枝钢笔,共卖100元,则可赚25%,共卖120元,可赚( )

A、60% .B、50% C、40%

6、甲、乙两只蚂蚁进行爬行比赛,它们同时从A点出发,甲沿着大半圆爬行,乙沿着四个小半圆爬行,终点为B点。如果两只蚂蚁爬行的速度相同,( )先到达终点。

A、甲 B、乙 C、同时

第5小题理由:

第6小题理由:

四、计算(20)分

1、求比值

17.8:4 : 2.5: :

2、化简比

:1.5 :30分 : 吨:2000千克

3、求未知数

16∶3=Χ: Χ∶=: Χ∶=:

0.9∶Χ=15∶6 ∶=Χ∶60 =

五、几何题(5分)

1、画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半圆。

2、在半圆内画一个最大的三角形。

3、求三角形的面积。

4、剰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六、解决问题。(4+4+4+4+7+7)

1、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乙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3。甲、乙两车的速度是多少?

2、一批大米,第一次

上一篇:2017高考作文题材
下一篇:40分钟课时作业生物选修1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