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来源:记忆力训练 发布时间:2013-01-05 点击:

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篇一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材料(最新版)

2017年高三作文训练材料

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

考。

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

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巷口,一台停着的电瓶车挡住了一辆小车的去路,小车司机在车上一个劲地按喇叭。过了一会儿,电瓶车主人匆匆上来准备推开电瓶车。小车司机忍不住愤怒地开口了:“按了半天你没听到吗,习惯怎么这么差,懂不懂规则?”电瓶车主人一听,也生气地回了句:“我在忙嘛,就分分钟的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自己动手推开?”小车司机又接了句:“你的车为什么要我推?”电瓶车主人也不甘示弱„„吵声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堵,原本宁静的小巷在刺耳的吵嚷声中显得那么的不和谐。

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针对此材料,可以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立意。

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规则意识”“方便自己与影响他人”“习惯是不是小事”等;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

“指责与行动”“批判与建设”“他错与己错”等;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确定话题,如“和谐取决于每个人”“自我反省”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生活在宽畅舒适的空间,从而寻求压力的缓解和心灵的释放。

这种生活理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倡导物欲更少的简朴生活,以求释放更多的身心自由。也可以从人际交往角度,尚简尚真,摒弃烦琐礼节,;从学习角度,倡导去芜存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实用价值不高的资料,对各种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勇于舍弃等。若从反面立意,倡导“加法”,观点深刻,符合主流价值观也算符合题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

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中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发表你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草稿与其它人的生活草稿是不同的。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多一些个性化的抒写与思考,多一些顺其自然的发现与表达。硬性涂改,强求一致与完美,结果只能是干干净净的时候,也就是抱憾的时候。②生活,就算有差错,也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我们要爱生活的这份底色——草稿。要把“草稿”里的喜怒哀乐,幻变成自己人生的财富,就算是一种错误,也能创造出美丽的色彩。③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错误,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曾经的错误,让我们无法找出“原稿”,让我们也无法“一笔抹去”,所以,我们才更会去为曾经的拥有或者曾经身不由己的错误,写下动人的篇章。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文题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

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其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且看一篇范文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

“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纪老人、一代才女杨绛先生,百岁高龄笔耕不辍,被称为“史上最高龄的小说作者”。即便在她103岁生日之时,也要谢绝外界一切做寿之礼,以续写的书稿为自己贺寿。杨绛先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篇二

2016—2017年高考作文训练材料

2016—2017高三作文

训练材料

1.阅读以下材料,请按要求作文。(60分)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文题解析】

材料先给出碎片化阅读的定义,再交代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的讨论。学生作文时只要围绕“碎片化阅读”现象展开自己的思考就在范围之内。

(1)片化阅读产生原因分析。科技进步、阅读载体的变化、人们的浮躁求快心理„„

(2)表达对碎片化阅读现象的褒贬态度。碎片化阅读虽然碎片,也是“一片”,也是一种阅读的方式。碎片化阅读太浅,不够深度。可以联系传统的书本阅读进行写作。

(3)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阅读便捷,可充分利用每日零碎时间,上班途中、午睡前等边角时间都可以用来阅读;阅读更广博,可以让更多人进行海量资讯浏览,来了解世界;阅读者可以更有选择性进行个性化阅读;更容易抓住关键信息„„

催生“标题党”“头条控”等;更容易断章取义,易造成误读,淹没真相;看了大量的信息,却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微博微信等碎片化信息占用人们大量的时间,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侵占人的生活;不利于学术研究;会造成一代人的浅薄盲从„„

(4)碎片化时代,该怎么做?各种客户端等信息推送者有责任推送那些准确且更有深度更有含金量的信息;阅读者要形成随手积累碎片信息的习惯,碎片化时代更考验每个人对知识的整理能力;传统阅读不可废,享受碎片化阅读的便捷的同时可以多进行经典阅读;对待满天飞的碎片化信息,要更清醒,能辨识,不盲从„„

2.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60分)

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 一个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

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么能到达远方呢?{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

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

根据上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抄袭。

【文题解析】

材料共有五段,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思维冲突的社会生活现象,旨在启发学生展开辩证思考。

首先,从材料的理解来看:这段材料的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

其次,从立意角度来看:人生路上遇见障碍究竟是战胜还是避开,当然是见仁见智。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而非一个“障碍”,若战胜每一个障碍耗费的时间精力远大于有选择地绕开一些障碍,并严重妨碍自己最终目的的实现,那么选择绕道反而会更快地到达目的地。所以学生围绕“走弯路也会是捷径”,或“避开障碍不是怯懦,而是智慧”来谈都是很好的立意角度。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明显应该侧重于“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毕竟前进路上遇到障碍,不能总是绕道而行,必须要有战胜它的勇气。有了这种勇气,你才可能无所畏惧地最终到达“远方”。所以学生围绕“战胜障碍,勇往直前”、“逃避永远不能成功”等观点来展开也是很不错的立意角度。

最后,从行文来看:鼓励学生辩证性地看问题,即既要有直面的勇气,也要有转身的智慧,但是必须分清主次,重点突出,避免观点模棱两可,自相矛盾。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巷口,一台停着的电瓶车挡住了一辆小车的去路,小车司机在车上一个劲地按喇叭。过了一会儿,电瓶车主人匆匆上来准备推开电瓶车。小车司机忍不住愤怒地开口了:“按了半天你没听到吗,习惯怎么这么差,懂不懂规则?”电瓶车主人一听,也生气地回了句:“我在忙嘛,就分分钟的事,你就不能包容一下,自己动手推开?”小车司机又接了句:“你的车为什么要我推?”电瓶车主人也不甘示弱„„吵声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堵,原本宁静的小巷在刺耳的吵嚷声中显得那么的不和谐。

类似的事情也许曾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读了这段文字你也许有所联想或思考,请选择一个角度,自拟标题,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文题解析】

针对此材料,可以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立意,可以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立意,也可以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立意。

从电瓶车主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规则意识”“方便自己与影响他人”“习惯是不是小事”等;从小车司机的角度确定话题,如

“指责与行动”“批判与建设”“他错与己错”等;从两者综合的角度确定话题,如“和谐取决于每个人”“自我反省”等。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断舍离”是日本家政咨询师山下英子所倡导的一种极简生活理念:通过“做减法”,“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让自己生活在宽畅舒适的空间,从而寻求压力的缓解和心灵的释放。

这种生活理念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题解析】

倡导物欲更少的简朴生活,以求释放更多的身心自由。也可以从人际交往角度,尚简尚真,摒弃烦琐礼节,;从学习角度,倡导去芜存菁,对一些已经过时的、实用价值不高的资料,对各种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勇于舍弃等。若从反面立意,倡导“加法”,观点深刻,符合主流价值观也算符合题意。

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延安去,到太行去,到敌人的后方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城市去,到部队去,到能生活得好一点的地方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大学去,到夜校去,到能拿到文凭的地方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美国去,到英国去,到一切说外国话的地方去;2000年以后,到国企去,到外企去,到年薪百万的地方去;2010年以后,到机关去,到公务员队伍中去,到一辈子不失业的地方去。

“到哪里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每个年代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不同年代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从上述材料不同年代人们的回答中你能看出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生活是一篇草稿。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改来,涂改去,当弄得几乎干干净净没有了什么差错时,生活也就结束了。”法国年度畅销小说《没什么要紧》中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请发表你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这是一句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首先就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生活之所以多姿多彩,就在于每个人自己的生活草稿与其它人的生活草稿是不同的。不必强求千篇一律,更不必强求完美无缺。多一些个性化的抒写与思考,多一些顺其自然的发现与表达。硬性涂改,强求一致与完美,结果只能是干干净净的时候,也就是抱憾的时候。②生活,就算有差错,也没什么要紧的。要紧的是,我们要爱生活的这份底色——草稿。要把“草稿”里的喜怒哀乐,幻变成自己人生的财富,就算是一种错误,也能创造出美丽的色彩。③人的一生,会发生很多的错误,但也正是因为这些曾经的错误,让我们无法找出“原稿”,让我们也无法“一笔抹去”,所以,我们才更会去为曾经的拥有或者曾经身不由己的错误,写下动人的篇章。具体写作时,还应避免抽象的描写,大而无边的空泛议论。选择议论文,应小切口,深分析。写散文或记叙文,应情感饱满,写得形象、具体、生动,有灵性。

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文题解析】

在这则材料中,写了两种树:野地里的树和公园里的树。对比有何异同:野地里的树有活力却没有约束,公园里的树有美感却没有个性和活力。为何产生差别:野地里的树由它自由生长,公园里的树多次修剪。

作者的态度:批评,否定。作者立意思考:缺乏约束的树成为一堆劈柴,多次修剪的树缺少个性和活力,都不可取。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可见,约束与自由都是我们需要的。这才是这则材料告诉我们的本意。其次,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态度,即认可材料中的意思还是不认可,或有其他看法。可以说,材料中表述的是存在的普遍的自然现象,我们应由自然现象推向人类社会,不难想到,人的世界里也是如此。因此,最为常见的立意是认可材料中的本意。且看一篇范文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趴在鱼缸里晒太阳的乌龟对刚被捕捞起来的鲥鱼说:“哎,你马上就要成为盘中佳肴,

再也不能像我一样呼吸自由的空气了。”鲥鱼奄奄一息:“虽然我的生命短暂,但我至少领略过江海的辽远;你的生命再长,却从未欣赏过鱼缸外的山色湖光。”乌龟悠闲地踱了几步,笑着:“连生命都没有了,还拿什么去见识外面的世界?”

这个寓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作文;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抄袭。

【立意分析】这则材料可采用多角度立意法,1.鲥鱼的角度:生命短暂,但充实,有意义;

2.乌龟的角度:生命的可贵;生命的价值;3.整体分析:要正确认识自己。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果你一直向上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下面;如果你一直向下看,你就觉得自己在上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分析】

写作指导:表层含义: “向上看”即仰视或抬头,“向下看”即俯视或低头;“在下面”即位置在下面,“在上面”即位置在上面。

深层含义:“向上看”可以理解为“目标远大”“积极的人生态度”,“在下面”可以理解为“看到不足和差距”,从而有一种向上的动力。“向上看”也可以理解为“目标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在下面”可以理解为“很渺小”,从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深层含义:“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关注那些生活艰难却不失信心和勇气的人们”,“在上面”可以理解为“自己还是幸福的”,从而获得信心和勇气。

“向下看”可以理解为“只看到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在上面”也可以理解为“自负、高高在上”,从而止步不前。

其次选择角度,鲜明立意。

可以选择第一句立意,可以选择第二句立意,也可以二者兼之立意,最后,要注意文题有写议论文的明确要求。

1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世纪老人、一代才女杨绛先生,百岁高龄笔耕不辍,被称为“史上最高龄的小说作者”。即便在她103岁生日之时,也要谢绝外界一切做寿之礼,以续写的书稿为自己贺寿。杨绛先生曾说:‘我无名无位活到老,活得很自在。’”而现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对此,你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篇三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美主要看气质

2017年高考材料作文“美主要看气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最近,一位女歌手在微博上发了一张吃汉堡包的个人图片,在与网友互动时自认为自己“美”在“主要看气质”,一时引来无数人围观和评论,网民立场各异,众说纷纭。比如相关的评论有:

@随风飘:总比看脸好,进步了。

@一粒小虫:非常无聊。就是换种方式秀自拍,不觉得美在那。

@时尚风:还是广告说得好:品质引领生活。

@小草:我满身都是绿,难道不美吗?

@飞鸿一瞥:全凭一张图片,就摸得着看得见人的气质了吗?

女歌手的一句话,引发了那么多的议论,值得深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指导:

我们先概况此作文材料大意:女歌手认为“美主要看气质”(关键句),对此(美主要看气质),不同的网友表达了不同的观点。然后,我们从材料大意中提取核心内容立意与作文:1、应该围绕女明星认为“美主要看气质”这个观点(或这件事)来谈论;2、网友们的各种观点,是命题者提供给我们的参考立意,我们可以选择其一作为观点来作文,也可以抛开参考立意,提出自己的观点。只要是在女明星认为“美主要看气质”这个观点或这件事的限定内去立意,就是切合题意的。相反,一些同学抛开材料主体内容限制,仅抓住材料“引发了那么多议论”这句话,立意为“言论自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之类,都是错误的。

范文

1、气质源自内心,不溢于外表(观点型标题 50分)

材料中的女歌手发了吃汉堡包的个人照片后,认为美在“主要看气质”。对此,我深表疑惑,难道气质从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看出了?我认为,气质源于内心,不溢于外表。(开篇简括材料,提出观点)

气质,指一个人整体上的一种魅力,是言不清摸不着的。气质并不是单从外表就能表现的,它是通过人的一言一行而散发出来的。如今网络上经常会“蹦”出一些网红,她们因为身材、样貌而蹿红,但她们的出现往往又只是“一刹花火”,这就是因为她们缺少了那一份从内心散发的气质,仅依靠外表夺取关注是绝对行不通的。相反,从内心散发出来的气质,胜过了一切外表的装饰。我们国家央视著名主持人杨澜以她具有亲和力的主持风格以及高雅的举止被评为“世界魅力女性”之一。她着装简朴,从不刻意去装扮,而是顺其自然。可见,气质源于内心,不溢于外表。材料中女歌手认为吃汉堡“美在气质”,实在是对“气质”一词的亵渎啊。(“气质”是什么,对比分析,回扣材料)

气质是要一点一滴地形成的,它绝不等同于外貌。澳洲著名励志演讲师尼克.胡哲天生缺失四肢,他只有短小的上身,但凭着一点一滴的努力以及强大的意志力,他学会了游泳、打高尔夫、骑马......本遭人歧视的他获得了几百万人的拥抱以及深爱他的美丽妻子。尼克.胡哲虽外表丑陋,但他的气质过人。他说过:“即使现在你拿千百万来引诱我,我也绝不会作任何考虑去长出手脚。是挫折成就了

独一无二的有魅力的我。”确实,气质绝不仅靠外表就可以看出。它源于内心,再逐渐散发。(“气质”要点滴形成,与外表不同。理论分析少,多是举例子,故而析理较浅)

纵观当下,小鲜肉、小花旦在荧幕上层出不穷,并受到了热捧,众粉丝称之“气质非凡”。但此处的气质真为真正意义上的气质吗?一些明星的教养实在有待提高。“柯震东吸毒事件”、“高晓松醉驾”、“英国女星当街与粉丝对骂”......这些事件的出现与他们自称的“有气质”是否大相径庭了呢?颜值社会要不得啊!(当下一些明星有的是颜值,而非“气质”。理论分析稍欠)

让气质与外貌齐绽放。女星赵丽颖长相漂亮,但从不高高在上,她不忘初心,努力做一个演员。纵使她已经很红了,但她依旧是“拼命三妹”。她用努力给粉丝带来正能量,真不愧为气质美女。正如她言:“我的努力配得上我的运气。”相比女歌手那略显肤浅的配图自赞,赵丽颖才是真正的“气质美女”。(让气质与外貌绽放。也是单纯举例,缺乏理论分析)

气质源于内心,不只溢于外表。愿我们都不要陷入与材料中女歌手一样的误区,错把外表当气质。(回扣主题,回扣材料,简洁结尾)

2、追求内在美(观点型标题 50分)

女歌手在微博上发一张吃汉堡的个人图片,并自认为自己美在于气质。这样的照片真的表现一个人的内在美吗?显然单纯一张照片并不能说明一切。我认为我们应该去追求内在美,而不是发一张照片就自论自己气质美。(开篇简括材料,提出观点)

内在美即为精神之美,灵魂之美。内在美不表现在外表,一个人的外表美并不代表着它的内心就美,以貌取人的观念是审美的大忌。一个人的内在美表现于他的精神之丰满,灵魂之高贵。曾被认为是完美教父的美国影星马兰·白龙度,不也是最终因为各种不好的行为而沉落了吗?美在外表,只能说其天生丽质,不能判断其内在一定美。女歌星一张吃汉堡的照片就自以为是美在气质,这种说法不但可笑,而且荒谬。(“内在美”是什么,对比分析,回扣材料。这段理论分析很充分)

内在美需要我们去追求,追求内在方能使自己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内心美才是品质之美,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追求内在美,他的心灵才能不断得到净化,他的精神才能不断得到完善,这样他才能达到美之境界。外表美丽,内心充满污秽,那么这个人依旧丑陋;外表普通,但精神品质高,那么这个人也会被认为魅力。东施效颦,最终换来的不是赞赏而是嘲笑。如果只去模仿他人的外在美而不去学习他人的内在美,那么最终也只能是一个精神空虚的外壳,内心依旧得不到提升,也就无法达到另一个境界。(追求“内在美”的重要意义。这段说理非常充分)

然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人都只是注重于物质的美,外在的美,而不去注重内在美的培养。多数人都认为外在美很重要,并想尽千方百计去使自己变得更加漂亮,整容,各种化妆品的使用,外表变得美丽了,但是内在却非常污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往往是根据外在而不是内在去判定一个人是否美,这些值得我们去深思。材料中的女歌星以自己的一张照片就自以为自己气质美,岂不是很荒谬?(批判现实,回扣材料)

追求内在美,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他的思想才会得以提升。毕淑敏有言:“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女人,

血管里恐怕都是水。”外在美不会有永恒的保存,我们终会有老去的那一天;但是内在美可以伴随着我们一生,即使老去,精神依然丰满,灵魂亦然高贵,这样的美不是更加美吗?追求内在美需要的是我们的修养,我们的精神,甚至于我们高贵的灵魂。(怎么办。这段援引名言,在说理上也下了重笔)

因此,我们都应该追求内在美,不要像女歌星那样凭借一张照片就自认为气质美。(回扣主题,回扣材料,简洁结尾)

美在何处(提问型标题 50分)

余秋雨曾在《废墟》中写道:“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在当下,没有皱纹的人比比皆是,无谓可怕不可怕了。人们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美颜”“美图”各种横空出世的拍照神器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令我们产生了男子个个貌若潘安,女子个个堪比西施的审美疲劳。(援引余秋雨名言,揭示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为下文张本){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在看脸的时代还没结束之际,一张女歌手吃汉堡包的“主要看气质”的图片却火了起来。女歌手认为自己“美”,“美”在气质而不在脸,对此,不乏口诛笔伐者,也不缺粉丝们进入一个看“气质”的时代。(简括材料)

然而,笔者却不认为女歌手美。凭一张图片,还是一张经过美颜的图片就可以判定一个人的气质有无吗?女歌手这一动作无非是哗众取宠罢了。而众网友们的评论也只是反应个人价值观念取向而已。(提出观点。这三段写得很自然,但就考场议论文而言,入题太慢,比不上前二篇开篇点题式的写法)

“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钱钟书如是评论杨绛的。杨绛,这位百岁老人,在相继送走丈夫与女儿后,仍着力编写《我们仨》以及整理钱钟书的著作,她的《走在人生边上》更是激励影响了千万人,而这位才女却从不认为自己美,但通过文字便会使人触摸到她的美,感受她的气质。她没有如女歌手般利用社交圈哗众取宠,她只是默默地积淀着。杨绛是美的,她美在不图浮华,她美在与生俱来的气质。(举例,析例。)

“你是风,你是爱,你是人间四月天”。这位倾倒众生的才女林徽因如是吟唱。林徽因,这位倾城绝世的才女,与丈夫梁思成潜心研究中国建筑学,她默默支持丈夫事业,投身于建筑的保护。她是美的,她美在由内到外散发的气质,这才令得徐志摩对其一世不忘,金岳霖对她穷其一生的伴随以及梁思成的不离不弃。(举例,析例。)

古语曾言:“美,于心也。”真正的美,不是在于你发的自拍有多好看,你的附文有多精彩。在如今“有图不一定有真相”的年代,我们更要重新树立自己正确的审美观,如古代诸葛亮的妻子黄硕,虽其貌不扬,但她却是诸葛亮的贤内助,为诸葛亮出谋划策,她外表虽不美,但那却也是真正的美,只因她美于心,美于情。又如今日浮出众人眼前的小江老师——江一燕,她样貌清纯,却从不把这当作哗众取宠的资本,而是默默地八年如一日地去支教。江一燕也是美的,她不仅美在样貌,更是美于心,美于气质。(什么是真正的美,举例分析。)

反观女歌手之做法,也许有人会认为她美,但绝不是如她所言美在“气质”,真正的美是由内而外所散发的,与其在社交圈哗众取宠,还不如“退而结网”,让真正的美表现在众人眼前。(回扣材料,提出解决之法。这个结尾很自然。就整篇而言,论据丰富,但说理欠缺,未有层次推进得之清晰思路)

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篇四

2016-2017高考作文素材 精编(本人亲自使用)

勤 奋 读 书

名言:

1、三更灯火五更明,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华罗庚

4、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自学,是不必担心不成才的。 ——华罗庚

5、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 ——(谚语)

6、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高明

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联)

8、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 ——门捷列夫

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言。 ——陶渊明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事例:

1、达•芬奇画蛋: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多天。老师见他有些不耐烦了,便对他说:“不要以为画蛋容易,要知道,1000个蛋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所以,要在画纸上把它完美的表现出来,非得下番苦功不可。”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时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2、孙康映雪夜读: 晋人孙康,家贫而酷爱读书。夜晚,虽有时间却买不起灯油,只好默默地回忆,消化白天学过知识。有年冬天,他半夜醒来,感到屋内并非漆黑无光,还能隐约约看到一些东西,原来是皑皑白雪反映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于是雪夜,特别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孙康苦读的好时光。由于勤奋好学,他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学者,并当上了御史大夫。

3、头悬梁锥刺骨: 战国时苏秦,与魏人张仪同师鬼谷先生。他夜间读书,苦心钻研,困倦欲睡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脚步上。

汉代孙敬好学,读书时,用绳子把头发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来督促自己努力攻读。

4、被认为是傻子的科学家: 本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童年时并不显得聪明,3岁时才学会说话,父母因而认为他是一个傻子。上学后,有位老师对他父亲说:“你的孩子将是一事无成”,甚至勒令他退学。16岁时,他报考苏黎世大学,又因成绩差而名落孙山。但他并不恢心。通过勤奋学习,成了杰出的物理学奠基人。曾有青年问他是怎样成功的,他写下了这样一个公式:A=X+Y+Z(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学习、工作,Y代表好的学习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5、明代宋濂抄书苦读 6、自学成“家”的高尔基

注重积累

名言:

1、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荀子

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

3、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 ——贾兰坡

4、 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鲁迅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荀子

6、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

8、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事例:

1、锦囊出珍品: 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搜集素材,他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一天下来回到家中,将锦囊中积累的纸条拿出,在灯下选择整理,将有用的纸条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写作用。

2、陶瓷积累知识: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的贴着标签,整齐的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把平时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门类放到各自的陶罐中。等到资料积累的可以写作时,便函将陶罐倒空,将资料整理成文。

3、日积月累终成伟业: 革命导师马克思,为写《资本论》,阅读了1500多种书,在书中引用了十几个学科、数百个作者的观点,留下了一百多本读书笔记。列宁在《列宁全集》中引用自已看过的书竟达1.6万多册。他在研究帝国主义专题时,读了148本书、49种期刊中的232篇文章,写下60多万字的札记。

4、“厚积”者的楷模: 列夫•托尔斯泰如果没有那一叠厚厚的审讯记录,如何写出那原汁原味的俄罗斯下层劳动人民的语言;李贺如果没有那个装诗的锦囊,怎能写出那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姚雪垠如果没有那万张专题卡片,就不会有今天的长篇小说《李自成》。

家庭教育

名言:

1、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2、 父善教子者,教于孩提。 ——林遗

3、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颜之推

4、 爱迪生幼年的故事,给了我两个深刻的印象:一是科学要从小孩学起,二是科学的幼苗要像爱迪生的父母一样爱护才能保全。 ——陶行知

5、 父母的生活就是孩子进入社会前的一本读物。 ——席慕蓉

6、 父母的德行是儿子的最好遗产。 ——塞万提斯

7、 孩子是映照父母行为的镜子。 ——斯宾诺莎

8、 当孩子一开始呼吸时,教育就开始了。 ——保尔

9、 树不修不成材,儿不育不成人。 ——谚语

10、养不教父之过,训道不严师之惰。 ——谚语

事例:

1、不知道吃鸡蛋: 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小皇帝》中记叙了这么一件事;有个学生到学校蒸饭吃,看到饭盒里有个圆圆的鸡蛋,她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吃,去问了其他同学,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吃这个鸡蛋,最后又把它原封不动地带回了家,使得她的母亲哭笑不得。

2、孟母为孟子三迁: 孟子幼时不喜欢读书,只知道嬉戏玩耍。孟母带着孟子先住在墓地附近,后住在市镇上,但她认为这些都不是孟子居住的好地方,最后搬到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孟子每天接触的都是读书人也就读起书来,后来成为大学问家。

珍惜时间

名言:

1、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

2、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罗懋登

3、 百川到东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独伤悲。 ——《乐府诗集》

4、 失掉了现在,也就没有了未来。 ——鲁迅

5、 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6、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2017高考作文用什么样的材料好}.

7、 时间可以获得金钱,但金钱却买不到时间。 ——谚语

8、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

10、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关汉卿

11、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郭沫若

12、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争分夺秒。 ——爱迪生

13、你热爱生活吗?那么别浪费时间,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14、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高尔基《夏天》)

事例:

1、《今日》诗与《明日歌》: 中国古人十分珍惜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明朝吴县学士文徵明,是著名的书画家,他写了一首《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请初学者钱鹤滩在《今日》诗的基础上又改写了《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2、鲁迅笔名的含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是与现代中国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鲁迅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当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刚揭开序幕时,鲁迅就用犀利的杂文和新颖性小说为它呐喊奔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鲁迅向许寿裳解释用“鲁迅”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和迅速之意。他认为自己比较笨拙,只有勤勉,才能在一定的时间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有人说鲁迅是天才,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的。”

3、巴尔扎克惜时如金: 巴尔扎克是位多产的作家。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巴尔扎克太累了,对一个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一小时后叫醒我。”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过了一小时,几乎是暴跳如雷的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了我多少时间性啊!”他平时每天写作十六七个小时,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上一篇:2017长春中考作文题目
下一篇:2017高考作文点评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