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来源:快速阅读题目 发布时间:2012-11-11 点击: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一

2017北京高三期末城六区作文汇编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北京城六区

高三语文作文汇编

一、(东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 北京市共辖16个区,每个区都有其地理、物产、风俗等文化特征,请你结合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外地游客拟定一个‚一日游‛的游览计划,并对游览地做简要介绍。

要求:简洁,明确,有吸引力。

② 名称各异的手机解题软件,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之为‚解题神器‛。随着这些‚解题神器‛在中小学生中的覆盖率越来越高,社会上对此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请针对上述现象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③《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等六部经典名著中一定有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物,请选择一个人物,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情。

要求:结合人物的经历或性格。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西方的光,东方的影》一文结尾作者慨叹‚留给美的空间‛越来越少,请以‚美的空间何以越来越少‛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拘泥这篇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见解。

②为了让大家能在上下班的途中看书,前不久,一女演员在地铁里‚藏‛了100本书,其中还有几本中夹着她的留言。当她把‚藏‛书过程分享到网上后,网友们纷纷在地铁里寻找了起来?

请为自己设定一个身份(藏书者、寻书者、书??),围绕这个身份,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二、(西城)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六部经典名著以其独特的魅力,为人们所熟知。

①有很多人喜欢外出旅行时带上书。如果外出旅行需要从这六本书里选择一本,你会带哪一本呢?请谈谈你的理由。

要求结合书的内容或艺术特点等,言之有理。

②这六部作品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人物形象。请从这六部作品中选择一个人物形象,以‚我看到了你灼热的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要求在横线上填写人物名字,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纸上。 ①《庄重》这篇文章,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你对‚庄重‛有怎样的看法?请以‚也说‘庄重’‛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局限于朱以撒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将自己的书贴上特定标签或写上几句话投放到公共场所,如咖啡馆、地铁或公园内的长凳上??无偿提供给拾取到的人阅读;拾取的人阅读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将该书投放到公

共环境中去。这就是‚漂流书活动‛。

一位主人都希望自己的书被人带走,想象着它进入另一些人的世界——和他们发生各种奇妙的联结。这样,一本流动起来的书,便有了它的故事——书的生命或人的生命,都可能由此变得不再平淡。请根据上面的提示语,发挥想象,以‚漂流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有形象,有情节,有创意。

三、(海淀)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请从‚中国结、微信、灯笼、饺子、高铁‛中任选三个词语,展开合理想象,描绘一个欢乐的场景。要求:描写生动,注意特定的氛围。150字左右。

②有人说:当你们出门,到世界上去走走,最好还是手拉手。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谈谈看法。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150字左右。

③请以‚2016年,总有什么让我们无法忘怀‛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150字以内。

26.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请以‚都是为了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洞庭湖畔,伴随着古朴豪放的渔歌,老渔夫燃香祭拜,祈祷丰收与平安,拥有数千年历史的牧渔纳福仪式被重新演绎。今冬的小雪节气,北京的第一场雪如约而至,朋友圈一时被雪景与兴奋刷屏。不少人感叹,下雪是大自然举办的一场仪式,让我们感受到了鲜明的季节变化。

有人说,仪式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可有可无;有人认为仪式内涵丰富,不可或缺;有人觉得,身处快节奏的社会,可以没有仪式,但不能没有仪式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四、(朝阳)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北京的春节庙会,有人认为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有人认为有种种弊端可以取缔了,你怎么看?请谈谈看法。

②请从《红楼梦》里的王熙凤、《狂人日记》里的狂人、《边城》里的翠翠、《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中任选一个人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为其画像。

③请以‚蓝天下‛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①请从‚嘿、哦、哈、呵、啊、哟、唉?‛中选取一个词语,填充在题目空白处‚来了?‛,并以此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②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这段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五、(丰台)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从下面三幅图画中任选一幅进行描绘。要求描写细致,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或精神面貌。不超过150字。

孙少平 林黛玉 桑地亚哥

(2)中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传统意象,如杨柳、菊花、鸿雁、落日等,这4个传统意象中你最喜爱哪一个,请说明理由。要求条理清晰,言之成理。不超过150字。

3《华严经》中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的‚初心‛是什么?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不超过150字。

2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西湖的‚相宜‛》中说:‚除少数景点外,整个湖区是免费开放的。这种智慧的举措,使得西湖更呈现一种大气和开放气度,提升了人气,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这段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2今天是一个思想开放、科技发达、经济繁荣、生活多元的新时代,假如发明活字印刷的毕昇、锐意改革的王安石、千古才女李清照、知书达礼的刘兰芝、落魄潦倒的孔乙己来到今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

请从上述5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以“假如________生活在今天”为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所选人物,完成题目;自选角度,自定立意。

六、(石景山)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4. 微写作(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以下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据调查,许多大学生对其报考学校及专业缺少了解。其中,75.2% 的学生‚了解一小部分‛或‚全不了解‛,3.4% 的学生‚了解‛。这导致学生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接近20%的学生对就读学校不满意,超过50%的学生对就读专业不满意。

①请就上述材料内容发表评论。要求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②为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你去请教职业生涯规划老师。老师需要先了解你的情况,请写一段话介绍自己。要求条理清楚,言之有物。

③苏霍姆林斯基说:‚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请围绕‚我的专业,我的幸福‛,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5.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蒙古长调》叙写了蒙古民族灵魂的歌音——蒙古长调,它穿越时空,魅力永恒。但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下,蒙古长调也面临着危机。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②虽然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但人类仍然对自由飞翔充满渴望。像人类一样,世间万物何曾没有飞翔的愿望。当飞翔如愿实现,你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生动而启迪心灵的故事。

请展开想象,以“飞翔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在横线上填写适合的词语(自选一实物),补全题目。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二

2017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三

丰台区2017年高三期末语文试题答案

丰台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

高三语文试卷答案2017.1

一、本大题共8道小题,共24分。

1.D。(3分)【解析】A.“改变和颠覆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概括有误,原文为“它可能极大程度地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理念”。B.原文为“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机器人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C.“人形机器人已经完全具备人类的交际能力”原文无据。

2.【参考示例】人机协作更密切、更安全。(3分)

【评分标准】“人机协作”,1分;“更密切”“更安全”各1分。意思对即可。

3. C。【解析】“工业高级自动化水平位居前列”概括有误。原文为“中国的机器人化和工业高级自动化仍然任重道远”。(3分)

4.B。【解析】“无需规划路径”原文无据。(2分)

5.B。(3分)

6.B。【解析】此处的引号表示特定的称谓。(2分)

7.C。【解析】“全向天线”应为“定向天线”。(3分)

1都具有先进的传感器、相机等部件,对外部环境具有感觉能力。○2都具有独8.(5分)○

3都能适应外部环境或外部对象协调立判断、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独立工作的能力。○

4都不断拓展人类应用或工作。即能获取外部信息,并进行信息反馈,灵活调整工作状态。○

5都能胜任日趋复杂探测领域和范围。如:制造行业、教育科研航空领域、月球探测等等。○

的工作,有成效。如:完成装配工作、科研工作、月球探测工作等。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6道小题,共24分。

9. C 【解析】间,(从)小路。(3分)

10. C【解析】A.均为连词,表原因,因为。B.均为连词,第一个表承接,就;第二个表递进,并且。C.第一个“之”为“代词,他(王亮)”,第二个“之”为“助词,表取独”。

D. 均为远指代词,那。(3分)

11. B 【解析】“进”“归”解释错误。多次推荐选拔人才,成为士子们的归属(3分)

12.(4分) ①不久授予王亮晋陵太守,他任职清廉公正,有良好的政治措施。

【评分标准】“寻”“拜”“清”“公”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②人跌倒了却不去扶他,哪里还用得着那个扶助他的人呢(还用那个辅助的人干什么呢?)。

【评分标准】“颠”“安”“相”共1分,错2字扣1分。全句大意1分,共2分。

2义师进城时,王亮既13.(6分)(1)“去礼”(2分)①祏昵之如初,他却与祏情好携薄。○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3元日皇帝大宴宾客,王亮称病不参加。 不亲自迎接又不派人表达诚意。○

4王亮被废为庶人后,隐居闭门,不与宾客交往。 “远众”(2分)○

1○2○3中说及1点2分,总分2分。○4点2分。意思对即可。 【评分标准】○

(2)贾元春(1分)陶渊明(1分)

14.(5分)示例之一: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不符合“仁”的标准。(1分)在乱世中,他应该尽到大臣的职责。他应该像古代的贤士一样,远离那些暴虐的人;他应该像古代的那些贤德之人一样,想尽办法劝谏残暴之人,哪怕被暴虐者降为奴隶;他应该像那些正直的贤人一样,直言进谏,阻止暴虐的君主。但王亮却曲意攀附东昏侯,以求自保,失去了大臣应有的气节。(4分)

示例之二:不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进退,体现了他对“仁”独特的价值追求。(1分)他做晋陵太守时,为官清正公平,被人称为美政,这应是符合“仁”的标准的。当义师进城时,他既没有亲自迎接又没有派人表达诚心,更表现了王亮士大夫的气节,这也符合“仁”的含义。同样,王亮不曲意逢迎皇帝的大宴宾客,被削职为民后怕连累他人而屏居的生活,这都表现出王亮的进退符合“仁”的标准。(4分)

【评分标准】观点1分,结合选文内容分析4分。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18分。

15.D【解析】“直接描绘”概括不准确。(3分)

16.C(3分)

【解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蜀相》,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黄鹂隔叶,亦不过空作好音。“自”、“空”二字写出了一代名相祠前的凄凉、冷落气氛,蕴含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心。此句为“借景抒情”,并非“借物喻人”。

17.(6分)【参考答案】相同点:吴钩是一种武器,两诗中作者借“吴钩”意象表达自己矢志报国的雄心。(2分)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不同点:两诗作者借“吴钩”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尽相同,王诗抒发的情感是:即使被贬,但仍愿奔赴边塞,保家卫国,充满自信和豪气。(2分);辛词则抒发的是英雄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2分)。

【评分标准】相同点2分,不同点4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答案】①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②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③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或“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或“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评分标准】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19.D 【解析】 A.原文为“西湖单独的景致不那么出众,整合起来却美得恰到好处”。B.“运用黄金分割线”的原理治理西湖”文中为“暗合”非主动“运用”。C.“苏堤庇护”文中无据,“荡漾着生命的灵气”与“苏堤”构不成因果关系。(3分)

20.C 【解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3分

21.(5分)(1)西湖面积适中,山水比例匀称。(2)在西湖内,各种景观的关系呈现一种有呼应、有关照、相辅相成的景象。(3)西湖和杭州城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关系是和谐的。

【评分标准】第(1)点1分,第(2)点2分,第(3)点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22.(4分)第④段中的“无过不及”:苏堤位处西湖一隅,从中国画的虚实相生来说,苏堤为“实”,因“厚重”“敦实”而“谦让”;而湖面空白为“虚”,因空疏、清淡而“张扬”。“谦让”与“张扬”和谐共处,“不偏不倚,无过不及”。(2分)

第⑥段中的“无过不及”:西湖和城市相辅相成,既不退回到原始野性的自然界,也不让城市彻底抹去自然界的本性,把西湖的发展控制在适合程度,使城市发展免踏“异化”歧途,“不偏不倚,无过不及”。(2分)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23.(4分)【解析】(1)对比。如将西湖与太湖、瘦西湖比较,突出西湖作为一个自然人文景观体系,在大格局内面积适中,山水比例匀称,是“相宜”的。又如北南二塔的比较,“断桥残雪”与“花港观鱼”的比较,突出在西湖的大格局内,各种景观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是“相宜”的。

(2)类比。如“三潭印月”恰似西子的肚脐,与灵隐寺弥勒佛的肚脐、敦煌飞天的肚脐比较,西湖因这一“肚脐”,湖面才荡漾着生命的律动和灵气,西湖才显得更优雅、妩媚和虔诚。这一比较突出“三潭印月”与整个西湖、苏堤的“相宜”。

【评分标准】例子1分,点明比较对象1分,分析其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

24.(5分)【示例一】①边城那里的小溪、小塔、渡船、吊脚楼等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清丽,优美如画。这里的自然风光,没有人工雕琢与粉饰的痕迹,是大自然原生态的呈现。②《边城》描绘了一幅美丽湘西的地域风俗画,如端午风俗、老船夫的摆渡等,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③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与地域风俗、风情等人文元素彼此融合,彼此映衬,和谐统一,是“相宜”的。

【示例二】①边城那里的小溪、小塔、渡船、吊脚楼等富有地方色彩的景物,都自然清丽,优美如画。这里的自然风光,没有人工雕琢与粉饰的痕迹,是大自然原生态的呈现。②《边城》构造了一个和都市文明迥然不同的湘西世界。它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侵蚀,保留着古朴、自然、原始的人性美,人情美,如翠翠的单纯、质朴,又如老船夫去世后人们对翠翠的关照等。③原生态的自然美景与淳朴自然的人性美、人情美彼此融合,彼此映衬,和谐统一,是“相宜”的。

【评分标准】“自然美景”2分,“地域风俗”或“人性美,人情美”2分,“两者和谐统一”1分。意思对即可。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10分)

一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 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6.(50分)

1题

第○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2题

第○

说明:没有题目,扣2分。错别字3个扣1分,重复的不计。

【文言文参考译文】

王亮字奉叔,琅邪临沂人,是晋朝丞相王导的第六代孙。王亮因为是名门家族的子弟,宋朝末年被选拔娶公主为妻,授予他驸马都尉。齐朝的竟陵王萧子良开设西邸,邀请有才能的杰出人才来组建士林馆,派遣工匠为他们画像,王亮也参预其中。王亮调任中书侍郎、大司马从事中郎,调任衡阳太守。因为南方地势低下潮湿,他推辞没有去上任,调任给事黄门侍郎。不久授予王亮晋陵太守,他任职清廉公正有良好的政治措施。当时齐明帝作相,听说后赞扬他,荐举他作了领军长史,特别被赞赏接纳。等到齐明帝即位,王亮累迁太子中庶子,尚书吏部郎,他以阐述事情条理清晰而出名,又调任侍中。

建武末年,王亮担任吏部尚书。这时尚书右仆射江祏管理朝政,多次推荐选拔人才,成为士子们的归属。王亮凭藉身居选部,常常主张不同的观点。当初王亮没有做吏部郎时,因为江祏是皇帝的内弟,所以和江祏交情很深,江祏为他扩大声誉,王亮更加被皇帝所器重;到了这个时候他跟江祏的交情疏远冷淡了,但江祏还像当初一样对他很亲近。等到江祏被杀,众小人违弃教命,凡是拜官授职,全部经由内宠决定,王亮再不能制止。对外好像详细审察,对内并没有显明的鉴识,他们选拔录用的,仅局限在资历等第上罢了,当时的人们不认为他们有才能。不久东昏侯(萧宝卷)任意残杀,酷刑已经肆行,王亮依附取悦,最终免于被杀。

仁义之师到达新林,朝廷内外的众多官员都在路上欢迎,那些不能脱身的人,也派人从小路去表达真诚的心意,惟独王亮没有派遣人去。等到城内安定以后,大家只推举王亮做首领。王亮出来拜见高祖,高祖说:“人跌倒了却不去扶他,哪里还用得着扶助他的人呢。”却没有给他定罪。高祖接受禅让登基,任命王亮为侍中,邀请他辅佐朝政,封他为豫宁县公。天监二年,王亮转任左光禄大夫。正月初一在朝廷会见各国宾客,王亮推说有病没有上殿,设筵别省,并且谈笑自如。几日后,皇帝召见公卿询问事情,王亮面无病色,御史中丞乐蔼上奏说这是王亮对皇帝大不敬,讨论判处他弃市的刑罚。皇帝下令削去王亮的官爵废为庶人。

天监四年夏天,高祖在华光殿饮宴群臣,对大臣们说:“朕每天到日斜时仍办理朝政,想听到理政的得与失。卿等可以说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应该各自尽可能进谏。”尚书左丞范缜站起来说:“司徒谢朏本来只有虚名,陛下却这样提拔他,前任尚书令王亮很有料理实事的才能,陛下却如此废弃了他,这是愚臣所不能明白的。”高祖脸色一变说:“卿可再说别的事。”范缜坚持己见,高祖很不高兴。

王亮因此隐居闭门,不与宾客交往。他遭逢母亲亡故,服丧尽孝道。八年,皇帝下诏起用王亮为秘书监,不久加通直散骑常侍,几天后迁太常卿。九年,转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那一年王亮去世。王亮的谥号叫炀子。

陈吏部尚书姚察说:孔子说“商朝有三位具有仁德的人,商纣王无道,微子因劝谏不听离开了,箕子因劝谏最终成为奴隶,比干因规谏而被处死”。可王亮生活在乱世时,权势地位都显示了出来。他对于取舍的把握,怎么会和三位仁者如此不同呢!等到拥护新朝建立,承蒙宽容的政治,成为辅助帝王创业的大臣,他本来就会在心里感到惭愧。他自取废弃败亡,不算不幸。《易经》说:“不是自己应该凭借的东西却凭借了,自己一定会招致危险。”王亮仕途的进退失当,主要是他失去应该凭借的“仁”的准则。可惜啊!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四

北京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与评标)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16.11

本试卷共7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流寓‛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在这一语境中,‚流寓‛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流寓‛解释为‚寄居他乡‛。《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流寓’亦作‘流庽’: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流‛字。如果理解为‚流动‛,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流寓‛。如果理解为‚流落‛、‚流.放‛的话,‚流寓‛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流落‛一词有‚漂泊外地,穷困失意‛.

含义,‚流放‛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流寓‛是指‚不得已‛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流寓‛;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流寓‛,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流寓‛。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二王八司马事件‛,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

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流寓‛概念探源》)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流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寓”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流寓”必须是“不得已”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流寓”有关的一项是(2分)

A.三闾大夫 B.东坡居士 C.范文正公 D.七绝圣手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

畏惧的‚瘴气‛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荒服‛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和陶诗‛。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九死一生‛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诗意地栖居‛。 ..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流寓文士“诗意地栖居”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 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D. 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4. 下列对材料一、二中出现的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流放:“放”的第三笔是“丿” B.负书担橐:口袋。 .

C.荒服:泛指边远地区 D.栖居:“栖”读作“qī”

5. 下列各句没有反映诗人流寓经历的一项是(3分)

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诗经·氓》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白居易《琵琶行》

材料三

流寓文士来到岭南之后,一方面用诗文排遣心中之情,另一方面则深入民间为民谋利,在蛮荒岭南积极实践自己未尽的政治抱负,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的影响。

明代弘治年间连州知州曹镐撰《旧志序》,认为连州风气之变,‚乃自韩昌黎、刘梦得两公始‛。刘禹锡在连州至少做了三件大事。一是编医书,惠及百姓。刘禹锡对医学颇有研究,他结合自己40多年积累的验方,编成了《传信方》医书,让连州人受益。二是重教兴学。在刘禹锡的带动下,连州文风迭起,吸引了荆楚吴越的儒生纷纷来连州求学。在唐代,广东共有48名进士,连州就有12名;到了北宋时期,广东共有进士127名,连州就有43名,时称‚连州科第甲通省‛。三是关心少数民族。刘禹锡在连州期间写下了《莫徭歌》《蛮子歌》《连州腊日观莫徭猎西山》三首诗,对徭族人的外貌服饰和狩猎活动以及他们的勤劳神勇大加称赞。

柳宗元流寓柳州可谓他本人之不幸,但又是柳州人民之大幸。唐元和十年,柳宗元第三次被贬到柳州为刺史,其内心非常痛苦,但他依然积极为政,兴办儒学,推行教化,开挖水井,养民安民;反对横征暴敛,力主轻徭薄赋,对柳州地区的整个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千百年来,柳州人以修建柳侯祠的方式来表达对柳宗元的纪念。至今,文慧桥、文慧路等路桥名称依然体现着人们对他的缅怀。

‚不虚南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以八月之治而令江山易其姓,韩愈在潮州人心目中不仅是文化先驱,更成为神明一般的存在。到潮州后,韩愈驱除鳄鱼,奖劝农桑,兴办教育,大修水利,延选人才,传播中原先进文化,从而使当时的蛮荒之地潮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面对边远落后的蛮荒之地,来自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流寓文士们自觉承担起传播先进文化、先进生产方式的责任,他们不愧为岭南大地的文化拓荒者。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6. 根据“材料三”,下列不属于流寓文士政治抱负一项是(2分) ...

A.重教兴学 B. 养民安民 C. 江山易姓 D.奖劝农桑

7. 根据“材料三”,下列描述流寓文士给岭南大地带来深远影响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不仅被广泛传扬并得到妥善保护。

B.岭南的医学、教育、生产方式甚至经济生活都发生了变化。

C.流寓文士积极为政和解决民生问题使百姓生活有显著变化。

D.流寓文士的诗文作品和文化传播丰富了岭南地区文化意蕴。

8. 请结合上面三则材料,简要说明韩愈、柳宗元、刘禹锡、苏轼等流寓文士具有的共同特征。(6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 霍光字子孟,骠骑将军去病弟也。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光承皇太后诏,迎昌邑王贺。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即位,行淫乱。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光曰:‚今欲如是,.

于古尝有此不?‛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光乃引延年给事中,阴与车骑将军张安世图计,遂召丞相、御史、将军、列

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

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今日之议,不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王曰:‚何为?‛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

‛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

余人,皆送廷尉诏狱。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光敕左右:

‚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陈列殿下。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光与群臣连名奏王,尚书令读奏。

皇太后诏曰:‚可。‛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光曰:{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起就乘舆副车。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长不复见左右。‛光涕泣而去。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杀二百余人。 .

(取材于《汉书·霍光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光忧懑 忧懑:担忧,气忿 ..

B.今日之议,不得旋踵 旋踵:转向,告密 ..

C.天下匈匈不安 匈匈:动乱,纷扰 ..

D.臣等驽怯 驽怯:无能,怯弱 ..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更选贤而立之 .

光涕泣而去 .

B. 先帝属将军以幼孤 .

作《师说》以贻之 .

C. 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亡道不失天下 .

D. 徐之,何乃惊人如是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

况且汉天子的谥号常带孝字,就为长久保有天下,使宗庙祭祀不断啊

B. 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

仔细值班警卫,(以防昌邑王)突然发生意外自杀身亡

C. 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

昌邑王向西拜了一拜,说:“我很愚笨,担当不了汉朝的事。”

D.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

昌邑群臣坐等灭亡,滥用教导百姓的职权,使王陷入邪恶的境地

12.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

②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

13.文中两次出现“光谢曰”,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霍光“谢”的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14.《汉书》中说霍光“沉静详审”,请联系全文,概括霍光为废黜昌邑王做了哪些审慎周密的安排?(6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8题。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句劈头自问,其中暗含诗人无所事事的烦闷。

B.三四句用“古树”和“秋声”交代诗人居住的环境。

C.第六句“空复情”中“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D.最后两句是说为了解除思念就跟随汶水一路南行。

16.下列诗句中与“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B.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李白《行路难》

C.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D.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水调歌头》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五

2017海淀高三期末语文试题

2017朝阳区高三期末语文作文篇六

2016-2017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分析及优秀考场作文

高三语文期中试题阅卷分析 2016.11.20

13(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实词、句式以及对句意的把握。平均得分2.6分,难度系数50%。 阅卷标准:“诣”翻译为“到”“去”等得1分;“节度”翻译为“指挥调度”“指挥”“调度”“调遣”等得1分;“以利啖之”翻译为“用好处收买他们”“用金钱利诱他们”得1分;“冀”翻译为“希望”“期望”等得1分;“为”翻译为“被”“为„„所”等得1分。

答题情况:此翻译本身并不难,基本都是对课内知识的考查,但是学生答题情况并不乐观。“诣”基本都能答对,“以利啖之”很多同学没有字字落实,(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史记·高祖本纪》)“以”翻译成“凭借”“因为”,“之”翻译不出来,“啖”部分同学翻译为“说服”“劝说”不得分,能翻译出“引诱”“利诱”“收买”的都给分,翻译成“贿赂”不得分。“冀”也翻译的不错,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学翻译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不得分。“节度”仅有少数同学能够翻译出来,大部分同学翻译为“接受节度”“成为节度使”或者“接受节度使的职位”,不得分。

13题第2小题平均得分2.5分左右。

得分点为“手书”“报”“效”“不之顾”大意通顺。“手书”可译为“亲手写信”“用手写信”“亲自写信”,“报”译为“回复、回答、答复”都行,“效”译为“仿效、效法、仿照、效仿”皆可,“不之顾”必须翻译出宾语前置句,同时“顾”要翻译对,译为“理睬、理会、搭理”正确,意译为“不听、不管”也可。大意通顺的一分基本给了学生,也就是对一个点就给2分。 问题:1、错别字太多,像仿效的“效”、理睬的“睬”,出现错别字该处不得分。

2、对课本知识点的迁移使用很不好,像“手书”,《项脊轩志》中有“手植”,《报任安书》中的“报”,翻译的都不好。“手”翻译为拿着、手持、手捧,“书”翻译为写文章、写奏章、写文书,“报”翻译为禀报、报告、上报、回报等。“期”未做得分点,翻译的也不好,如约定、期间、满一年,“效”翻译为效力、效忠、效命,“顾”翻译为在意、顾及、顾惜、考虑、回头看、回复、看、不屑一顾等。

建议:1、加强学生的翻译训练,尤其是尽量做到直译,多多落实实词的翻译,尽量让学生举一反三。2、重要的特殊句式必须落实好。3、必须提高学生结合语境把握句意的能力,避免翻译出来的句子不通顺,不合逻辑,不合常理。

14(1)此题考查的诗歌的炼字。平均得分2分(2)标准:放宽了答案标准,只要这两句诗句翻译准确,得2分,然后如果对句意概括分析出景象特点如:宏大、壮阔、壮观、辽阔、壮丽、恢宏等类似词语的再加2分。有些同学按炼字型题目作答,很好,但看卷时,没有按步骤赋分。因此,答上情感的不管对错,均不作赋分要求。(3)出现的问题:诗句意思不理解。比如“积气”的气,很多同学理解为怨气。诗句不会概括分析,仅仅翻译诗句。没有概括出景物的的点。(4)错例展示:1、“冲溢”为动词,冲,冲起;溢,溢满,运用对偶,将长岛的环境进行渲染,抒发了自己惋惜之情。0分2、用“冲”“溢”两个动词表现长岛的气浪之大,太阳升起后光芒四射的场景,动静结合,抒发了诗人被贬后的落寞孤寂。

14(2)阅卷情况反馈

1.得分情况: 大多数2-3分,平均分2分。

2.阅卷标准: 阅卷标准相对宽松,能给分的尽量给分。手法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得4分。但是只罗列情感术语,比如“表达了作者被贬之后的悲伤、惆怅、壮志难酬、郁郁不得志的情感”,只能给1分,相应的表现手法分析正确,再加相应的分数。

3.学生答题情况:

(1)整体情况: ①对情感的分析大多数能抓住“被贬之后的悲伤、壮志难酬”等,但是对美景的喜爱答出来的较少。 ②近一半的同学没有答出表现手法,只有情感分析。

③对诗句的情感理解有误,表现手法与内容分析不对应,比如“二三两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悲伤、失落或愤懑的感情”。 ④错别字现象:愁怅、壮志难筹、朝庭、直抒胸意。

上一篇:2017河北中考作文题目
下一篇:2017晋城政府工作报告

Copyright @ 2013 - 2018 学习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